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女老生”王佩瑜致力于推广京剧,张云雷说:给年轻人普及传统的东西。你怎么看?

再京剧界素有“小冬皇”美誉的王佩瑜,通过大学讲座宣传、现身各种综艺节目等形式不遗余力的宣传京剧。 相声界当红小生张云雷接受采访时也谈到:我就想以我自己现在的能力,去给90后(80后的比较少)普及中国传统的东西,去告诉他们什么是京剧、什么是评戏、什么是大鼓、什么是曲艺。 传统戏剧曲艺确实需要宣传和推广,才能使更多年轻人认识、接受并喜欢。但也有戏迷质疑王佩瑜荒于专业、勤于炒作,有报纸质疑张云雷“荧光棒相声”是娱乐圈流量小生等等。 您赞同艺人应该推广传统文化艺术吗?哪些质疑声音您怎么理解?
  • 京剧“女老生”王佩瑜致力于推广京剧,张云雷说:给年轻人普及传统的东西。你怎么看?-图1
  • 京剧“女老生”王佩瑜致力于推广京剧,张云雷说:给年轻人普及传统的东西。你怎么看?-图2
93回答·18万阅读
番茄98935313419

2019年09月05日

传统位于流行之低,传统站在流行之巅

李女士,你好

2019年01月29日

嗯!作为一个后入门的二奶奶我必须夸一下前辈们!这里先放上我们辫儿

最开始我听的是辫儿的小曲儿,很有韵味,很有意思,对于京剧戏曲不太感冒,就算是辫儿唱出来我也不太喜欢,直到有一次听到了张云雷和粉丝合唱的乾坤袋,那是我第一次认真听戏曲!第一次感觉,哇!不错哎!然后自己学了一下,哎!我好像也会了!

这是我接触戏曲的第一步,而真正算有点兴趣应该是因为陶阳,陶云圣他跟郭麒麟一起唱的挡凉,我反复听,真的很有味道,我突然感觉自己爱上了戏曲(当然是错觉)因为打开别人的还是听不下去!给二爷丢脸了😲所以最开始,我对戏曲感兴趣的第一步其实是因为各位前辈,各位二奶奶才有的!所以说起推广戏曲,夸我们辫儿的时候也得夸夸我们二爷的粉丝们,很给力!

好像说到最后又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嗯!反正喜欢辫儿喜欢大林喜欢陶阳喜欢德云社的各位角儿们😘😘

岑詮(提问者)

2019年04月05日

不管京剧还是传统曲艺,时至今日还有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愿意掏钱且花时间走进剧场听一段,这在当代“娱乐至死”的社会,何等难能可贵。

戏迷和票友有自己的道理和出发点,不可褒贬,只不过传统艺术的延续和传承,还是需要培育受众度,戏迷只是小众。一门艺术如果总是只有台下寥寥数名懂行的“票友”在欣赏,杞人忧天的说,离消亡也不远了。

王珮瑜未必真是京剧界的“小孟小冬”——甚至难以逾越,但能以一己之力推广京剧,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并融入传统戏曲,戏迷不该过多指责,而是必须多以褒扬。

有人甚至质疑王珮瑜是在利用京剧炒作自己、成就自己。其实,换个角度看,王珮瑜是在利用自己炒作京剧。

艺人可以炒作自己的热点和方式很多,何必拿一门几乎无人问津的戏曲,更何况凭王珮瑜的曲艺界知名度,大可按照当下炒作流量娱乐新星的路数、炒红自己,然后大捞一把,没必要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到大学客座讲解京剧,还要招致各种非议。

在弘扬传统文化之路上,德云社同样是必须大书特书。从创办德云社宗旨的“说真正的相声”,再到郭德纲表演各种传统相声、曲艺,再到张云雷的《探清水河》、《锁麒囊》。

从德云社最惨时只有一个观众,到如今郭德纲每逢商演必“满坑满谷”、以及张云雷的“荧光棒相声”和“千人大合唱”,再到许多年轻女孩乐于走进德云社听传统曲艺,每一次对传统艺术的讨论都离不开德云社和张云雷,何等幸事。

必须感谢像王珮瑜、郭德纲、张云雷、陶阳等不遗余力宣扬和普及传统艺术的艺人,否则我们的民族哪来的文化自信,老祖宗留下的隗宝何以传承。

闲心何处见晚晴

2019年05月15日

由于张云雷,好多90后开始接触传统曲艺喜欢传统曲艺,不管是因为喜欢张云雷而爱屋及乌还是怎么样,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艺术依然具有生命力具有魅力,会有年轻人去喜欢。

那么,为什么好多中国传统艺术会越来越小众甚至濒临灭绝呢?显然,这些艺术和年轻人之间一直是缺乏通道的。不是年轻人就喜欢欧美韩日,而是传统艺术不靠近年轻人。历史上的东西,有的湮灭在历史深处,有的躺在博物馆里,有的却依然鲜活。何以鲜活呢?其实就是八个字: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张云雷改编《探清水河》,去其中不雅之内容,变民谣之新法,一曲大火。说明这条路走对了。

佩服王老板,佩服张云雷。

岁月静好179503868

2018年12月23日

王佩瑜有没有做到让台下的观众和她合唱京剧呢?相声演员张云雷做到了!他才是为普及传播传统戏曲曲艺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