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公司调研|申昊科技:公司AI产品已突破极寒环境、高空、强电磁场等恶劣环境作业约束

申昊科技(300853)5月1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日前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人工智能产品已突破了极寒环境、高空、强电磁场及水下等极端环境作业的约束,将功能从巡检拓展至带电作业。

长期以来,工业基建设施的经营维护领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检修人员及场地配置紧缺、检修任务重、检修劳动强度大、作业周期长等。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技术代替人员在高危、高压、环境恶劣等场景下作业如今已成为现实。

在这一领域,申昊科技是为数不多的从事工业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测检测及控制设备的研发、制造及全面应用的企业,已在行业发展趋势下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开启了综合配套解决方案。

申昊科技4月26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496.05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202.47万元;但在2023年一季度,申昊科技已实现营收2.07亿元,归母净利润录得5,699.83万元,同比增幅达4,093.68%,扣非净利润5,600.20万元,同比增长3,323.77%。

年报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形态分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监测检测及控制设备。智能机器人通过融合定位导航、避障、场景感知等高精度控制等技术,将运维人员从危险、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完成了工业作业领域的升级。去年一年,该板块为公司贡献收入1.67亿元,营收占比达42.62%。

◎以下为调研主要内容:

问:请问巡检和作业机器人在招投标中与同行相比有技术和价格优势吗?

答:公司已经在监测检测领域沉淀20年,构筑了自身核心优势,很多产品实现了在行业领域内“从无到有”零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能够给客户降本增效。

问:请问公司2023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9%,净利润同比增长4093%,远高于收入增幅,能简单解释一下原因吗?

答:此前在编制2022年年度报告过程中,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营业收入受外部客观环境影响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故对2022年度营业收入进行调整。对于上述未在2022年年报确认收入,公司已将其确认至2023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中,导致2023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问:公司2022年度业绩亏损的原因,是因为部分订单按现行会计准则无法确认收入吗?

答:受国内外环境因素制约,部分项目招投标有所延后,同时业务拓展、项目执行、物流供应链等方面也受到影响;其次,受公司下游客户建设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影响,2022年下游电网客户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基建类一次设备,二次巡检设备需求有所放缓。在营业收入受到以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公司基于对未来人工智能在各工业领域发展的信心,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保持电力领域产品较高研发投入外,还积极进行轨交、海洋等其他工业领域的研发拓展,加之对研发人才的投入,综合带动研发费用快速增长。此外,公司捐赠部分核酸采集数字服务站、新增部分经营场所、员工薪酬增长等其他因素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利润。

在编制2022年年度报告过程中,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营业收入受外部客观环境影响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2022年度不予确认。在今年一季度达到收入确认标准,公司已将其确认至2023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中。

问:公司目前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算法,自主可控等核心领域有自己的优势吗?请介绍一下。

答:公司在工业设备监测检测及故障诊断领域耕耘近20年,在传感器智能感知(视觉、超声、红外、激光、声纳)、机器人运动控制、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热-声多维状态高精检测、机器人安全柔性控制以及海量异构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积累了关键核心技术,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场景应用,快速导入技术资源,在新领域的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能实现快速敏捷开发。目前公司人工智能产品已突破了极寒环境、高空、强电磁场及水下等极端环境作业的约束,将功能从巡检拓展至带电作业。

问:公司有没有考虑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来让机器人更智能?

答:公司有在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机器人进行专业知识的增量训练,提升机器人的专业水准,也在布局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相关的技术,提升机器人人机交互与协同水平。

问:请问对股价有什么样的看法?

答:二级市场的股价受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资本市场环境、投资者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公司将继续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也敬请投资者们注意相关投资风险。

问:2022年公司下游客户主要由哪些构成?

答:公司电力领域客户以两大电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为主;轨道交通领域的客户主要为铁路局及下属站段、地方铁路公司、工程建设单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等。

问:2022年智能机器人的收入按照分产品来看,操作类机器人大概占比多少?

答:公司2022年智能机器人营业收入16,684.36万元,其中操作类机器人占智能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的32.47%。

问:除了电力、轨道交通之外,公司产品还有其他应用场景吗,如何去拓展其它应用场景?

答:目前公司的产品除电力、轨道交通之外,还能应用在油气化工等行业,公司在油气化工行业布局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工业罐体高空壁厚测量无人机、消防物联集中监控子系统、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等产品,主要代替巡检人员在联合站、集气站、化工厂、炼化厂、电解厂、罐区以及配套的配电房、变电所等场景中进行设备的状态监测、泄漏预警。

此外,公司还布局水下机器人本体技术及三维声纳成像技术的研发,逐步突破在水下对目标物体的成像监测难题。随着《“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的推出,未来公司会一直立足工业设备监测检测及故障诊断领域,深耕电力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拓展轨道交通,同时探索和布局油气化工、环保、水下巡检等其他工业领域,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谭录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