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和蚯蚓钓鲫鱼,到底哪个好使?

268回答·9.4万阅读
小陈钓江湖

2020年06月11日·优质钓鱼领域创作者

你好,我是钓鱼领域原创作者小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鲫鱼是淡水水域范围最广的鱼类之一,也是钓鱼爱好者经常垂钓的一种,我们经常垂钓鲫鱼常用的饵料分为面食和蚯蚓,那么,这两种饵料有什么特点?哪个更好用?今天针对这个问题做个回答,希望能对钓友朋友有所帮助。


面食饵料:

首先我们要知道鲫鱼类面食饵料的组成部分是由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混合而成的,常见的鲫鱼饵料里基本上都会有蚯蚓粉、红虫粉和虾粉这些成分,主要是鲫鱼虽然属于杂食性鱼类,但对腥味特别喜爱。

面食饵料的优点:

面食饵料是由多种动植物蛋白的粉末混合而成,在入水以后会有雾化,能够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而且一般的鲫鱼饵料里都加油小麦蛋白(拉丝粉),经过水泡以后会呈现絮状,也容易吸引鱼的注意和方便鱼来吸食。

面食饵料的缺点:

因为面食饵料由粉末混合而成,入水以后会雾化,也容易招小鱼闹,所以换而也相对频繁,这或许会是唯一的缺点。当然饵料的质量对于鲫鱼的诱惑力强不强烈另当别论,有的饵料对鲫鱼诱惑力不强也会导致空军也会发生。


蚯蚓

自古以来,蚯蚓就是钓鱼最好用的诱饵,尤其是在垂钓鲫鱼的时候,小蚯蚓钓小鲫鱼,大蚯蚓钓大鲫鱼,蚯蚓钓上来的鱼百分之八十都是鲫鱼,所以经常有钓友会说蚯蚓属于荤饵之王也一点不为过,而且很多面食饵料里面都会以蚯蚓粉作为主要添加原料,来实现诱鱼的目的。

蚯蚓饵料的优点:

蚯蚓钓鱼虽然在水中不雾化,但是它独有的土腥味是鲫鱼的最爱,就算在垂钓之前不提前打窝也能够快速的诱鱼,而且,蚯蚓钓鱼中鱼率是非常高的,不用频繁的换饵,有时候一条蚯蚓能钓好一会,而且蚯蚓在水中摆动的时候也会更好的吸引鱼儿的注意,本身身体比较湿滑,沾水以后体表会有一层粘液,更方便鱼类吸食。

蚯蚓饵料的缺点:

其实对于钓鱼饵料,蚯蚓是我的最爱,但是蚯蚓对于鲫鱼的诱惑力足够大,所以很容易招小鲫鱼,如果主要针对小鲫鱼的话或许这就不算缺点,而是优点,唯一的缺点就是穿钩的时候有点费劲,对于胆子小的钓友或者女钓手来说是一种挑战。

其实除了面食和蚯蚓外,酒味的嫩玉米罐头垂钓鲫鱼也比较不错,而且垂钓上来的鲫鱼个体普遍要比蚯蚓垂钓上来的鲫鱼个体要大一些,其实制作也是比较简单,成本也是比较低廉,效果也是比较不错,而且还可以垂钓鲤鱼草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做法:玉米粒罐头一瓶、蜂蜜和曲酒少许,直接把玉米粒取出放少许曲酒和蜂蜜搅拌均匀即可垂钓,也可以放瓶中密封长久保存。)



总结:

不管是面食垂钓鲫鱼还是蚯蚓垂钓鲫鱼,都算是各有千秋,但是非要说一个结果的话,我个人还是支持蚯蚓,蚯蚓是钓鲫鱼最好的动物饵料,没有之一,不管从诱鱼效果到挂钩使用,而且又不用频繁换饵,都特别的不错,当然,胆子小,不喜欢用蚯蚓的可以选择面食饵料,

