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图1
29回答·312万阅读
那年那月那兵说

2018年02月27日

由于大和号战列舰并没有对陆地攻击的实战记录,这个问题就只能猜测了。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是世界上
口径最大的舰炮,它使用了94式45倍径460毫米舰炮,这么大的口径可以轻松的将一个成年人从炮口塞进去,那它的炮弹有多大呢?就拿它配用的三一式高爆弹来说,整颗炮弹重1.36吨,装有330公斤发射药,弹丸内置59.5公斤高爆炸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以为它的330公斤装药量是弹头的装药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330公斤是发射药包,而不是弹头的定装炸药,其实弹头的装药量只有59.5公斤,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炮弹的弹头是需要承压的,它不可能像航空炸弹一样做成薄壁的,然后尽量多装药,炮弹必须有足够大的壁厚才能承受住炮弹发射时巨大的膛压,所以炮弹的内部空间很小,根本装不下太多的炸药。

与大和号战列舰差不多级别的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了406毫米口径的舰炮,比大和号的舰炮口径略小,我们就以依阿华号的炮弹威力来推测一下大和号的威力。

依阿华号的舰炮对陆攻击时可造成深六米,直径14米的巨大弹坑,弹片散布范围174米,这就是说方圆200米内都是杀伤区域,以此便可推测出大和号的舰炮威力比依阿华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度度狼gg

2020年04月28日·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1948年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期间,蒋军吨位最大的“重庆号”轻巡洋舰曾经在葫芦岛海面上,以152毫米舰炮助战,这个口径在陆地上绝对属于重炮行列了。根据东野老人的回忆,如果炮弹落点准确,会造成我军一个排的战士非死即伤,可见重炮的杀伤力之大。而日本海军的大和号装备的,是变态的460毫米口径主炮,真要是砸在步兵的防守阵地上,后果可想而知。



首先要理清两个问题,第一是日本人安装如此口径的舰炮,当然不是主要用来轰击陆地目标的,在“巨舰大炮”思想盛行的年代,战列舰的主炮是为了轰击敌方军舰,尤其是巡洋舰和战列舰,所追求的就是单发命中杀伤力。因为海战的火炮射击精确度,远比陆地炮兵来的困难,风大浪急,已舰和敌舰都处在运动和颠簸之中,能够轰准一炮非常不易。

第二是大和号被日本联合舰队当成宝贝,总是各种呵护,几乎没有实战记录,最有可能用主炮轰击地面目标的应该是中途岛战役,结果航母机动舰队覆灭后,山本五十六坐着大和号就溜之大吉,否则还真有可能留下主炮轰击效果的记录。它被称为“大和旅馆”不是没有理由的,几乎沦为日本海军撑门面的样子货,既然没有实战数据,那就只能用其他战例比较一下了。



1941年5月24日,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出动,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在随后的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的380毫米主炮的炮弹击穿甲板装甲,引发300吨的弹药库爆炸,舰体断裂而迅速沉没。包括舰队司令霍兰中将和舰长科尔上校在内的1418人遇难(仅3人幸存),这可是一艘41000多吨的巨舰,一炮就给干废了。

当然,这一炮有它的特殊性,毕竟是引爆了弹药库,而在陆上作战中,超过203毫米口径的火炮是很少见的,主要困难是火炮的机动性太差。像二战德军的古斯塔夫巨炮,都得安装在专用的铁路机车平台上,普通的牵引车和道路是无法进行托曳前进的。因为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战斗状态全长53米高12米,全重高达1488吨。



古斯塔夫列车炮的口径是800毫米,每一枚穿甲弹重7.1吨,一枚高爆弹重4.8吨,炮弹的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曼施坦因在攻击塞瓦斯波托尔要塞时,这门巨炮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发射的48枚炮弹,摧毁了几乎所有的钢筋混凝土要塞,但是包括“斯大林要塞”在内,一共也就十几个巨碉,所以需要2到3枚炮弹才能干掉一个(有1枚也是引爆了弹药库)。

以150、152、155口径的陆军火炮为例,它的炮弹(高爆弹)砸在地面上应该会产生直径5米深达1.8米的弹坑,冲击波在3米之内可以破甲、10米内可以摧毁砖木建筑,20米内的玻璃肯定稀碎。

但是冲击波是随着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的,跟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关于一发155榴弹摧毁一个足球场面积的说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在40到50米半径这样的范围内,主要还是依靠弹片杀伤。



回头说大和号,它共有三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主炮,前主炮两座,后主炮一座,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主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九一式”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炮弹平均重1.5吨。如果轰击地面目标,穿甲弹和对空弹肯定是驴唇不对马嘴,唯一的选择就是使用“三式”高爆弹。

