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里的沙僧这么没有存在感?

他在流沙河时应该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呀
  • 为什么《西游记》里的沙僧这么没有存在感?-图1
  • 为什么《西游记》里的沙僧这么没有存在感?-图2
  • 为什么《西游记》里的沙僧这么没有存在感?-图3
21回答·1831阅读
老茶客

2019年07月23日

小卢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小卢从两方面去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西游记中,沙僧的存在感最低。第一方面,是由于沙僧的性格,造成的存在感太低。沙僧的性格属于那种,比较老实,忠厚,沉默寡言的那种人。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本领最高,最能打妖怪。所以,他的存在感最高。另外,猪八戒由于经常会耍小聪明,并且会偷奸耍滑,所以他的存在感,也很高。沙僧,他一般都是把脏活,累活,都干了,而且都是特别认真的做好。但是,由于他的性格,他不会邀功,所以,大家很多时候,都会忽视他的功劳。第二点,团队合作中,需要有一个默默无闻,认真做后勤的人员。所以,不是沙僧,也会是别人。大家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都不相同,但是,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每次,唐僧一被妖怪抓走,孙悟空会去请帮手,猪八戒会嚷嚷着解散团队,沙僧永远是最后一个表态的。其实,我们社会中,有太多沙僧这样的人存在。虽然存在感不高,但是,他们的作用很大。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沙僧的存在感低了。


嘉言懿行

2018年02月11日

《西游记》作为儿时最经典的回忆,西游5人组,存在感最低的当属小白龙了,第二滴的就是沙僧了,他的台词不多,老实本分,忠心耿耿,那么他的存在感为啥那么低呢?我的看法是:

其一、性格。沙僧的性格本来就是老实、本分、勤恳、在取经队伍里,他的话是最少的,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取经是很枯燥的,唐僧骑马诵佛经、猴子上蹿下跳、八戒挑着担(原著里八戒挑担)想着他家高翠兰,沙僧想啥啊?想流沙河?不会!那他是遭罪受罚的地方,一路走来都有点抑郁了!

其二、他的出身。他本事天庭侍奉玉帝的卷帘大将,其实就是掀轿帘的,有点啥事跑跑腿。你想啊,玉帝作为天庭大BOSS,啥不是他说了算,哪有一个侍奉说话的份啊,打碎琉璃盏多大个事啊,用现在话说就是破坏公共物品、批评教育一下就行了,非要罚下届?所以说沙僧很郁闷啊,他也懂得话多必有失的道理,尤其是在比自己厉害的人面前尤其如此。

其三、他的目的明确。沙僧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必须让取经的任务达成,要想达成,自己要勤劳、忠心,不能勾心斗角、更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和师兄们闹不合。导致他有事不敢出头、怕担责任、显得存在感低!如果取经不成,唐僧是御弟啊、猴子有花果山、老猪有高家庄,他呢?回流沙河做妖怪?每隔七日万剑穿肋一次?他肯定不想啊,只要能顺利的取经成功,并且自己没有大的过失就OK了。

沙僧有能力、但是怕担责任、怕话多有失、怕和师兄们有言语上的冲突、他只能隐藏自己、降低存在感,这也是沙僧城府很深的地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大家多多交流!

悦读会

2018年02月10日

说到到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大家容易想到那个没有法术却一心向佛的唐僧

想到那个让人无法忽视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想到那个轻松氛围担当者猪八戒。

可大常常会把那个闷不坑声的沙僧给忘了。

沙僧在这个取经团队存在感最低,一集电视剧下来,他最多不过是二三句台词,台词还是重复的:"大师兄,师傅被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正因为沙僧看上去是毫无作为,所以很多人说如果唐僧这个取经团队要开除一个人的话,那沙僧首当其冲。

那么沙僧真的那么不堪大用吗?其实从本领上来讲,沙僧的武力值不见得比孙悟空与猪八戒差。当初在流沙河,孙悟空与猪八戒联手也没占到便宜。

再者沙僧曾是玉帝面前的卷帘大将,那自然能力差不了。

但为什么沙僧到了唐僧这个团队,除了报告团队谁被抓走消息外,他做得最多的就是挑担子,给唐僧端茶倒水,唐僧累了的时候给唐僧扇扇风什么的,这一类没啥价值的活呢?

那这个其实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就是他们团队的分工所致的。

唐僧不用说,是项目经理,那他就是不干活那也是地球中心,不容忽视。

而孙悟空则相当于一个公司的业务骨干,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是由他来完成的,这种业务牛人,在公司见谁都是牛逼哄哄的,所以你看孙悟空虽然跟八戒、沙僧是同等级别,但他却成为三个人的小头目。

那八戒则像似一个公司的专搞公关的。平时也没啥事,但最大特点是特别会来事。啥事也没做只需要耍耍萌,偶尔出出手,就弄得跟立了天大的功劳似的,辛苦得不得了。

那沙僧的工作其实就是项目经理身边一个小助理了。那啥脏活累活都是他干了,因为他不直接产生效益,所以常被孙悟空与八戒小瞧。并且孙悟空与八戒两人也有点孤立沙僧的意思,有啥事俩人悄悄商量,这就跟公司很多人都不愿跟领导身边人深交一样。

那所以沙僧只能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了。

苇说历史

2019年04月25日

刀叔观点:在领导身边不是白待的,机关里混出来的,到底不一样。很多读者通过电视剧,认为沙僧就是个老实人、和事佬。如果您有心翻开原著,您就会发现真实的沙和尚绝非如此!

