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公布,重庆一案例入围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迎昭

6月1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各有10个项目获评十佳案例、入围案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重庆开放考古遗产资源 推动让文物活起来”项目获评入围案例。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开放考古遗产资源推动让文物活起来”项目获评入围案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评入围案例证书。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已建成集“三馆一院”(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重庆故事馆和枇杷山书院)为核心的综合性文旅融合项目,全方位、系统性推动考古遗产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普及,成为展现重庆历史文化独特魅力的新名片。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馆一院”有何看点?

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由三个基本陈列组成,分别为《巴风渝韵——重庆考古标本陈列》《春秋不朽——重庆古代墓葬复原陈列》《美石美刻——重庆考古出土雕刻艺术标本陈列》,以“半藏半展”形式展出文物标本2280件,将考古库房开辟成为兼具文物保管、社会教育、文化传承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研究阐释利用基地,系统呈现重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搭建起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探知巴渝文脉的桥梁。

▲重庆开放考古遗产资源,受到小朋友欢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数字赋能,是增强文物活化表达的新举措。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综合运用3D全息投影、全景五面屏、三维扫描等数字技术,实现考古现场、考古遗址、文物标本三维数字化重现,充分激发公众对考古的热情。

▲枇杷山书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此外,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授权文创公司,合理利用文物建筑,打造出“重庆故事馆·枇杷山宝库”综合文旅项目,开发青少年研学游、我在山城修文物、沉浸式话剧等多种业态,为市民构建起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空间。围绕打响“重庆考古”品牌,在确保知识产权情况下,向社会企业开放授权“重庆考古”IP,成功培育“考古咖啡”“探古咖啡”品牌店铺;通过提取巴文化、大溪文化文物元素,设计开发出鸟形尊烟熏炉、“溪”世珍宝考古盲盒等20多种特色文创。

▲“溪”世珍宝考古盲盒。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主动打造社会公众阅读空间,建成重庆首个以考古文博图书为主的图书馆——枇杷山书院,把考古研究资料和历史典籍向社会开放共享。目前,枇杷山书院在架图书3万余册,常年开展专家讲座、文化讲坛等活动,已成为考古专业人员和历史爱好者的阅读交流新空间,入选“重庆十佳最美阅读空间”。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聚焦“全国一流的考古研究阐释机构”建设,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守护好中华文明,传承好历史文脉,用心谱写考古遗产资源开放共享新篇章,推动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根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