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徐妙锦敢于多次拒绝朱棣的追求,不愿做皇后,最后还出家为尼?

14回答·2.4万阅读
名人史海观心阁

2020年01月10日

徐妙锦敢于多次拒绝朱棣的追求,原因是她之前是拥护建文帝朱允炆的,因而对于朱棣的夺位行为非常反感。基于这个主要因素,所以不接受凶残暴戾姐夫朱棣。

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她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元老徐达,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姐妹们的身份都非常显赫尊贵:大姐是朱棣的前皇后,二姐是代王妃,妹妹是安王妃。

徐妙锦敢于拒绝朱棣的追求,原因有以下几点:

愤世嫉俗、鄙视朱棣的为人

徐妙锦从小就天生丽质,同时又知书识礼,在长兄徐辉祖的影响下,胸怀、胆识也和普通女子截然不同。早在洪武末年,徐妙锦的二姐夫代王犯事被捕,二姐代王妃也跟着遭了罪。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从此就开始日日焚香祷告,祈求家人平安。从那时起,每次有亲藩来求婚的,都一律被她婉拒。她也立下誓言,要独身到老。因而,到了二十多岁的“高龄”,还是待字闺中。

然而,徐妙锦的美丽与聪慧,早就让朱棣惦记上了。当徐妙锦的皇后大姐病逝后,朱棣就向徐家提出,要立小姨子徐妙锦为新皇后。可惜,志不在此的徐妙锦因为之前和长兄徐辉祖一同拥护着建文帝,在心中仍然有着对朱棣的鄙视,因此根本看不上残暴的朱棣。并且,她对后宫里的尔虞我诈的生活也着实不感兴趣,所以她想着,能离朱棣多远就多远。

经济实力是她的底气

当时,徐妙锦的父亲徐达虽然去世多年,但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并赠三世王爵。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徐妙锦虽然不是男儿身,没有王爵的身份,但她的身份依旧很尊贵,不需要靠婚姻去改变生活状况。如果要靠自己生活下去的话,娘家能提供的经济实力也足够她衣食无忧过一生了。

才华是她的精神寄托

徐妙锦对于男欢女爱、荣华富贵根本不屑一顾,只对琴棋书画着迷。当她的心思有所寄托后,对于凡间的一切都不会在意了。后来她为了断掉朱棣对她的念想,便削发为尼,过着与世无争、安然淡泊的生活。

结局

朱棣知道徐妙锦出家以后,知道自己没办法说服徐妙锦,就把皇后的位置空着,不再立后,一来是他表达着对徐皇后的思念,二是对徐妙锦表明:只要你来,皇后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以后,张皇后就召见徐妙锦进宫相见。因为张皇后早些年在当太子妃的时候,就听说过徐妙锦的离奇事迹,所以她很想看看徐妙锦到底是怎么样的离奇女子。

徐妙锦从容恬静地进了宫,风采非凡。张皇后见她年龄虽然大了,但却自有一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气息。后宫上下对徐妙锦都非常尊敬,张皇后也才理解了她这样的脱俗女子,当年为什么要三番五次拒绝朱棣的婚事了。

历史评价

明代学者黄佐这样评价徐妙锦:太史氏曰书称二女厘降礼云天子一娶九女使妙锦在当时继长姊正位中宫亦礼当然也顾乃逊避若将凂焉亦甚高洁矣哉世称光武不能屈子陵子陵亦呼帝文叔视若韦布皇甫士安犹疵其面君耀节不入高士传乌乎世之丈夫子汲汲求仕低首屈膝惟恐不荣以禄故遗子陵以高然此犹以君臣言也若中宫则与帝敌体并主天下大与委质事君者异妙锦乃竟坚厥贞守文皇帝亦竟不之强皆盛德事也呜呼难哉!
清朝刘声木对徐妙锦的评价:徐中山三女知君臣之义,明顺逆之理,身为弱女子,不获有为,因薄视成祖,宁牺牲后位,自愿为尼,以安淡泊。其识见高出靖难诸臣之上,洵千古一人也!

