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次高考的他被退档,学校回应!


7月19日上午,

已第15次参加高考的唐尚珺对外公布

他所填报的四个高考志愿都没有被录取,

目前已被“退档”,

后面将争取补录。


7月19日下午,唐尚珺所填报的高校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唐尚珺未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且未服从调剂,因此被退档。该校本科招生网公布,化学(公费师范)专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理工类的录取最低分为609分,物理(公费师范)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08分。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显示的录取分数。


今年高考,

唐尚珺考了594分

超广西理工类一本线119分。


唐尚珺的高考志愿共填报四所学校,

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和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唐尚珺曾表示,

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

他优先考虑读师范类专业。


唐尚珺。


7月19日下午,唐尚珺查询录取情况发现,其档案被投放到华中师范大学,后被退档,其退档原因显示“专业已录满”。“这个情况我真没有想到,可能今年的录取分数比较高。”唐尚珺解释说,由于自己没有专项计划的资格,他走的是“正常批”。当时,他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物理和化学两个专业,都是师范类,并选择了不服从调剂。之所以这样填报,一方面他以为自己的分数能被录取,“比较稳”;另一方面其他专业不是师范类,也不适合自己,所以选择了不服从调剂。


“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去读大学了,就等录取通知书到。”唐尚珺表示,7月19日下午将有一次补录的机会,他将积极争取。


此前报道,2016年,记录唐尚珺连续多年参加高考的30分钟纪录片《高十》在广西电视台播出,唐尚珺的经历进入公共视野。


1989年出生的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偏远山村长大。村子距离镇上20多公里,距离县城70多公里,距离南宁有200多公里。唐尚珺说,他是家里的老幺,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母亲40岁那年才生下他。因为超生,父亲丢了乡村教师的工作,一家人靠务农为生。


2009年至今,唐尚珺一共参加了15次高考:2009年,372分;2010年,405分;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0分;2014年,573分;2015年,587分;2016年,625分;2017年,57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6分;2020年,619分;2021年,591分;2022年,597分;2023年,594分。他解释说,之所以坚持复读,一开始是因为考得不好,“至少上个二本”。后来成绩提高,考得好时,就觉得有希望,再复读应该还能考得更好,甚至考上清华;考得不好时,就不甘心。


这些年,唐尚珺曾相继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他都没有去读。2022年,唐尚珺考了597分,被上海交大护理专业录取,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劝他去读。最终,他还是犹豫了,没有去报到。他觉得专业不合适,且这次高考发挥失常,“虽然(明年)清北不一定考得上,但有信心考得比今年好”。


“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曾是唐尚珺的微博认证信息。唐尚珺直言,“考清华”确实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在他几岁时,他的父亲曾跟他讲过同村人考上清华的故事,这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他是理科生,觉得清华大学是国内理科生最好的选择,“考清华”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梦想。不过,唐尚珺强调,他并非“非清华不读”,并非因为没考上清华而拒绝录取了他的高校。


“考了那么多次,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努力了这么多次,唐尚珺似乎放下了对清华的执念。


2023年6月8日,完成自己的第15次高考后,唐尚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上清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恐怕就是个梦想,真的没有那个实力”。同时,他也强调,应该不会再复读了,将考虑读师范或者以后从事教师工作。


对于自己的经历和所带来的争议,唐尚珺也反思过。他曾表示,有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三,感到害怕,“怎么我还停留在这里,我想走出去,去读大学”。他羡慕同龄人成家生子、可以照顾父母,觉得自己“耽误了”,“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我应该早去读大学了”。


此前报道:

《复读14年,34岁的他将告别高考




源:澎湃新闻、极目新闻等


责编:房淑婧 苏浩军 陈兆月

编辑:张晓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