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全力推动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实现“考评分离”

自治区教育厅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聚焦当前我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自治区统考存在的三方面问题,推动实现“考评分离”,力促考试更加严格规范、公平公正,为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内蒙古自治区统考(2023年12月)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我区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分为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和其他艺术类4个类别,其中,音乐类专业设有面试,采取考生现场表演和视唱、评委现场评分的形式。据调研和以往工作反映,这种面试形式存在一些弊端。

一是评分公平性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以往面试分多考场同步进行,各考场分别由9名评委现场独立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成绩,现场向考生公布。尽管采取了随机抽取考生考试考场、随机抽取考生考试试题、随机确定每场考试评委并定期轮换等“五个随机”方式努力提升考试公平性,但考场之间评分标准是否一致、现场评分质量如何保证等方面仍不时受到质疑。

二是面试安排于考生有所不便。为提高公平性,近年来面试均安排在呼和浩特市统一考点进行,以2023年为例,全区参加音乐统考考生共3169人,其中呼和浩特地区考生仅582人,占多数外地考生需长途跋涉赴考,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增加,考生在当地参加考试的愿望强烈。

三是组考工作受制因素较多。以往面试持续10天左右,其间不仅要选聘、抽调足够的区内外专业评委和考务人员、安保人员等,还需对考点高校部分教学楼宇进行封闭管控,时间、人力、物力、管理等方面矛盾问题易发生,组考工作科学性和质效亟待提升。另外,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开始,具备组织校考资格的高校将大幅减少,会有更多艺术类专业特别是含面试专业纳入统考,对加强艺术类统考管理、优化评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为有效消除“现场评分”的弊端,经广泛调研论证,决定推动实施“考评分离”模式。“考评分离”模式采取先录后评,面试现场不再需要评委,各考区可根据实际设置专业标准化考场,满足考生在当地参加考试的需要;考生面对布置好的考试器材设备进行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试全部结束后,统一组织评委根据考场录音录像打分,考试组织管理更加统一规范;评委评分前可以根据当年考生整体表现情况统一评分标准,过程中能够随时对考试、评分、复评、分数曲线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使评分进度和质量得到更有效把控;考试和评分时间安排更加灵活,对考生课时影响小,抽调区外评委可与其他省份错峰,选聘压力小;考生与评委全程无交集,能够在机制上更大程度防止人为因素干预,进一步提升考试公平公正性。引入“考评分离”模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目前,河南、广西、江苏、云南等省区已在部分艺术类专业面试中良好实行。

为保障“考评分离”顺利实行,今年3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从2024年起,“自治区统考设置音乐、舞蹈、表(导)演、播音与主持、美术与设计、书法6种类别”;明确了“严把考试评分关,完善专业考试评分标准,积极采取‘考评分离’、评委现场独立打分等方式和全程录音录像等措施,确保评分公平公正”的改进方向。后在调研基础上,5月,制定形成《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统考“云艺考”试点工作方案》上报教育部,确定2024年在艺术类统考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艺术、表(导)演4个科类面试中采取“考评分离”模式。

为确保新模式顺利落地实施,我区充分借鉴调研中先进省区经验,重点推进标准化面试考场建设和考试管理与培训。标准化面试考场建设方面,根据各地考生规模,12个盟市共将建成36个,目前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建设。技术实现上,科学设计方案,组建专门团队,围绕考场建设标准、考务管理平台搭建、音视频录制和数据存储安全、评分管理和结果运用四个方面,完成系统框架设计、功能开发和流程制定;通过搭建独立专线网络、架设双路摄像存储、三层数据备份、音视频自动切割、数字加密防篡改等措施确保数据绝对安全;充分考虑系统应用场景,支持各种采录设备和运用环境,科学设定各类硬件指标参数,确保兼容性、安全性以及操作的便捷。考试管理与培训方面,持续完善各类组考方案,结合“考评分离”模式特点调整考务管理流程,重新修订考务管理制度;制作考生参考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教程,确保考生知悉考试要求;开展多轮考务及评分操作培训和全实景模拟演练,确保系统稳定可靠,确保考试工作人员和考评人员熟练使用系统。各项工作计划今年11月底前完成,届时将实现全区各地统一考试规则、统一考试条件、统一录制环境、统一录制程序、统一视频标准、统一引导用语、集中统一评分等,为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内蒙古自治区统考(2023年12月)提供可靠保障。

(呼和浩特日报 记者 苗青)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