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大康国进献的兽首玛瑙杯,成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上世纪90年代,一名记者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采访时,问工作人员:“你们这里文物很多,哪一件最珍贵?”

陕西历史博物馆

工作人员有些为难地说:“我们这光是国宝级文物都有18件,件件都很珍贵,没法比较呀。”

不过,他想了一下,马上回答:“如果一定要评选一件最珍贵文物的话,非兽首玛瑙杯莫属。”

兽首玛瑙杯,正是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的杯体为角状兽首形,杯柄为两只弯曲的羚羊角,嘴部镶着能够卸下的金帽,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材质为一整块带条纹的缠丝红色玛瑙。工匠巧妙地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眼、耳、鼻刻画细微精确,体现了高超的雕琢工艺。工艺美术史学家、纹样史学家吴山在《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一书中评价:“(兽首玛瑙杯)制作极为精美,极罕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传统酒具多见直口杯、圆口杯,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多种形状,但这种奇怪的造型的酒具实属独一无二。而且,中国所产玛瑙品种,以白色、黄色、淡青色居多,这种红色玛瑙极为罕见。

兽首玛瑙杯

所以,它的产地应该不是中国。那么,兽首玛瑙杯从哪里来呢?

还是从历史书上寻找答案吧。

后晋赵莹主持编修的《旧唐书》中的记载:“开元十六年,大康国献兽首玛瑙杯。”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距今差不多1300年。

这一年,正处于唐玄宗李隆基治下的“开元盛世”时期,唐朝国力进入全盛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幅增长、商业十分发达、文化空前繁荣,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多年以后,杜甫都念念不忘地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开元盛世

就在这一年,大康国派使者来到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进献了包括兽首玛瑙杯在内的一批宝物。

大康国是什么?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这个国家的记载。只有“去长安万二千里”的西域,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有一个叫康居国的国家,比较符合历史记载。

在西汉时,康居国臣服于匈奴和大月氏。东汉时期,康居国属于西域大国,领地广袤,人口众多。唐朝时期,这个国家仍然继续存在,被称为“康国”。由于康国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人们据此尊称为“大康国”,倒也合情合理。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热闹繁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唐玄宗才华横溢,爱好音乐。来自大康国的“胡旋舞”流行于宫廷内外,大康国琵琶乐师康昆仑还被编入大唐皇家乐队。

胡旋舞

今天,在中亚、西亚一带,能够找到很多类似于兽首玛瑙杯一样的酒具。可见,兽首玛瑙杯极大可能来自于这些地方,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兽首玛瑙杯来到唐朝后,“开元盛世”盛极而衰,在“安史之乱”的冲击下,逐年衰败。就连都城长安,都多次被攻破,宫殿被劫掠、焚毁,兽首玛瑙杯在战火中下落不明,仿佛人间消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千年时光弹指而过。时间来到1970年10月5日,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落,在城市扩建中一群民工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唐朝的无主宝藏,从此名动天下。这里出土的3个罐子里,包含了一千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就有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出土后,被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成为镇馆之宝。2002年1月18日,兽首玛瑙杯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名列第44位,禁止出国展览。

如今,有众多中外游客慕名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面对面欣赏这件来自1300年前的精美艺术品,仿佛与时间老人对话。

#走进博物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