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月了?还高考么?





应该说每年高考之后,都会看到一些这种看似非常感人的报道,就是家长们忍痛不告诉孩子,大人发生了什么变故?为的是让孩子安心高考。
记得有一年,一位母亲因发生车祸而去世,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里居然没有告诉孩子,等孩子高考之后,才知道了消息。
书生觉得,这样的做法太过于残忍,为了高考,把亲情扔到一边,是非常恶劣的示范,应该进行严厉的批判。
中国人的传统,就算不能活着见最后一面,也要想办法看看亲人走后的样子,不要说父母这样的亲人,有的时候远亲都会不远千里去看最后一面。
因为从此,阴阳两隔,再不相见。
由此,假如在高考前一两天亲人去世了,这个时候,到现在的保存技术,完全可以等到孩子高考完之后,再进行葬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先让孩子安心高考,然后再去见亲人的最后一面。
而如果是离高考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显而易见,一般家庭是不可能等两三个月再举行葬礼的,如果不告诉孩子,也就意味着孩子永远见不到亲人了;或者说,这孩子为了高考,就没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要知道,这个见不到,就是真的永远都见不到了,留下的就是永远的遗憾。
而高考,就算是当年受到了影响,没有考上;下一年还可以重新高考,下年不行,还有下下年;只要自己是真材实料,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就一定能够考上。
一个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一个是可以弥补的高考,在这两者之间,书生觉得,有点人情味儿的,应该必须选择让孩子见最后一面。
哪怕孩子永远考不上学校,其实也是值得的。
一个无情无义的孩子,考上大学又怎么样?
一个有情有义的孩子,让他遗憾一生,后悔一生,痛苦一生,家人又于心何忍?
让孩子见亲人最后一面,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最有人情味儿的选择。
我认为不应该隐瞒。
我知道很多家长的想法会跟我不一样,我自己曾经认为,在关键的时刻,不能影响孩子的心态。
但我以自己的故事告诉各位父母,孩子渴望被当作一个成年人来对待,同时也希望在家里有重大的事情时,自己能和父母并肩做战。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没考好,是因为发挥失常。
而发挥是什么东西?心理素质本身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去培养的。
作为父母亲友,我们会保护他。
但社会上的人没有义务保护他。
所以,家里亲人离世以及高考,正是修炼孩子的机会,告诉他有风险,但如果你相信他内心能够承受,就勇敢的让他像一个大人一样面对生活吧!
最近热播剧《小欢喜》中,杨杨的妈妈刘静患了癌症,父母选择告诉孩子后,孩子好像一夜长大了,从一个叛逆的孩子成长为努力上进、愿意分担父母问题的男子汉。
不要再去把孩子保护起来。当孩子和父母并肩作战的时候,他就快速的成熟起来了。
平淡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失去斗志。而当遇到了困难,孩子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如果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他就错失了一次激发自己的机会。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等他发现很重要的人离开了,他却没有机会说一声再见。这可能成为他一辈子的伤痛,让他无法勇敢的面对生死。
所以,孩子内心的成长远比高考重要的多。高考失败,他还有重来的机会,而内心充满了内疚,有可能成为一辈子的障碍。 相信孩子,让他和你们一起去面对亲人的去世,他会更独立和担当,而这些才是教育该该给孩子的,你说呢?
我是@亲子故事莲君说 ,欢迎关注并转发,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轻松教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