以上就是我自己对于面食饵料和蚯蚓饵料的一些见解和回答,希望能对钓友朋友一些帮助,我是小陈,一个爱好钓鱼的视频原创作者,喜欢钓鱼的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垂钓属于我们的大鱼。

钓鱼铃当

2020年11月07日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面食(商品饵)和蚯蚓,这两种都是广谱性的饵料,都是钓鱼人在钓鱼时经常使用的鱼饵,一个通过自制或者购买,一个可以自己动手从地上挖,都很方便得到。垂钓鲫鱼时,很多钓鱼人都不知道如何选择用饵,究竟是面食好还是蚯蚓好。

鲫鱼是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的鱼类,水底的水草类植物,藻类和藓苔类的茎、叶、嫩芽甚至果实都是鲫鱼的食物,也会吃小虾、蚯蚓、红虫、昆虫、幼螺等等。从鲫鱼的觅食性可以看出,无论是蚯蚓,还是面食都在它的食谱里。垂钓鲫鱼时,究竟是选择蚯蚓好还是面食好呢?本文从以下二点开始讲述如果作出选择。

  • 面食和蚯蚓的优缺点
  • 垂钓时如何作出选择

任何饵料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有它们各自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只有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充分利用它们的优点,才能充分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才是钓鱼的最好选择。

商品饵和蚯蚓的优缺点

刚才也说了,任何饵料都有它们的优点和缺点,下面了解一下它们的优缺点。

1、商品饵的优缺点

(1)、商品饵的优点

面食只是北方钓鱼人的叫法,它其实是商饵的统称。商品饵的最大优势就是多样性,味型的多样化,而且可以随意搭配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味型饵。

另一个优点就是商品饵可以堕意改变饵料状态,可以在拉饵和搓饵之间任意转换,在雾化与不雾化之间来调整饵料状态,而且随带方便,干净卫生。

(2)、商品饵的缺点

商品饵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市场上的饵料动不动就十几块钱一包,而且钓鱼人都会买几种饵料进行混搭,造成开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雾化快,换饵频率高。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损耗浪费大。商品饵的损耗,一个是开饵后用不完,基本就处于浪费的状态;另一个是开袋后的损耗。

2、蚯蚓的优缺点

(1)、蚯蚓的优点

蚯蚓作为荤饵,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活饵,穿钩后可以保持它的活性,在鱼口不好时可以用来逗钓,引诱鲫鱼开口进食。

另一个是蚯蚓几乎是零成本,潮湿的士地里很多,可以随意挖到。而且,蚯蚓的重复使用性强,不会雾化,不需重复换饵。

(2)、蚯蚓的缺点

蚯蚓最大的缺点就是挂饵麻烦,挂饵时间长一点。另一个缺点是城市钓鱼人不方便挖,还一个是久睛无雨时,也很难发现它。

垂钓时如何作出选择

虽然商品饵与蚯蚓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并非是任何时候都很好用。至于怎样去选择,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鱼情等来作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1、以季节选饵

鲫鱼一年四季的觅食习惯都不一样,正常情况晚春到夏天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产卵,随着温度升高活跃程度加大,鲫鱼会有一个疯狂的进食阶段。在秋季到初春阶段,鲫鱼为了过冬,又会进行疯狂的觅食,摄取大量的蛋白质储存能量。

可以看出鲫鱼一年四季都会开口觅食,但它的觅食量具一定的阶段性。产后会疯狂觅食迅速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为了过冬也会摄取大量的蛋白质,储备自己的能量。但各阶段的觅食方式又有所不同。

比如,晚春到夏季这样气温高的季节,鲫鱼经过产卵后,觅食的需求量会加大。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它本身的活跃度高,觅食的口味也会变得淡一些。这一时期下垂钓,可以选择淡香型的味饵垂钓,商品饵的优势就可以显现出来。

到了深秋,鲫鱼为了越冬,会摄取大量的高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身体能量的补充。而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它的口味也会发生改变,会变得更喜爱偏腥味的高蛋白食物,这一时期的垂钓,蚯蚓、红虫这类高蛋白质的活饵才是最好的选择。