这种高爆弹装药59.5千克TNT炸药,按一千克TNT释放450万焦耳的能量计算,460毫米口径“三式”高爆弹会产生26775万焦耳的能量,毁伤面积应该在1000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在100乘100米的范围内,对建筑有较大的破坏力,对人员有严重杀伤。但是要注意,常规弹药的毁伤半径取决于弹药的爆炸方式、威力、地形、目标性质等多种因素,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一般来说,400毫米以上的高爆弹,大约会砸出直径10米左右、深度4米左右的弹坑,所以如果大和号的一枚炮弹若是直接轰击步兵阵地,一个排级阵地应该全部消失、一个连级阵地应该受到重创。如果是轰击城区,三五幢楼房肯定是彻底垮了,冲击波和弹片在十幢楼的范围内仍有杀伤力,类似于一枚小型巡航导弹的威力。

所以也没必要严重夸大“大和号”460毫米口径高爆弹的威力,美帝的战斧巡航导弹装载普通弹头时,战斗部装药量是1000磅约合454公斤TNT的爆炸威力,它的杀伤范围以爆炸点为圆心,也不过150到200米的半径。显而易见,现代炸药的威力要远大于二战时期,况且战斧的装药量还是“三式”高爆弹的7.5倍,并且毁伤半径前面提过,那不是简单的加法或者乘法。

战武奇兵

2019年01月28日

军武奇兵的第492条不容错过的精彩答案!

这个从来没有真正的考究过,大和级两艘战列舰除了极少数几次海战之外,几乎就没有参加对地攻击,最后双双“阵亡”于美军俯冲轰炸机之手,后来还被称作中看不中用的战列舰,真是有辱当时“世界第一战舰”的威名。然而种种迹象也表明,这两艘战列舰的实战意义确实不大,更重要的是象征意义。除了跨射美国“白平原”号航母值得一说外,没有任何出色战绩,它们在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大海战中也表现平平

至于大和号舰炮威力,可以从以下各口径舰炮造成的弹坑中得以推论,判断大和炮弹威力会有多大

以上都是高爆弹效果,这里我们不讨论穿甲弹。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衣阿华”级战列舰的406毫米主炮造成的弹坑约在5米深,直径约12米。它比305毫米舰炮大了100毫米口径,坑深了一米,直径大了5米。而406毫米舰炮的杀伤范围大约在200米左右,包括其冲击波和弹片。这里可以估算出大和级460毫米舰炮可能会造成一个深约6,直径约15米的弹坑,杀伤范围也将会达到300米,可见大和对地攻击的威力还是非常大的。

美国的406毫米舰炮曾经打出过一个深约5米,直径约15米的巨大弹坑

战列舰的舰炮炮弹不像是航空炸弹一样,2000公斤的炸弹装药量可达到600公斤。大和号高爆弹重量为1360公斤,然而其装药量只有60公斤,穿甲弹的装药量更少,只有30多公斤。因为它们要应付屁股后面300多公斤的发射药,在发射炮弹时强大的推力会产生强大的膛压,否则如果装药过多,弹体过薄就会发生炸膛事件。

可见一式穿甲弹达到2米多高,比一般成年男性要高很多,而高爆弹也达到160CM,但是它们的装药量都很少。

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说它们的杀伤范围可能过大或者过小了一点,上面的那些所有数据也都是有一些误差的,并不算是精确的数据,因为这根所攻击目标的地质也有一定关系,在松软的稀土陆面和较硬的砂石陆面造成的杀伤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松软的土地上可能造成的弹坑会更大更深,但是它的杀伤力就会小很多,因为单片和冲击波的动能都会被削弱。在砂石陆面上造成的弹坑可能会浅小一点,但是它造成的杀伤力就会大很多,它会将爆炸附近的砂石一同带起来爆速飞行。

下图可以详细了解冲击波范围是明显小于破片范围,虽然破片的散落范围大约会超过1000米,但是真正有杀伤能力的都是在冲击波范围以内的高速直线飞行弹片。

1944年10月24日,正在做机动规避的“武藏号”终究“难逃一死”。

1945年4月7日,冲绳战役中的“大和号”战列舰,身中10枚鱼雷,5颗航弹后葬身大海。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小约翰

2019年07月21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了解大和号上面的火炮,就得先了解一下大和号战舰。

大和号是日本海军的一面旗帜,当时号称“世界第一战舰”。

大和号战舰的诞生过程非常曲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各大列强分别签署了华盛顿裁军条约和伦敦裁军条约。由于受到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一直感觉被压制。 在裁军条约生效期内,日本建造的最大的战列舰——长门级战列舰,排水量不到四万吨,显然不能适应日本海军的需要。

后来,日本和英美等国的关系逐渐恶化,加上1937年伦敦裁军条约的到期,日本海军终于可以放手去建造自己梦寐以求的巨型战列舰了。

日本希望这艘战舰能够担当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以自己民族命名了这艘战舰,叫做“大和号”。