在电视剧中,我们都会认为沙和尚是个任劳任怨的劳模角色,一路上五人开黑(算上白龙马),全部家当沙和尚“包鸡包眼”,都在他的担子上。功夫还算不错,孙悟空和猪八戒想击败他,还得一个人去水里引,另外一个人在岸上阴着。发起飙来,也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在六耳猕猴的面前一禅杖打死了假沙僧。其实,在原著中挑担子的是猪八戒同志。

看西游,我们往往善于挖掘每个人的优点,尤其是唐僧和孙悟空。但如果让我们来分析西游四人组(除去白龙马)的缺点,你会觉得沙僧相当可怕!

您且听我道来:唐僧肉体凡胎,虽执着向前,但懦弱无能、不时不分黑白;大圣本领高强,但自视甚高,一度都看不起师父;至于老猪,缺点一大堆,不提也罢,他的缺点都是摆在明面上。唯独沙悟净同志,虽然同二位师兄相比,官职和本领都不如他们,但是在做人方面,我们几乎找不到缺点。

做人做到如此境界,可谓相当老到了。找不到缺点,往往更加可怕!沙僧如此做人,只有两种解释:一则,天生咱就是老实人,不想惹事,只想做小老百姓;二则,城府极深......略同早期司马懿。个人认为,沙悟净是后者。因此在《西游记》中智商和情商最高的人,非沙悟净莫属。沙和尚作为卷帘大将,在领导身边不是白待的,机关里混出来的,到底不一样。这还得从沙和尚当卷帘大将开始说起。

何为卷帘?何为大将?想当卷帘使,必须得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行。就像中国古代的皇宫内院,哪怕是专门伺候皇帝喝茶的,皇帝不信任,行吗?其次,他的职位后边还有一个大将的名号,加了这个名号,基本上等同于九门提督了。

作者吴承恩这么安排,应该也是有深意的。

您说这天宫也讲排场?给玉帝挑帘子就说是挑帘子的,非得说是大将,太虚伪了。不过这样是有面子的,比如你在天宫烧锅炉,别人问你是干啥的,你说是烧锅炉的,人家就看不起你。如果说你是火神(对玉帝来讲,其实也是给玉帝烧锅炉),保准您有面儿。关于“标签”的作用,在上篇文章讲孙悟空时已经提到了,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回看。

天天跟着玉帝,又挑帘子又当保镖(默默让我想起和珅),纵观中国古今,能干这个活儿的有几个人是脑残?在《真假美猴王》一章里,沙和尚的一席话足以证明他的说话艺术绝顶高超!

沙僧到花果山后说:

“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避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瞧这一番话,说得井井有条,有情有理......他平时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当出头鸟的兴趣和必要。然而,这一切组织都看得清楚,城府深、不为佛教东进使全力,最终沙悟净只得金身罗汉。可能您会说,佛教讲的是众生平等,罗汉和菩萨以及佛一样。真的一样吗?我是没见过什么时候会这样讲:现在像大家介绍佛教界的各位领导,五百罗汉、观世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切莫得罪老实人!

杨一笑

2018年02月11日

这个取经团队,取经最坚定的人肯定是沙僧。

沙僧作为曾经的卷帘大将,王母的贴身护卫,不说貌比潘安,最少也得高大威猛,只因失手打破琉璃盏(也就是个灯),结果被贬到流沙河,成了水怪模样,没有吃的,每日还有飞剑穿身的惩罚。这个确实量刑过重,打碎个灯而已,不至于这样。罚这么重,肯定是他获得了什么秘密。天庭不判他死,让他受罪,可见用心之歹毒。

所以沙僧主动求观音加入取经团,至少可以暂时“保释”。这跟其他人不一样,悟空和八戒是被观音劝说才加入的,沙僧为何看似毫无作为?其实他也是在观察加盟取经团队后天庭的反应。毕竟侍卫出身,知道天庭的手段。他可能这么想:“假如取经失败了,估计我得移交给天庭,我也没出啥力,清算的话我的罪也轻。假如取经成功了,就可以完全脱离天庭,在西天任职,功劳小也能混个一官半职,权衡利弊,还是藏拙比较好。”所以沙僧一路上不是给悟空报告师父被抓就是连同师父一起被抓。

沙僧真正显露本事只有一次,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就是真假美猴王那次,沙僧去花果山劝回孙悟空,他意识到取经团队这次真要走不下去了。结果看到了假猴王,假猴王弄了一整套假的取经团队,沙僧瞬间出手,干掉了假沙僧,秒杀!这在整个西游记里只有这一次,为何沙僧忽然这么猛,只能说明他内心自己对于取经成功非常渴望,不论跟哪个团队,只要自己参与,取得果位就可以。甚至假猴王的团队也可以,所以看到别的他不管,直接一顿爆锤,捶死了“自己”。

沙僧这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想法确实行得通,最后西天奖励了一个“金身罗汉”的职位,孙悟空大功大过,还好观音之前承诺了“佛果位”,不然孙悟空最多混个“使者”。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都是八戒牵马,沙僧挑担,其实原著里一直是八戒挑担,马上到地方了才换的沙僧挑担,可能是因为他终于觉得取经这事肯定成了,挑担怎么也算个苦劳,加分项,于是抢过去了。这跟现实里领导来了马上忙起来一样的,马上到西天了赶紧表现,领奖励了啊。

沙僧到底获得了什么秘密我们不得而知,对比八戒调戏嫦娥投成猪胎,沙僧是被贬下界那个容貌形象跟猪也有得一比了,都从外貌下手,猜测沙僧可能也是调戏了某,或者撞见某调戏了某,这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多谢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