2、以鱼情选饵

以鱼情进行选饵,也是很好的方法。比如水域里鲫鱼多,鱼情很好,甚至鲫鱼产生抢食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需要钓快鱼,可以选用商品饵。快速上饵,快速换饵的优势更利于垂钓快鱼。

但如果水域里鲫鱼稀少,而且又有不开口的现象,需要守钓和适当的逗钓,那么蚯蚓才是最好的选择。既可以利用腥味刺激鲫鱼开口,又可以利用逗钓诱鱼上钩,而且减去饵料雾化的麻烦。

写到最后

野钓鲫鱼时,商品饵和蚯蚓都是很好的钓饵,效果都明显。至于如选择,需要根据季节、鱼情等因素决定。总体来看,温度高鲫鱼的口味会变淡一些,商品饵饵的优势大一些。温度低时,鲫鱼的口味又有少许改变,腥味饵更适合,蚯蚓是最好的选择。钓快鱼时,需要讲求回鱼的效率,商品饵适合;需要守钓时,或需要逗钓的时候,蚯蚓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

野火

2020年06月02日

鲫鱼属于杂食性鱼,像水中的植物碎屑、藻类微生物、瓜果枝叶、软体小虫等都是它的捕食对象。正如钓友问题中描述的荤饵蚯蚓、素饵面食,鲫鱼都能接受,但到底哪个效果更佳,不同钓友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为更全面、更准确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结合野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描述,具体如下。

1、钓鲫鱼,辩证看待蚯蚓、面饵好与坏

2、不同情形钓鲫鱼,面饵、蚯蚓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钓鲫鱼,辩证看待蚯蚓、面饵好使与否

饵料是垂钓众多环境中,直接与鱼嘴唇接触的部分,鱼对饵料是否有足够的兴趣,能否轻松吞食,关系最好渔获的多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钓鱼人熟悉,饵料数量、种类繁多,但即便如此,从未有某一个款饵料适用所有的水情、鱼情。不管是这款饵料市场占有率多高,口碑多好,或者投入研发费用多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在所有水域能收到鱼的积极摄食,野钓鲫鱼用到的蚯蚓、面饵同样如此。

之所以饵料(蚯蚓、面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要原因是鲫鱼的食性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季节、水温、环境、水质、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低温环境下,鲫鱼需要含一些能量较多的动物蛋白,相比其他基金,鲫鱼对蚯蚓、红虫等腥味荤饵兴趣度更高。即便是面饵,也加入了大量的动物蛋白。但水温适宜或略高的情况下,鲫鱼不再需要浓腥味的强刺激,依然有足够的摄食兴趣,这时更偏好一些味型清淡的饵料。不难看出,鲫鱼的摄食喜好是不断变化的,调整的,所以脱离了具体使用环境、场合,简单地认为面饵、蚯蚓谁好、谁坏,显然不够准确,是值得商榷的。

不同情形钓鲫鱼,面饵、蚯蚓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前文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垂钓鲫鱼不管是面饵,还是蚯蚓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不同的环境、场所下,两者都用各自的优势及特点,具体如下。

首先是使用水域、场合上两者都用各自的不同的优势。先说蚯蚓,前文稍有提及,冬季鲫鱼活性低,摄食积极性不足,但为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新陈代谢,鲫鱼依然有一定的摄食需要,不过更多需要饵料的刺激。蚯蚓本身携带一股土腥味且含有丰富的高蛋白,很容易吸引鲫鱼的注意,为何?腥味不同于其他气味,它在低温环境下更能激发鱼的摄食欲望。另外蚯蚓在水中不断摆动腰肢,对鲫鱼的视觉刺激显著,也能起到很要的诱鱼效果。所以蚯蚓在冬季、早春等低温环境下有足够的优势。但并非面饵不能使用,腥味的商品饵料在冬季野钓鲫鱼,也有较好的效果。不过,冬季多风,且讲究钓远钓深,扬竿时有可能导致饵料的脱落,这点不利于商品饵料的使用,面饵在短竿近水、钓快鱼明显强于蚯蚓。

