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今年5月以来,浙江省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全面贯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大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从降本减费、要素支持、营商环境、发展保障4个方面提出43条政策举措,全力解决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8月24日,浙江召开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首次单独为个体工商户召开的全省性大会,将进一步支持推动浙江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首发的《浙江个体经济发展白皮书》具体介绍了浙江个体工商户的诞生起源、发展繁荣、提升转型、未来展望和典型案例。

  1980年,17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个体工商户。自此,浙江省个体经济拉开了蓬勃发展的序幕,个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数量和规模年年大幅增长。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0日,浙江全省个体工商户达64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64.5%,占全部民营经济主体的67%。

  统计显示,浙江省个体工商户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岗位,带动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个人创办个体工商户。

  近年来,浙江个体工商户经营领域持续拓宽,新兴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增速强劲。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四新”经济个体工商户共计14.1万户,近三年增长率均高于20%。

  直播零售、电商微商等新个体经济不断涌现,众多直播平台、服务商、配送网络等纷纷落户浙江。其中,杭州每4户个体工商户中就有一户从事网络个体经济。

  浙江个体工商户已成为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摇篮。从2012年开始推动“个转企”登记制度改革,由原来的“先注销、后设立”改为直接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老字号价值得以延续,融资扩产更为便利。目前,全省累计完成“个转企”36.71万户。

  在此次大会上,浙江做了两件事:一是给首届30名“最美浙江人·最美个体劳动者”授牌,进一步提升个体工商户社会地位、增强荣誉感和获得感;二是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与建设银行、浙江农商行和浙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破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这不仅是对《浙江省大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践行与落实,也是对当前个体工商户关心的问题给出积极的态度和回应。

  为了更好地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目前,浙江已经建立市场监管、人力社保、税务、统计、人行等部门数据共享工作机制,制定个体工商户分型标准,将全省个体工商户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

  对“生存型”个体工商户,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稳定现有经营水平;对“成长型”个体工商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对“发展型”个体工商户,鼓励走品牌发展道路,引导其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小个体有大能量,小个体有大情怀,小个体有大前途。”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落实国务院《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浙江省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全力打响“浙个好”个体工商户发展品牌,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在册个体工商户超680万户,吸纳就业人员1340万人以上,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5万家,突出降本减负、服务增值、要素赋能,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政策措施更加完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8日 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