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种假“银行”进不得

光明网 显示图片

  今年年初以来,一款名为“时间银行”的APP悄然流传。该APP号称获得民政部政策文件支持,吸引了许多中老年人参与其投资理财项目。还公然宣称“投入1000元,每天收益50元”......

  近日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风险提示称

  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

  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

  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

  “时间银行”APP本质是什么?

  宣传的高收益从何而来?

  类似骗局消费者该如何防范?

  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小心!这种假“银行”进不得

  01

  号称获政策支持

  根据推荐人数奖励“时间币”

  根据网友在民政部网站咨询时的描述,“时间银行”APP由“时间银行志愿者协会”运营。民政部、财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印发《的通知》(民联发〔2022〕182号)称,预计拨付专项资金12万亿元,用于构建并完善“时间银行”线上云社区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衔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同时,以“时间银行”为核心,逐步建立“全国统一、通存通兑”的制度标准,规范“时间币”的应用价值。

小心!这种假“银行”进不得

  某“时间银行”推广群宣传话术,资料图片。

  “时间币”的应用价值如何体现呢?“时间银行”APP推广人员称,“时间币”和人民币目前是1:1兑换,通过云社区线上充值1000“时间币”雇佣志愿者,雇佣一个志愿者每天可以产生50个“时间币”收益,持续3年,至2025年12月31日截止。

小心!这种假“银行”进不得

  ▲“时间银行”会员体系。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时间银行”APP将用户分为6个等级,每个级别除了每月固定收入的“时间币”外,还会根据推荐人数一次性奖励500—2000个不等的“时间币”,达到星级会员标准后,可申请晋升该省(区)的志愿者协会会长或负责人。

  02

  多部门辟谣打假

  拉人头、复式计酬是典型的传销

  针对“时间银行”APP的宣传,从今年1月开始,多位消费者通过民政部网站进行咨询,询问“时间银行”及相关政策文件的真实性。

  3月15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声明称,民政部从未单独或联合印发过《“时间银行”十四五规划(2021—2025)国家战略项目》(民发〔2022〕78号)、《关于设立的实施办法》(民发〔2022〕172号)、《的通知》(民联发〔2022〕182号)、《关于设立“时间币(TIME)”奖励机制规范细则》、《的通知》(民发〔2023〕198号),以上5个文件均系伪造。民政部也从未登记过名为“时间银行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提醒公众切勿相信上述伪造文件,谨防上当受骗。

  4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风险提示称,近期在日常监测中发现,个别网站发布“中国时间银行上市”等虚假信息,且有名为“时间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以公益养老为名目开展投资活动。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银保监会在风险提示中称,以“时间银行”命名网站、APP、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账号等行为,涉嫌违反《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规定。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对记者表示,该平台存在拉人头和复式计酬,是典型的传销,而伪造政府文件等行为则涉嫌犯罪。

  03

  警惕类似“银行骗局”

  理财选正规机构

  记者注意到,此前也有类似“银行骗局”出现,监管部门也多次通报“银行”字样使用违规行为。

  2021年,网上出现“红旗银行上海分行”,被上海银保监局火速拆穿。2022年5月, “中国平原银行”横空出世,被广东银保监局曝光。此外,还存在一些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工商企业使用如“时间银行”“粮食银行”等“银行”字样的情况。

  为了防范相关风险,2022年12月,银保监会与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4月21日,记者在应用商店未找到“时间银行”APP,但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时间银行”,却发现众多相关内容。有的小程序运营主体是公益组织,也有一些主体属于企业。多数平台宣称“旨在为时间银行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搭建公益互助平台,致力于培养全面公益服务意识”。而网络搜索发现,名为“中国时间银行”的网站依然可以打开。

小心!这种假“银行”进不得

  ▲名为“中国时间银行”的网站依然可以打开。资料图片

  对此,银保监会表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违法使用“银行”字样专项清理整治活动,部分违法行为已得到纠正。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做好规范“银行”字样使用工作,清理虚假网络信息,整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消费者该如何提防假银行诈骗呢?

  王德怡表示,办理金融业务应该到正规金融机构,上述“时间银行”的收益方式与一般的银行理财明显不同,投资理财不能违背常识。

  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机构真假,建议消费者到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核实真伪。在银保监会备案的正规机构,可以在银保监会网站在线查询到。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来源: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