其次钓鲫鱼,讲究动态诱鱼,蚯蚓、面饵均可,只是实现方式的不同。钓鱼人清楚,鲫鱼有活性不佳、摄食不积极的时候,这时除去在味型有所调整外,还需要利用饵料的动态激发鲫鱼的捕食欲望。蚯蚓通常的做法是配合长竿短线、七星漂采用传统钓法的逗钓,下压竿稍、上抬鱼竿,实现蚯蚓在水中缓慢上升、下降,从而刺激鲫鱼的视觉神经,引起它的注意、捕食,且多用在水草丰富的水域。面饵则不同,钩饵入水后,外层饵料不断散落、雾化,逐渐在钩饵的中下方形成柱状雾化带,粉末状饵料上下飞舞,动感十足。即有利于气味分子的传播,还能对鲫鱼的视觉形成强烈刺激,所以很容易被鲫鱼发现吞食。

再者蚯蚓与面饵在味型可塑性上不同,有强弱的差异。前文提到,鲫鱼的食性偏好是变化、调整的,这时饵料也需要不断变化。相比蚯蚓,面饵的可塑性更强。蚯蚓基本味型偏腥味,所以即便是轻蘸丁香油、红糖水的方法,依然有一定的腥味。但面饵不同,本身就是有含有不同味型的饵料组合而成,所以只有将其按照鲫鱼的食性偏好配制即可,比如夏季鲫鱼喜欢香型、麦香、奶香,包括高水温下的麝香等都能快速组合而成。所以单从两者味型的可塑性上,面饵明显更强于蚯蚓。

最后是两者对窝料配合的需求度不同,这也是影响钓鱼人如何选择一个因素。蚯蚓作钓饵,如果单靠一根或两根在水中吸引大量鲫鱼的聚集,显然不现实,所以使用蚯蚓钓饵,通常需要配合酒米、红虫颗粒,包括菜籽饼、小鸡饲料等窝料的使用,将鱼诱至窝点,再用蚯蚓将鲫鱼钓上岸。面饵不同,窝料可以配合使用,也可通过高频率抽竿,利用饵料在水中快速的雾化诱集鲫鱼。另外面饵入水不断散落、雾化,饵料在水底越聚越多,起到很好的留鱼效果,所以面饵边钓、边诱作用突出。

写在后面

本文首先从辩证的角度,对蚯蚓、面饵两者做了分析、陈述,因鲫鱼的食性是不断变化、调整的,所以在特点水域、场合下都会有较好的鱼口。接着从4个方面对蚯蚓、面饵在使用过程中不同之处做了描述,指出了两者存在的差异及使用特点。所以钓鱼人在实际垂钓过程中,应结合使用环境、场所,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而不执于某个饵料,这样灵活施钓,笔者相信钓友会有不错的鱼情、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刘岳钓鱼

2020年06月03日·优质钓鱼领域创作者

很荣幸能够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会对您有所帮助。


作为小个体鱼类的鲫鱼,其食性的复杂程度造成了,不仅仅喜欢吃商品类的粉状饵料,还会喜欢吃自然的虫类饵料。但是这两种饵料在实际的垂钓当中,并不是无差别的,而是需要在合适的情形下,采取正确且及时的方法去应用才可以。今天本文就来和大家聊聊,垂钓鲫鱼时到底是面食好用,还是蚯蚓更胜一筹。


本文脉络

面食的优点和缺点

蚯蚓的优势和劣势

两者各自适用的鱼情

面食的大肆流行是因为其优点所在,而时至今日面食无法取代虫饵的根本,更在于面食无法达到虫饵,在特殊鱼情下的功用效果,所以形成了如今面食和虫饵同时存在于钓鱼中的现象。对于两者的使用,也多是在不同情形下有区别的合理选用。