历史疑点

关于徐妙锦,正史上没有相关资料。因而有部分历史爱好者认为“徐妙锦是文人墨客杜撰出来的人物,或者认为她就是安王妃。然而,关于她的墓志铭却存于世间。

明代陈琏《琴轩集》中,有《中山武宁王第三女徐氏圹铭》:
徐氏讳妙锦,先世凤阳人,父中山武宁王,母夫人贾氏。仁孝皇后及代王妃其姊也,安王妃其妹也,中军都督景珩、锦衣卫指挥使景璜、千户景瑜及景瑛俱侄也,定国公显忠、魏国公显宗、金吾前卫指挥显聪俱侄孙也。氏毓秀元勋之家,夙承姆训,素闲闺仪,性复贞静。在室有年,未曾出适,惟以礼义自持。洪熙初,被召赴北京,仁宗皇帝敕有司给官舟具,饮膳视公主,遣中使护送。及至,今太皇太后特赐金帛、服用诸物优养其老,复遣中官护送回南京旧第,恩至渥也。洪武庚申六月初三其生之辰,正统五年正月初六以疾卒,寿六十有一。都督景珩等人卜于今年某月日,袝葬钟山先茔之次,因具行述,来请圹志。为之铭曰:生于勋门而终于室,祔葬先茔,其藏孔密。

不知朋友们对于徐妙锦这个人物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

小姐姐讲史

2020年01月10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古代女人的身份很卑微,成为皇后是许多女孩心中的梦想。那么徐妙锦为什么面对垂手可得的皇后位会拒绝呢,而且拒绝的很彻底,她最终选择去寺庙面对青灯古佛当了尼姑。

徐妙锦是谁?

据明代陈琏《琴轩集》记载:徐妙锦是开国大将许达的三女儿,1380年出生在南京,徐达的小妾贾夫人所生。徐妙锦知书达理“贤且美”,举手投足间让人过目不忘,忍不住惊叹于她的美丽。

她的大姐是朱棣的原配夫人许皇后,她的二姐是代王妃,她的妹妹是安王妃。她的三个姐妹都是朱元璋的儿媳妇,豪门富贵。而她成了必胜客,人各有志,她喜欢单身生活,她有她生活的原则。

可惜她的大姐徐皇后在1407年去世了,终年46岁。这一年徐妙锦28岁。朱棣知道了徐府还有这么位人间尤物,多次差人上门提亲,但均被她拒绝。虽然朱棣多次提亲这件事的真实性在历史上有待考察,但从其它历史的字里行间来分析,徐妙锦拒绝朱棣,自有她的道理。

徐妙锦为什么拒绝朱棣?

徐妙锦不想走进婚姻的围城,除了她个人的人生目标外,还与她身边的人有关。首先她是明朝开国元首徐达的女儿,注定结婚要走政治联姻。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姐妹不幸的婚姻,不愿意重蹈覆辙。大姐虽然贵为皇后,但要和许多女人去分享一个男人,外表的荣华富贵,掩盖不了内心的酸楚。

(徐皇后)

二姐虽然是代王妃,但是两人婚姻并不幸福。二姐夫朱桂暴躁,花心,宠爱自己的侍女金荣花、菊花,徐妙锦的二姐看不下去,对二女报复,她用大粪堵住“二花”的口鼻,还用漆涂她们全身,最终害死二人。朱元璋看在徐达的面子上没有治她的罪,但是朱桂却不饶她,把她们母子赶出家门。

代王桂宠其侍女荣花菊花.妃徐氏妒之.粪其鼻口.漆其身成癞.已而傅药溃烂之.复潜令卫卒阴仲谦诱之亡去。——《明实录》
事闻,帝以中山王故,不罪。桂移怒世子逊煓,出其母子居外舍。——《明史》



(代王妃)

