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管行业迎来新趋势?方星海重磅发声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月9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上表示,资本市场所属的资产管理业务在国内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全球市场来看,资管行业发展较快,中国发展更快,上海在此过程当中蕴藏着较大机会,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方向。支持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成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在谈及跨境监管时,方星海表示,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在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大幅减少。

图片来源:东方网

此外,在方星海看来,吸引外资投资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资本要追求回报,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容量大,回报好,能够提供这样的回报,企业界也希望加强联系。”他说。



资产管理业务
在国内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方星海指出,资本市场所属的资产管理业务在国内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具体看,资管业格局更加合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发展势头良好。

再细分,从经营主体看,各类资本竞相进入资产管理行业,市场的包容性、竞争度进一步提高。从业务结构来看,权益投资、绿色投资强劲增长。

从专业管理能力看,资管机构更加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建设,积极发挥投研产品风控优势,通过主题、行业风格、量化对冲等精细策略提供中高收益产品,专业分化推动资产管理多元化发展。

“促进企业创新成长的功能更加突出。”方星海指出,随着科创板、北交所设立和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资本市场功能更加健全,基金业在直接融资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积极投资中小创新型企业,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创新动力。

他还指出,试点注册制以来,9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60%的创业板上市企业、99%的北交所上市企业在上市前都得到私募基金的资金支持。公私募证券基金积极参与IPO定价,注册制下新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占到全市场的22%,这些公司IPO融资额达到1.91万亿元,公私募证券基金是IPO当中主要的买方力量。截至去年年末,公私募资管产品持有A股市值10.17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15.3%,比例近五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



支持上海建成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方星海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资管行业发展较快,中国发展更快,上海在此过程当中蕴藏着较大机会,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方向。


方星海表示,从上海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看,上海是我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据点。多家外资独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总部也在上海。

“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所用的策略各有不同,有宏观对冲的,有高频交易的,也有指数增强的,还有主观多头的等等。只要他们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就应该鼓励不同类型的投资策略各显神通,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回报。”他说。

方星海还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吸引资管行业机构入驻,在上海管理更多的资产方面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今后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非常赞同把上海建成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大幅减少



谈及投资中国,在方星海看来,吸引外资投资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资本要追求回报,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容量大,回报好,能够提供这样的回报,企业界也希望加强联系。”他说。


他还表示,要加强讨论与交流,中国证监会与国际投资者保持沟通。“相信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使得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有回报,就能促进双方加强交流。”方星海说。

在谈及跨境监管时,方星海举例称,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在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大幅减少。

他还表示,中方鼓励企业到欧洲发行GDR,也鼓励企业到中国香港上市。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是畅通的,监管部门也给予鼓励支持。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制度已落地实施,首批两家企业已完成备案。

编辑:郑雅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