面食的优点和缺点

面食是钓鱼中商品型粉状饵料的俗称,且往往不是单独指的一种商品型饵料。但是这种商品型饵料的优点和缺点,却有着一定的共性所存在。

  • 面食的优点
1,气味浓厚且种类繁多,可以不同的鱼情下,应用不同的味型去解决鱼情难题。其较大的味道也更加有助于,垂钓鲫鱼时对鲫鱼诱食能力的提高。2,商品饵料中的拉饵,在上饵时只需要轻轻一拉就可以进行垂钓的特点,成就了其上饵速度快的优点。



  • 面食的缺点
1,相比较来说商品型的饵料价格,还是稍微贵点的,甚至一场垂钓下来都要耗费几十元的饵料,逐次累积之后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无法重复利用,当饵料抛入水中之后,就注定无法再次提拉上来。当提竿之后没有中鱼时,就不得不再次上饵垂钓。

概述:面食的优点体现在味道浓厚且丰富以及上饵速度快这三点,而其较高的价格和无法重复利用,就成为了其缺点所在。


蚯蚓的优势和劣势

蚯蚓在垂钓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甚至在钓鱼开始之初,蚯蚓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较为通用的饵料,其在垂钓的优势和劣势,主要有以下内容。

  • 蚯蚓的优势
1,作为活体的蚯蚓虫饵,在挂钩之后依然会有生命体征,也因为蚯蚓在鱼钩上面的蠕动,也更加的刺激了鲫鱼的摄食欲望,进而更容易钓获鲫鱼。2,单根的蚯蚓挂在钓钩上之后,其比重更轻,并且蚯蚓入水之后,由于体表的黏液,也会更加的光滑,进而增加了蚯蚓的入口效果,提高了中鱼率。



  • 蚯蚓的劣势
1,正常的蚯蚓用法,是将蚯蚓穿入钩中,而这个穿的过程就比较的耗费时间,因此造成了蚯蚓在使用时间上的劣势。就算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开制蚯蚓拉饵,其前期的开制工作也较为复杂。2,适用鱼种局限性较大,基本只能用来垂钓鲫鱼来使用,在垂钓其他鱼种时,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效果。

概述:能够在钓钩上面蠕动和较轻的比重以及体表的黏液,成就了蚯蚓能够刺激鲫鱼摄食欲望和提高中鱼率的优势,但其使用方式复杂和垂钓鱼种单一,也成为了不得不提的劣势所在。


两者各自适应的鱼情

面食和蚯蚓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垂钓中更不应该片面的只使用一种类型的饵料,而应该在适应面食的情况下,果断使用面食,在适应蚯蚓的情况下,合理的应用蚯蚓才可以。

  • 适应面食的鱼情
1,在垂钓较快的鱼情时,可以利用到面食上饵快的优势,达到节省上饵时间增加垂钓效率的目的,所以较快的鱼情下,是比较适应面食应用的。2,夏季高温季节更有利于面食饵料味道的扩散,进而更能够增加饵料的诱食效果,所以在夏季高温时节更适合使用面食。3,当垂钓鲫鱼个体较小时,可以利用面食能够随时切换饵团大小的优势,去迎合小鲫鱼嘴部开合较小的难题。



  • 适应蚯蚓的鱼情
1,如果在某处水域垂钓时,已经断定面食不起作用,并且窝点内有鲫鱼停留时,果断的更换蚯蚓垂钓一般就会有不错的垂钓效果。2,在垂钓存留时间较长的野外池塘时,或者是有着水草丛生的河沟时,就会是发挥蚯蚓垂钓鲫鱼神奇作用的时候,钓鱼人则可以在这样的水情下,拿出准备好的蚯蚓垂钓,享受鲫鱼连杆的快感。3,春初和秋末这样的时间节点,因为气温还没有降至最低点,使用红虫会出现闹小鱼的情况,而在这时的蚯蚓却能够有所避免。所以这两个时间节点,会是比较适应蚯蚓垂钓的节点。