大和号战列舰从动工到结束,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 为了防止欧美列强通过建造预算计算出战列舰的吨位和大小,日本政府在建造大和号之前甚至故意列出了并不存在的3艘驱逐舰和2艘潜水艇和预算,用以掩盖大和号的实际预算。而事实上大和号一艘战舰的全部预算是1亿1千万日元,远超同时代的所有日本战舰,在世界上也是顶级水平。

日本人在建造大和号时,为了保密可谓煞费苦心,他们把大和号的船坞上面加上屋顶,这样还觉得心里不踏实,最后还在四周用树叶遮挡起来。

可是历史跟日本人开了个玩笑,当大和号肩负着日本的重托降临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却发现战列舰这个庞然大物在航母前面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在浩瀚的海洋上竟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列舰向航空母舰过渡的重要时期,大和号下水的四年间,没有一点显赫的战绩,纯粹成了聋子的耳朵——无用。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 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

仅仅炮身就重达165吨,加上其他配置装备,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时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

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为机械化方式。该炮由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如果真的在海上进行炮战的话,大和号几乎是无敌的。

当然,很讽刺的一点是,二战的海战完全由舰载机主导。我们没能“有幸”见识一下大和号的主炮集中敌舰是什么效果。

我们知道,大和号上主炮上面巨型炮弹的口径达到了惊人的46CM,炮弹重量更是高达1000多公斤!一个人根本不能搬动,需要多个人协调借用工具才能移动。炮弹里面装填的火药就有30多公斤!大和号如果把一枚炮弹打在陆地上,造成的杀伤面积可以达到2000平米,炸出三十平米的大坑。一发炮弹打下来,可以杀伤两个篮球场大小面积内的有生目标。

大和号战列舰于1937年11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40年8月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1945年4月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的地方 。

作为日本海军的救星,也是战列舰时代最后的谢幕之作。大和号战列舰可谓时运不济,如果大和号诞生时间提早30年,恐怕它会在一战中大展宏图,立下赫赫战功。非常遗憾的是它诞生时的世界海洋,已经是航母唱主角的舞台,没有制空权的战列舰作战半径成了瓶颈,让它在和航母的较量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成了战机的可怜的活靶子。 大和号悲壮谢幕,宣告着航母时代到来;大和之后,江湖再无战列舰。

历史看历史

2021年07月12日

渡江战役时,伦敦号巡洋舰203毫米舰炮在与解放军陆炮对射中,击中正在江堤后面待命渡江的202团,导致252名解放军伤亡,团长邓若波牺牲。

塔山阻击战中的东野4纵副司令胡奇才,后来见到国民党军负责海上火力支援的重庆号舰长邓兆祥,胡奇才说:“多亏你没一直打,当年你一炮可就打掉我一个排呀!”

以上分别是203毫米和152毫米舰炮对陆地的攻击效果,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可是夸张的460毫米。

仅从这两次舰炮对陆地攻击的效果可以看出,即便是152和203毫米舰炮威力也十分巨大,一般同口径大炮,舰炮威力要比陆炮大不少,这与舰炮重量、炮管强度和炮弹型号等都有关系。

再来看看大和号,大和号战列舰的舰炮为3联装94式45倍口径的460毫米巨型炮,单门舰炮仅炮身重量就达165吨,一座炮塔内3门舰炮总重1720吨,再加上防护装甲790吨,还有炮塔回旋部及弹药的重量,总重更是达到2774吨,相当于日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是不是觉得很夸张?


接着看炮弹,460舰炮的炮弹分为3种,分别是91式穿甲弹、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都接近1.5吨,装药量330公斤左右,其中前后两者的炸药量分别是33.85公斤和59.5公斤(TNT当量)。

这种炮弹实战中没有射击过陆地,但却做过陆地攻击试验,1941年12月,大和号海试时对一个叫虞后的小岛,发射了一枚高爆弹(59.5公斤炸药),第二天,渔民们发现这个小岛变成了暗礁。


另外还可以参考我军155自行榴弹炮的杀伤威力,来估计一下大和号460舰炮的陆地威力。

我军的这款榴弹炮,炮弹重量45.5公斤,炸药装填量一般6公斤(TNT当量)左右,绝对杀伤半径30米,有效杀伤半径100米。

按面积算,也就是说这款155榴弹炮一发炮弹可以造成半个标准足球场(近3000平米)的范围内没有活体生物,4个多标准足球场(超过30000平米)面积都是它的有效杀伤范围。


很多人可能觉得夸张,其实这是不了解爆炸的威力,可以想象一下6公斤TNT炸药爆炸,100米范围内都可能受到伤害,这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对于大和号460毫米舰炮的炮弹威力,以59.5公斤TNT当量的高爆弹来看,基本上可以造成陆地上爆点200米范围内绝对杀伤,350到500米范围内有效杀伤。


结语:这个杀伤面积大家可以自己算算,已经达到十数万平米了,相当于多少个标准足球场,真是很可怕的杀伤力,但大和号作为同时代最大吨位的战列舰,空有几百门大小舰炮,却仍然逃不出被飞机击沉的宿命。


以上原创回答,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