因朱桂屡屡犯罪,建文帝时废他为庶人,看到二姐和二姐夫的遭遇,徐妙锦决定此生不会嫁人。

建文中, 妙锦有感代王妃被逮之事, 独不愿嫁。——《罪惟录卷二皇后列传之徐皇后》

除此之外,徐妙锦不愿嫁朱棣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哥徐辉祖。靖难之役,徐辉祖是建文帝这边的人。朱棣自然不会放过他,朱棣成功后削其爵并禁锢其在家。徐妙锦的大哥因此病死,还有一说法是被逼自尽。不管徐辉祖是怎么死的都和朱棣脱不了关系。试想,徐妙锦面对这么一个害死哥哥的人,会接受求婚?

徐妙锦拒嫁经过

朱棣命内使与六尚女官前去宣旨请她进宫。妙锦装病,闭门不出。女官们绞尽脑汁,无论怎么劝说她都不为所动。当女官来到病榻前时,徐妙锦用被子蒙头呻吟,女官们苦于无法复命叩头请求她。徐妙锦发誓说:“我不嫁是因为我太丑,脸上还有麻子。”,女官都跪着看了她许久说:“您的容貌明莹如玉,这是自谦。”妙锦用手指着面部撒谎说,这些就是麻痕,女官只好回去复命。妙锦给朱棣写了一封拒绝信,立刻启程去寺庙削发为尼。朱棣知道后,为了她永不再立后。

徐示其面曰:吾面着花,而天帝而帝则不如是。女官呆视,谓无有。妙锦谬指曰,班班矣。女官出,遂削发为尼。文皇亦觉不立后也。——《罪惟录卷二皇后列传之徐皇后》

徐妙锦的结局

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继位,当了17年尼姑的徐妙锦还俗蓄发。 张皇后很早就听说过徐妙锦的事迹,很仰慕她。就和仁宗商量宣徐妙锦入宫见她一见。

徐妙锦入宫,她谈吐不凡,貌如仙人,进退恭重,不失跬步。仁宗夫妇敬慕她,朱高炽下令,在宫中要以公主的规格招待徐妙锦。出宫之后,徐妙锦常常得到宫中的赏赐,太皇太后令人为她养老。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徐妙锦去世,享年61岁。这就是徐妙锦的故事,一位不为名利所诱惑的古代奇女子,一位意志坚定宁舍荣华而坚守人生原则的奇女子。

历史时刻录

2019年05月29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底下只要是被皇帝看中的,都难逃被“捕获”,尤其是女人,无论你身份多么的显贵,或者说比较特殊,比如说儿媳妇啊,弟妹啊什么的,只要皇帝一个眼神,便会手到擒来,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不一样的女子,一个敢拒绝皇帝的女子,她便是徐妙锦。

徐妙锦

徐妙锦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三女儿,以相貌俊美德才兼备而出名,说到徐妙锦就不得不说她的姐姐徐氏,也是一个德才兼备知书达理的大美人,徐氏也是永乐皇帝朱棣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徐皇后,但是徐皇后跟徐妙锦虽然是姐俩,但是年龄差距却有点大,差了整整三十岁,而徐皇后和朱棣的年龄则是相仿,也就是说朱棣要比徐妙锦大上近三十岁。朱棣称帝五年后,徐皇后离世了,起初朱棣也因此感到很悲伤,但是不久朱棣就又在心中选定了第二位皇后的人选,也就是徐皇后的妹妹,徐妙锦。但是不幸的是徐妙锦直接的婉言的决绝了,甚至因此还遁入了佛门。

徐妙锦为何拒绝朱棣?

