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
这句诗也有版本是“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甘州即张掖的古称,甘肃省的“甘”即出自于此。这句诗出自原国民党中常委、国民政府接手清华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先生的《五云楼远眺》:
绿荫丛处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第二大内流河额济纳河的上游,额济纳河又称黑河、黑水河,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那条“弱水”,它发源于张掖南侧的祁连山,刚冲出山区峡谷不远就是张掖,这里正是这条河水量最丰沛的河段,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进入张掖,都会被这里极为茂密的森林植被所触动。在干旱的西部,有水的地方就是富饶之地,水越多越富有,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因为有黄河水的滋润,而成为“塞上江南”。张掖也是如此,弱水的水量虽然没有黄河那么多,但在河西走廊也算是水量丰沛的河流了,正是因为有这条河的存在,使张掖成为河西走廊西出武威后最大的城市,其周边也是河西走廊上最大的一片绿洲。
弱水冲出峡谷后,面对的是河西走廊的一马平川,形成了开阔的冲积扇,河水在这片平地上肆意流淌,故而形成很多水洼、湖泊、河水故道之类的湿地。解放前,那里还没有修水库,河水自然流淌,湿地也还没全部被开垦成良田,很多地方还保持着芦苇丛生、湖荡相连的天然野趣。
罗家伦是夏天到达张掖登临五云楼的,那时的张掖绿洲一片生机盎然,在五云楼向南望去,稻田鱼塘成片,草绿花红,鱼跃鸢飞,空气清新,完全是一派江南乡村的美景。如果不是祁连山顶上那万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还真会错把这里当成江南水乡。
如今,五云楼已经不存在了,不少湿地也被开垦成了良田,不过近些年,张掖市在城北存留的湿地上建成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现了“绿荫丛处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的美景,从湿地水边远眺祁连山,当年罗家伦所看到的美景再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