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过七夕,主打省钱+浪漫!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等都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也将到来,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伏天已结束,即将进入天高气爽的游园时光。



市公园管理中心8月20日发布:即日起,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将陆续推出37项七夕主题游园活动,在暑假尾声开启“爱满京城 相约幸福”的游园氛围,为各地游客呈现情景相融的节日特色文化和丰富的节日节气内涵。


北海公园、香山公园、中山公园、紫竹院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打造节日文化与园林景观、地标结合的游园打卡活动。七夕节当天,游客可到北海公园文创堂、皇家邮驿等文创空间打卡园林文化,领取节日限定折页。香山公园连续7天开展闯关挑战,游客通过打卡景点、收集印章即可获得限定文创礼品。中山公园招募10名青少年走近公园历史,聆听七夕的传统文化。紫竹院公园开展“七夕时光”游园会,其中设置问月楼、澄碧山房、友贤山馆等五处景点,游客可参与互动获得七夕限定印章。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七夕“听园”主题活动,推出传统民乐展演、少年读书分享、青年园林讲堂、全民网络打卡、书画团扇绘制、衣饰步摇制作等,展现园林工匠精神与园居雅趣。


市公园管理中心邀请市民游客“以热爱致所爱”,到市属公园亲手制作一份属于七夕的浪漫回忆。可现场参与颐和园掐丝珐琅、造纸术流沙笺、北京剪纸等非遗体验。天坛公园科普园内,可以体验中国结、香囊非遗手工制作。在景山公园不仅能欣赏纺染织绣非遗艺术,还能体验古人穿针乞巧的习俗乐趣。香山公园松林上厅以“七夕织女会”带领游客制作黄栌叶非遗布艺盘扣。国家植物园(北园),游客可选用古往今来有名的相思植物——相思子与木制书签,手作木制相思红豆古风书签,还原古今气息的良缘时刻。在陶然亭公园科普小屋,亲子手工刺绣、魁星点斗拓印可以让小朋友体会传统文化的乐趣。

与此同时,天坛公园云课堂将带来喜鹊的吉祥故事和喜鹊登梅衍纸画的制作过程,玉渊潭公园湿地将解读鸳鸯、绿头鸭等相依相眷的感情故事,北京动物园向游客介绍动物界的忠贞爱情……除了“科普七夕”,市属公园中的“七夕礼物”更是爱意满满。玉渊潭公园继续推出“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纪念门票,表达七夕节佳人成双成对的美好愿景。紫竹院公园“竹”福系列冰箱贴全新亮相,祝福游客“竹报平安”“杏福安康”“樱有尽有”“心想事橙”。


北京市属公园增设充电宝

便利游客畅游公园



面对公园暑期游客量的持续增长,市公园管理中心开展游园服务专题调研,多方面满足市民游客游园中的需要。目前已完成各市属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商业空间、公共厕所等55处新增点位、89组设备、1176个充电宝配置,让大家在游园过程中不必出现用电焦虑。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运用大数据平台,科学分析假日旅游规律,动态调整放票量,最大满足市民游客游览需求。落实饮用水、雨伞、轮椅等便民服务举措,准备了防晒衣、遮阳帽、小风扇等70多种防暑降温物品,加大了矿泉水、冷饮、雪糕等降温饮品的储备和供应。在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免费提供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和速效救心丸等应急药品。同时也注意到了游客手机充电的新需求。


人们喜欢在公园里走走看看、划船登山。但是在公园里逛得久了、拍的多了难免会有“手机没电了”的情况。近年来,预约购票、云上观展、5G游园、AR导览等现代化、科技感的游园内容不断丰富,人们借助手机来“助益”游园体验感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便利的手机充电逐渐成为人们逛公园的“新需求”。


市公园管理中心第一时间统计分析便携充电设备与新形势下游客需求的契合度,包括设备位置、数量、功能、使用程序以及游客使用时长、游览路线等个性化需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市属公园中成倍增加了便携充电宝供游客使用。


目前,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及北京动物园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商业空间、公共厕所等55处新增点位、89组设备、1176个充电宝的配置。




记者:晋旭

责编:李慈
监制:刘萤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