概述:在垂钓快鱼情,夏季高温时节和鲫鱼个体较小这三个垂钓前提下,建议多以面食垂钓为主。而在面食不起作用,野外的老池塘,水草丛生的河沟和春初秋末这两时间,都会是比较适应蚯蚓发挥垂钓作用的时机。


最后的全文总结

面食和蚯蚓只是垂钓当中,可供钓鱼人选择的饵料形式。正确的应用理念,更应该是熟知两者之间的优劣势之后,在适当的鱼情下选择使用。而不是片面的认定那种饵料更好,才会去使用那种饵料。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会对喜欢钓鱼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是书岳钓鱼,一位热爱垂钓,喜爱分享,有点二但却真实的钓鱼人!

野钓手小孟

2020年06月12日·优质钓鱼领域创作者

以实战经验传递知识,为钓友解答疑问

对于楼主的问题:面食和蚯蚓钓鲫鱼,到底哪一个效果更好?

作为两种不同形态的饵料,其本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至于哪一款更好,每个钓鱼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怎么看,总体的使用思路都是大致相同的

对于这两种饵料,我们一定要熟知其适用的不同鱼情和水情,也就是说不论是面食还是蚯蚓,我们都要根据实际的做钓因素来判断选择

一:两种不同形态下的饵料存在哪些差异性?

二:蚯蚓和面食各自适用于什么样的鱼情和水情?

一款面饵,一款蚯蚓饵,两者虽都是做钓的主流选择,但是两者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了解差异性才能钓好鱼

一:面饵味型多样化,蚯蚓味型单一化

面饵—钓鱼人最多使用的就是商品饵,商品饵的味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目前我们所经常使用的味型大概为:纯腥、腥香、香、麦香、奶香等,我这只是举例一部分,由此可见面饵的味型呈现的是一种多样化的趋势。而对于蚯蚓味型来说,无非就是腥和浓腥的区别,主要是因为蚯蚓种类的不同而导致,这也就导致了蚯蚓味型的单一化,至于蚯蚓香味型,基本上都是钓友们采用了蘸丁香油的缘故

二:面饵存在一定的雾化性,而且可调节雾化形态,蚯蚓则无雾化效果

对于商品饵来说,基本上都是以粉状物料为主,我们开饵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水来进行混合,在入水后饵料会有一定的雾化性,而且这种雾化效果我们可以调整,如增加一些状态粉来加速雾化,添加粘粉来减少雾化,而对于蚯蚓来说,本深作为一种活饵,不存在雾化的现象,也就是说蚯蚓的状态我们是不可调节的,我们所能做出调整的是做钓时味型(外部手段)以及尺寸大小

三:面饵可进行高频率的做钓,而且可以做到诱钓结合,蚯蚓基本不存在高频率做钓,且想要鱼货好需要一定窝料进行辅助

因为第二点我们讲到商品饵具有一定的雾化性,所以我们可以进行高频率的做钓,且上饵的速度可以调节,并且如果在不打窝的情况着我们可以通过高频率的抽饵进行诱钓结合。蚯蚓做钓来说因为其不存在雾化性,所以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味型和活性,但是在野河情况下,一小部分的蚯蚓不管是味型还是活性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窝料的辅助,将鱼聚集在窝点然后用蚯蚓做钓,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味型和活性效果

小结:以上是面饵和蚯蚓的三个主差异性,熟知了差异性,我们才能下鱼情和水情的变化下做出合适的选择

蚯蚓和面食各自适用于什么样的鱼情和水情?不同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我们的侧重选择

一:蚯蚓所适合的鱼情

1:活性差活性低的鱼情,但是选择蚯蚓也要配合一定的逗钓技巧

对于鱼活性低和活性差说明鱼的开口能力不是很强,这个时候选择蚯蚓利用蚯蚓的腥味型和活性就有可能大大提升鱼的摄食欲望,但是并不是说选择了蚯蚓鱼一定能开口,我们还需要进行逗钓,逗钓的意图也是在于想最大限度的刺激鱼的开口

