调查显示: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前景广阔

光明网 显示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4月30日电(记者 冯源 史竞男)据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有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比2021年增加了2.8个百分点。而据《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2022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已达95.68亿元。有声阅读已经成为国民阅读的主要方式。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用户行为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影响力报告》。《报告》显示,用户通常会选择内容更加轻松的有声阅读,播放量较高的有声读物主要集中在悬疑惊悚、玄幻奇幻、言情、幽默搞笑和少儿虚构类五种类型上。

  《报告》介绍说,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也不断提升了用户体验,有声阅读市场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形成了付费订阅、广告、直播和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等4种营利模式,增强了用户黏性,激发了儿童市场消费潜力。

  同时,《报告》指出,有声读物内容质量有待提高,品类划分有待规范,当前有声读物存在三方面的内容质量与内容创作方面的问题:内容浅俗,质量有待提升;内容雷同,严重同质化;部分作品制作粗劣,影响用户体验。此外,用户版权意识有待增强,特别是在用户生成内容(UGC)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这两种模式中,用户版权意识欠缺。

  《报告》同时评出了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网络平台最具影响力作品10部,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网络平台少儿类最具影响力作品10部,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广播电视台最具影响力作品10部,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最具影响力网络平台5个,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最具影响力广播电视台新媒体4个。

  人工智能(AI)语音会不会取代真实人声?在本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中国展”上,多位专家在“有声有势——AI时代有声阅读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活动中表示,AI语音尚不足以“以假乱真”。著名演播艺术家李野墨认为,AI语音或者能够与真人演播共存,生产更多作品,服务于不同场景,但是真人的情感交流不可替代。科普漫画家陈磊同样认为,AI语音或可在非文学作品上替代真人阅读,但是它没有感悟,不适合表达深刻的情绪。

  而茅盾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则表示,AI可以在数据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在总结创作经验和样板的基础上,创造出相对来说无限接近完美的作品,但是做不到像创作者那样,对作品和世界怀有独特理解,以及在某一瞬间对情感、对世界的神来之笔的认知。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会长王秋说,AI时代有声阅读的未来走向,是当下有声阅读从业者所面临的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这既是机遇也是路径。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