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为什么经过西宁进而穿越祁连山脉?甘肃腹地丧失高铁线路会有负面影响吗?

117回答·112万阅读
奇奇916

2019年07月25日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及缩短了路途时间,并且比起乘坐普通铁路舒适感强,人们出行首选高铁,但是,高铁覆盖面远远没有普速铁路大,甚至全国还有两个省会城市没有通高铁,拉萨和银川(银西高铁预计2020年完工,将结束银川不通高铁的历史),而在宝鸡-兰州没通高铁之前,兰新高铁就前开通运营了,兰新高铁在甘肃没有穿越甘肃腹地武威等市县,而是从兰州使出进入青海西宁,穿越祁连山再进甘肃张掖穿越河西走廊进入新疆。

是的,进青海要穿祁连山到乌鲁木齐,要是经武威就要过乌鞘岭。

而兰州高铁为什么要进青海穿祁连山?

其一、这就要说到国家高速铁路网络,这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像国家战略、产业分布、城镇体系布局、经济水平、人口分布、旅游景区、既有高铁布局等等,兰新高铁经过青海最大的城市西宁,过万亩的门源油菜花基地,再到甘肃河西走廊的城市链。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规划"八纵八横",就是要连接国家重要城市群,省会城市及其他大中城市,可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其二、全国形成高速铁路网络8小时高铁交通圈,即可以通过高铁在8小时内抵达国内的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显然,在西北由于气候、地形地貌等环境影响下,是达不到的,但8小时高铁交通圈决定了兰新高铁过西宁而不过武威的原因。

其三、根据高速铁路网络的规划,还有区域性高铁,连接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地级城市,那么就有了新建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中川机场至武威段的高铁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2018年开工项目,全长439.25公里。线路自兰州中川机场站引出,向西经永登、天祝、古浪、武威、金昌、山丹至甘肃省张掖市,而兰州至中川机场已开通运营城际高铁。

不管从哪方面考虑,兰新高铁过西宁的意义均大于过武威的意义,而过西宁就意味这要穿越祁连山,区域性高铁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能弥补甘肃腹地无高铁的历史,希望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能早日开工建设。

wu吴金泉

2018年08月30日

谢邀!本人去过新疆,火车往过兰州后在河西走廊有很长段路程。以前青海省经济不发达只有兰州到西宁一段铁路(西藏铁路开通西宁经格尔木进藏,青海才多了向南一条铁路),西宁若去新疆还得东返兰州再西去新疆。青海西部成了铁路空白,国家早有连通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三个省会城市的设想,可惜青海西部祁连山区铁路修建艰难,故兰新线取道武威张掖进彊。现在我国高铁技术提升发展了,打通祁连山并非难事,故高铁兰新线不再经武威这个地级市,而经西宁这个省会城市穿越青海西部祁连山区经张掖与原兰新线接通。实現兰州西宁与乌鲁木齐三省会城市的直接连通,又改变了青海西部无铁路的历史。甘肃腹地武威这段暂无高铁以后可修高铁支线补充!

旅游消费视界

2018年08月30日

不得不说,兰新高铁可谓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自从宝兰高铁正式开通建设后,兰新高铁便与之相连。自此,完成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最长一横,同时也是“丝路高铁”中最西的一段。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至宁静的天池,兰新高铁似乎完成了一个“世纪”的跨越,从兰州开始出发,沿途经过青海西宁,在甘肃张掖、酒泉、新疆吐鲁番等地设立近39个车站,最终进入乌鲁木齐这块腹地。全长1776公里,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作为世界上第一条大范围穿越戈壁地段的高铁,兰新高铁实属不易,兰新高铁无所畏惧,勇敢的纵横在大西北的荒野戈壁上,孤独而桀骜,相继经过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四大风区,在近200多天的风沙环境中,守护着来往的人群,守护着这片茫茫疆土。

无疑,兰新铁路建成后,将会进一步加强内地和新疆人民的往来,交流。

将增加一条大运力的出疆通道,提高新疆的运能,此外,对于货运能力方面,兰新高铁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计新疆煤炭外运能力将从2亿吨提升到3亿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部地区不再“寂寞”,兰新铁路将注入新的活力!

手机用户84853563176

2019年08月28日

兰新高铁的建设的第一方案还是过鸟稍岭经武威至张掖的。为什么后来变了?其实并不是什么战略呀人口呀所影响的。万变不高其宗,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因为高铁的修建是很砸钱的,但这个钱并不是国家全部承担的。征地拆迁和配套资金是由各级地方来承担的。当时的武威财政收入难以支持如此大的支出,经济支付能力和一个省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因此就出现了目前的这种结局。由于青海的地质状况不稳定且处于活跃期,不适合高铁的修建与运行,才导致政策回归,重启兰张高铁项目。

和太阳的对话

2019年03月16日

丝绸之路有两条,一直都是两条。

一条是北路,走甘肃北部,走新疆,一路艰辛,比较难管,自古以来都是走私大通道,传奇故事多,知道的人多,比如唐朝和尚出发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另一条是南路,从甘肃兰州进青海,途径青海海东、西宁、大通(至今还有左公柳),经柴达木盆地,翻越阿尔金山到楼兰。所以古诗有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南路自古以来是官方道路,官方道路上没有传奇故事,知道的人反倒少了,但不影响他的存在,以及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就如同我们知道唐朝和尚回程的时候很顺利,但却没有人关心他是走哪条路回来的。

现在的高铁,部分路段选择了南路,肯定是出于政治经济各方考量的结果,但历史因素也是存在的,就如同现在的青海各界,在谈到关于奋斗、关于开放的话题时,还是喜欢引用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