2:水中对象鱼以鲫鱼,黄辣丁,白条翘嘴为主的鱼情

对于蚯蚓来说,被称为万能饵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它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对象鱼做钓,如果在我们做钓的水域鱼情多以鲫鱼,黄辣丁为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适用蚯蚓做钓,如果以鲢鳙,草鱼,鲤鱼为主,那么蚯蚓的效果就不太突出,相反很有可能会面临0鱼货的情况

二:蚯蚓所适合的水情

1:瘦水的水情

对于绝大部分野河来说,基本上都会呈现一个瘦水的形态,这也就是说河流中腥味饵料或者动物性饵料较少,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使用蚯蚓做钓

2:流水或者走水的水情

对于河流存在流水或者走水的情况,选择0雾化的蚯蚓做钓无疑是正确的,也有的钓友觉得挂颗粒状的玉米或者小麦做钓不也是可以嘛,当然了使用玉米和小麦当然可以,但是玉米和小麦却没有蚯蚓的腥味型以及活性,所以在做钓效果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3:天气寒冷时水温降低的水情(使用季节多为冬季)

对于冬季来说,温度下降,水温也会逐渐下降,这个时候鱼的活性也会降低但是会摄食一些高蛋白的物质来补充能量用于体内代谢消耗,而蚯蚓的使用不论是味型上还是活性上都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在冬季做钓钓友们选择蚯蚓和红虫的原因之一,主要就是迎合鲫鱼活性以及觅食特性


一:面饵所适用的鱼情

1:鱼群聚集,做钓快鱼

如果我们窝点内聚集了一定量的鱼数量,而且做钓鱼口还不错,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适用面饵做钓,面饵的高频率抽竿和提竿可以很好用于快鱼做钓,特别是我们浮拉白条翘嘴的时候,面饵的优势更为突出

2:高温天气,鱼群散化,面饵可提高味型传输,提升聚鱼效果

对于高温天气来说,面饵的味型可以很好的在水中传输,特别是腥饵,其传输的速度很快,在诱鱼效果上也很明显,对于野河来说,鱼是比较分散的,面饵的雾化和味型就可以很好的帮助鱼群聚集

二:面饵适用的水情

1:静水或者有轻微流动的水域

对于面饵来说,它的状态是不固定的,而是一层层的脱落,正是这个原因,我们选择用面饵做钓的时候尽量选择在静水或者水流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做钓,过快的水流会冲刷面饵,以至于在下落过程饵料脱落最后导致落底钩上无饵的情况

2:光水面水域或者障碍物较少的水情

对于使用面饵来说,因为其附钩性,状态等原因更适用于光水面或者障碍物较少的水域,如果有过多的障碍物,一旦饵料搭在上面很容易造成饵料的脱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饵和蚯蚓这两种选择下并不能完全肯定说的那一种做钓鲫鱼更好,因为我们要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如果在一种固定的环境下,任何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分辨出哪一个饵料的效果好坏

例如:夏季高温做钓:在特定的做钓水域,固定的影响因素,我们在选择面饵和蚯蚓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两种不同程度的效果,比如:面饵我们可以调整状态味型来改变,而蚯蚓我们却无从改变,所以说,在相同的考虑情况下有可能会分出好和坏,但是不同的考虑因素下我们会针对性选择,这个根本不可比拟

总结一下

对于面饵和蚯蚓做钓鲫鱼来说,并不能直接说哪个好与不好,我们一定要了解并熟知两种不同形态下的差异性,然后根据我们做钓时的鱼情和水情因素,我们在做出根据性选择,这样才能说哪一种饵料好使

我是野钓手小孟,一个专注于野钓的钓鱼人

以上是个人对于面饵和蚯蚓的看法,希望对楼主和广大钓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