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是很多女子的梦,但是显然徐妙锦不在此列,至于徐妙锦为何拒绝朱棣,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择偶观不符

徐妙锦算是一个知识女性,自小天资聪慧,满腹诗书,相貌俊美,自然想找一个与之相匹的如意郎君,二人谈情说爱,弹曲作舞,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永乐大帝朱棣显然不在此列。

二、年龄差距太大

朱棣的年龄要大徐妙锦将尽三十岁,而那时徐妙锦年芳十六,而朱棣已经快是年近半百的小老头了,这怎不会引起徐妙锦的嫌弃。

三、不愿姐妹共侍一夫

徐妙锦的姐姐徐氏就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妻子,而如果自己在成为朱棣的妻子,虽然姐姐已经离世了,但是对于徐妙锦来说,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过不去的。

四、朱棣不是徐妙锦的菜

朱棣是靠篡位当上的皇帝,而起初徐家是支持朱允炆的,因此,对朱棣多多少少有些怨言,而且朱棣的性格有些残暴,杀性太重,徐妙锦实在是不喜欢。

综上,便是徐妙锦拒绝朱棣的原因,主要是实在是不喜欢。

徐妙锦为什么敢拒绝徐妙锦?

不喜欢是不喜欢,拒绝是拒绝,很多人都不喜欢皇帝,但是却不敢拒绝,那么为什么徐妙锦敢拒绝朱棣呢?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

此时的徐妙锦仅仅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虽然知道此事很严重,但是却也没有多少敬畏之心,因此方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挑战。

二、家庭显赫不畏强权

徐家可不是一般的存在,徐达那可是朱元璋最亲近的兄弟,也是唯一的几个没有被朱元璋迫害的功臣或者说是家族,因此即便是朱棣面对徐家也要思量再三,这也是徐妙锦的底气。

徐妙锦出家为尼

朱棣曾多次派人前往徐妙锦的家中,欲召其为皇后,但是却都被徐妙锦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徐妙锦也深知朱棣也不是一般的皇帝,如果朱棣杀心一动,很有可能要祸极自己整个家族,因此以委婉的方式给朱棣给了一封信,也就是《答永乐帝书》,内容如下:

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愿去荒庵小院,青磬红鱼;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愿作山中小草,独自枯荣。听墙外秋虫,人嫌凄切;睹窗前冷月,自觉清辉。盖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观赏异趣。矧臣女素耽寂静,处此幽旷清寂之境,隔绝荣华富贵之场,心胸颇觉朗然。

大概意思就是说自己丝毫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只想一心静修,就像是世间的一颗小草一样,不求留芳,只求清净一生。之后徐妙锦便削发出家为尼,过起了清修的生活。而朱棣碍于双方的身份颜面,也不好对徐妙锦怎么样,最后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不得不说徐妙锦确实是一位不一样的女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不畏强权,敢于拒绝,就像是近代的一些接受了先进教育的知识女性一样。但是遗憾的是最终却也无法与封建力量进行对抗,最后只好出家为尼,逃避此事。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古今通史

2020年01月09日

金庸先生的祖先查继佐,曾经在《罪惟录》(主体为明史案遗本)中提及徐妙锦,朱棣要娶徐妙锦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因为徐妙锦年轻漂亮有才华,最关键的是她和她的姐姐徐皇后一样,家教极好,是徐皇后去世后,母仪天下的不二人选。

徐妙锦在才华方面不输普通文士,她是在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包括礼乐方面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被人们称为女教授。她的贤良淑德,和她姐姐一样,在当时明初的上层社会,广为流传,知者甚多。

徐皇后自从许配给燕王朱棣,表面上是王妃,其实终日操劳从未得闲,王府人员众多,事无巨细徐妃都要操心,到了朱棣就藩北平的时候,不但远离了娘家,到了新王府还要充当贤内助的角色,大事小情都要处理得周到得体,如果没有徐妃的贤惠,解决了燕王的后顾之忧,很难想象朱棣奉诏出兵打仗能安下心来。

朱棣心挺大,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奔袭而来,朱棣为了驰援永平,奔袭大宁直接扔下孤儿寡母的守卫北平,自己挥师而去。

