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集群东方白鹳

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近日,工作人员在对保护区例行巡护检查工作中,首次发现集群后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这群东方白鹳停留在保护区的一处巡护道路旁边,目测数量有30只左右。车辆驶近后,这群东方白鹳大部分陆续飞离,但仍有少量几只随着车辆的行进而走走停停,保护区工作人员才得以用手机记录下东方白鹳的近距离画面。

视频截图 来源:黑龙江省林草局

东方白鹳因其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在我国有着“鸟中国宝”之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Ⅰ中。在鸟类红皮书中被定为濒危鸟类,中国政府也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据东北林业大学专门研究鸟类的专家李晓民老师介绍,这次发现的东方白鹳集群现象,主要是东方白鹳幼鸟成长到离巢阶段,成鸟带领幼鸟四处觅食,采取集群相互保护的方式。这次在巡护道路附近停留,也是因为近期保护区内降雨量大,周边湿地内具备捕食条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多年的保护管理工作,自然状况恢复良好,满足了东方白鹳这一物种的栖息条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毛更伟 辛萌 张安

责编:谢春梅

编审:李星

终审:周健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