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几个主角基本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爸爸去哪儿了”,虚竹从不知道自己父母,知道之日,父母双亡。慕容复不知其父躲哪了,萧峰更是以为养父母就是亲生的,段誉直到最后方知真正的父亲原来是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天龙八部就是一部爸爸去哪儿引出的爱恨情仇,这完全源自于作者金庸的故意设计,凸显宿命的强大威力,一切的一切都是先天注定的。萧远山三十年前雁门关一战,就有直接杀掉玄慈方丈的本事,却放其一马,后来躲于少林之中,更是毫无直接杀掉玄慈方丈报仇之心。只因父辈的恩仇为的就是引出儿子们的恩恩怨怨,他们自己解决了,儿子们哪还有事可干。
当年玄慈方丈误信人言,以为契丹武士大举出动前往少林盗取武功秘籍,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和一众江湖豪杰埋伏于雁门关,突然袭击无辜的萧远山一家,让萧远山悲痛欲绝,愤而出手,最后却放过了带头大哥玄慈,汪剑通等,留下遗笔之后绝望自尽,跳入山谷。结果命大未死,却心中不甘。中原武林误会其盗取少林武功,便偷入少林藏经阁看了一个遍,但是武功却未见有多少长见。因为玄慈等导致他和儿子乔峰分离,因此偷了叶二娘和玄慈所生一子虚竹放入少林长大。玄慈和萧远山说施主眼见自己儿子在武林中大享其名,而从萧远山救萧峰可见,他是知道萧峰是自己儿子的,但是却未曾相认。反而在萧峰身份被丐帮指出后,杀了抚养萧峰长大的乔三槐夫妇师父玄苦大师,导致萧峰被误会。这妥妥的坑儿子,如此坑儿子的人,怎么会去亲自报仇,找玄慈方丈报仇,甚至挖出最初的罪人慕容博呢?
玄慈方丈当年听慕容博之言时,哪知道世间有萧远山,从未见过一面,更未曾听说。却因一言而对萧远山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而多年之后,与之对应的就是虚竹,因为和大理小王子段誉相识,因此结拜为兄弟,但是只因段誉说起萧峰之为人,因此这两初相识的人,便把虚竹素未谋面的萧峰结拜在内。少室山一战,萧峰燕云十八骑在众武林人士团团包围中,虚竹离众而出,和萧峰生死与共。一个小和尚,为一个从未谋面的大哥不顾生死。虽说虚竹是顺从内心,可是这面对的是众敌环视之中,而后在慕容博等现身,萧峰萧远山追入少林后,虚竹却是两不相帮。虚竹此时的勇敢跳出,和萧峰段誉三人武林群雄前结拜,似有还其父当年对不起萧远山之嫌。
与之对应的是萧远山和慕容博,慕容博放了假消息,导致带头大哥玄慈等犯错,而让玄慈心生不安,但是慕容博却因此事不得不假死,和大难不死的萧远山同潜伏于少林寺中,饱览武功秘籍,二人殊途同归,最后都不得不在世间做了一个活死人。但是二人的儿子却在江湖中闯下了北乔峰南慕容的名声,乔峰一直对慕容复心存结交之意,甚至在丐帮弟子面前还极力为慕容复说好话,力辩慕容复非杀害马大元的凶手,最后以慕容复偷袭放过他的段誉被萧峰一巴掌抓起摔于众人面前,齐名之论至此高下立分。
在文学有一个词叫做镜像,天龙八部中的数对父子就是互为镜像,萧峰和萧远山均为人所诬,玄慈身在佛门却犯戒,虚竹犯戒不得不被逐出少林,段正淳风流潇洒,段誉呆头呆脑,都是在是对称之写。所以萧远山不找玄慈报仇实在是作者设计中之事,以父辈的纠缠对应了其子的作为,才会有如此倒行逆施,该报仇的时候不报,不该做的事却乱做,杀害乔三槐,玄苦。武侠小说本是故事,如此行为虽经不起推敲,但是结构上的严谨和繁复,引出的天龙八部命运的宏大主题和庞大结构却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