朱高炽自己走路都费劲,面对五十万大军头疼不已,自己一万人怎么打呢?徐妃也着急,于是在城中招揽士兵和普通百姓家的女眷一起顶盔掼甲走上城头拒敌,砖石瓦块儿,雨点般撒向敌阵,女眷们同样为北平保卫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守军靠着顽强的意志才得以保全北平城。

(这其中也有李景隆的功劳,张掖门眼看破了,李景隆立刻召回了瞿能,他的攻城决心并不坚决,也有人猜测他和朱棣私交甚好,有意放水,因为南京城陷也是这个“内应”李景隆为朱棣打开的大门。)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成功,南京城陷路,徐妃也迁往南京并在同年被册封为皇后,这对徐皇后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个金印和小本本而已,还是该干啥干啥,而且这个徐皇后和老朱的马皇后近似,遇有政事偶尔而参言几句,比如官员任免,人事关系等等,不过却并未为自家争取任何利益(也是不敢。徐达的后人啥都不缺,再往上爬也爬不上去了,除非干掉朱棣^_^)。

朱棣和徐后可谓相得益彰,朱棣手够狠,而徐后拉拢人心有一套,有效的转化了一批忠实的建文粉,变成朱棣的有力臂助,她总是要召见朝中大臣的女眷,不但赏赐颇厚,而且还敦敦教导让她们充分理解自己老公的工作,他们为国操劳,女眷可不能拉后腿呀。

徐皇后于永乐五年去世,临终叮嘱朱棣千万不要纵容外戚为祸百姓,告诉儿子朱高炽为她还愿,当初一起走上北平城头拒敌的姐妹们根本都没落得什么好处,咱们荣华富贵可不能忘了人家,你爹今年本有北平之行,我早已想好了赏赐,可惜不能成行了,遗憾。

首要问题,徐妙锦这位大美女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呢?

徐妙锦这位奇女子应该是有的,南京博物馆已经发掘徐达家族墓葬十几处,墓志也有详细的整理分析,而墓志的内容恰恰对应上了明代以来,种种涉及徐妙锦的私史、笔记,“明年为洪熙改元,(徐钦)夫人侍姑太夫人(徐妙锦)拜谢阙下(张太后)。”,据考证,徐妙锦生母贾氏的墓志也有相应叙述,真正的“神隐”是四女儿,而不是徐妙锦。

徐妙锦为何不嫁给朱棣呢?

大概三种记述,一是天性使然,二是受二姐失败的婚姻影响,三是义愤于建文的悲惨下场。

徐妙锦和朱棣沟通过程大概两条:

①朱棣听闻徐妙锦貌美贤慧,有其姐之风,希望让她继任皇后,先是通信询问,而徐妙锦则写了“答永乐皇帝书”: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愿作山中小草,独自枯荣。

②徐皇后死后,朱棣便派了宫中的女官,前往徐家颁布谕旨,而徐妙锦假装生病在床,女官直接走到她的卧榻前,徐妙锦抱着被呻吟道,我的面容丑陋,都没个女人样,不符合选入六宫的条件。女官仔细看了看徐大小姐的真实面容,惊为天人,返回复命,而就在女官走后不久,徐妙锦就削发为尼。

为什么如此决绝呢?

①天性使然。天生就比较恬静,不喜嘈杂,山中小草的命,二十几岁不嫁人不是没原因的,那年代除非极其特殊的原因,哪有二十几岁还不结婚的,勋臣名将后人,知书达理风姿卓越,皇后和两位王妃妹妹,这条件要嫁人早嫁出去了。

②徐妙锦的二姐,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桂,被惯坏的朱珪性情暴躁苛待百姓,状告他的人不计其数,在建文元年,建文帝没有留手,直接削爵,废为庶人。这种人对徐妙锦的二姐也好不到哪儿去,算是极其失败的婚姻,所以徐妙锦不想嫁人。

其实这事是对不上的,首先,她的二姐代王妃,绝对毒妇,有些吕雉的风采,即便被剁成肉馅被也不冤。其次,我记得那是正统年间才发生的事儿,而徐妙锦拒婚是在永乐年间。

③出于义愤。这点存疑,其实黑朱棣和黑雍正的都是同一路人,至少也是看不惯他们,他们自己说出来怕惹麻烦,咋办呢,徐三姐死了二百年了,借她的名头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感言,借她的口说,就该在大殿上等着朱棣到来,叛臣要杀便杀,为啥自焚呢。

朱棣靖难成功,建文帝不知所踪,当时天下很多文人,包括王公大臣,地方官吏,对朱棣夺权犯上之举,极为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文人嘛,不管是以后的朱厚照还是现在的朱棣,只要不为文人所喜,他们在形象上就绝不会好。实际上,他们所写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和质疑。

徐妙锦还俗

一直等到朱棣去世,朱高炽登基,徐妙锦才改回普通人的服饰,又到了朱瞻基继位,张太后听闻徐妙锦的声名,召其入宫。徐妙锦入朝后,自称徐达第三女,太后对她的赏赐颇为丰厚,宫中的宫女们看到徐妙锦纷纷窃窃私语,“这就是给皇后位子都不坐的人”。

湘西小木鱼

2019年06月02日

母仪天下的皇后是无比尊贵的,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无数女子为了这个位置斗得你死我活的,可是却有那么一个奇葩女子居然拒绝做皇后了,她就是明朝的徐妙锦。

徐妙锦应该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拒绝进宫做皇后的人,他拒绝朱棣追求的代价是从此常伴青灯古佛,断料凡根,出家做了尼姑,可是她却是开开心心的。

徐妙锦为何敢这样做了?因为她自己也是身世煊赫,可是却又性甘淡泊,不慕荣华,虽然她没有进宫却也看透了宫中的尔虞我诈,坚决不愿意自己也卷进后宫中的纷纷扰扰中去,而只愿意一生清净地活着,所以出家做了尼姑。

一,徐妙锦出身煊赫,才貌双全。

我们先去看看徐妙锦的煊赫出身吧。

她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三女儿,徐达是朱元璋儿时的发小,两个人一起给地主放牛,后来又一起南征北战,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个发小。

徐达的发妻去世很早,朱元璋主婚,把谢再兴的二女儿谢翠娥嫁给了徐达,徐达有四子四女,在明代史料中的记载中,徐达的几个孩子均为谢翠娥所生。

徐达的四个女儿中有三个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其中长女徐妙云嫁给了燕王朱棣,朱棣做了皇帝后,徐妙云自然也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也就是历史上的仁孝皇后。

二,朱棣选中徐妙锦做皇后。

据说朱棣和皇后徐妙云的感情非常好,而皇后作为徐达的女儿不仅贤良聪慧,还敢打敢斗,她曾经为了朱棣还披甲上了战场,对朱棣可是有救命之恩的,只是很可惜的是这个皇后在永乐五年就去世了。

六宫之主的位置不能空着,

朱棣看上了徐达的三女儿徐妙锦。

这位徐妙锦不仅生得貌美如花,还满腹诗书,比她的姐姐姐仁孝皇后更为出色,朱棣能选中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对于朱棣的追求,徐妙锦居然拒绝了。

三,徐妙锦为什么敢拒绝了?

朱棣选中她,一是她貌美如花知书达礼,二是她是徐达的女儿,仁孝皇后的亲妹妹。

徐妙锦为什么敢拒绝了?原因也差不多的,她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姐姐是朱棣的皇后,朱棣就算生气也不会处置她的,并且这个徐妙锦也有自知之明,皇帝都不嫁,哪里还有嫁的人了?她自己出家做尼姑了。

徐妙锦淡泊名利,看透了宫中的尔虞我诈,估计也觉得朱棣是一个篡位的暴君吧,所以才选择宁愿常伴青灯古佛也不进宫做皇后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