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各部小说之间有什么联系,先后顺序是什么?

11回答·61万阅读
老黑杂谈

2020年08月24日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小说,其中十二部是有一定联系的,有一条一脉相承的历史线。

完全独立的只有《白马啸西风》、《侠客行》和《鸳鸯刀》。

我就按时间顺序,介绍一下这条历史线,如果有遗漏,请您见谅并补充。

《越女剑》

《越女剑》说的是放羊女阿青,从白猿处学到精妙剑术,后被范蠡发现,派越国剑士偷学,但阿青的剑法太过玄妙,越国剑士只学到了几分剑意。越国剑士们只凭着几分剑意,最终打败吴国的故事。

虽然和其他小说相隔的年代久远,但是阿青的越女剑法却一直流传,《射雕》中郭靖的师傅,江南七怪之一的韩小莹用的就是越女剑法,后来传给了笨徒弟郭靖。

《天龙八部》

《天龙》的时代是北宋,但和天龙有联系的小说却非常多。

《射雕》中的降龙十八掌,就是出自《天龙八部》。

降龙十八掌最早叫做降龙廿八掌。

雁门关外,萧峰和虚竹二人将这套掌法删减改良,成为了威力更强的降龙十八掌。

《笑傲江湖》中的吸星大法,就是继承自《天龙》中的北冥神功。

还有少林的易筋经,首次出现也是在《天龙八部》中。

射雕三部曲

射雕三部曲,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讲的是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这段期间,发生在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这三部小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

《鹿鼎记》中,韦小宝经常使用的毒药化尸粉,就是来自《射雕》中的西毒欧阳锋。

后世大名鼎鼎的张三丰和武当派,就是出自《倚天屠龙记》。

《笑傲江湖》中提到过剑魔独孤求败,就出自《神雕》。

创建华山派的祖师爷,就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

曾有人猜想,明教因为避讳明朝的明,所以将明教改为日月神教。

但是,从武功传承还有两个教派之间的行事风格来看,二者应该没有什么联系。唯一的相似处,就是日月为明。

《笑傲江湖》

虽然金庸先生表明,《笑傲江湖》是一个没有准确年代的世界,但是里面有武当,也提到过《神雕侠侣》中出现的独孤求败,所以一般默认为是明朝。

《鹿鼎记》中,老实和尚澄观与阿珂对打时,被阿珂没有套路的乱打乱踢迷了眼,联想到了无招胜有招,还有独孤求败和令狐冲,最后想的头晕脑胀,自己晕倒了。(《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并没有无招胜有招的设定,所以,我把他算到《笑傲》中。)

《碧血剑》

《鹿鼎记》因为和《碧血剑》的故事相距不远。因此《碧血剑》中的很多角色都在《鹿鼎记》中客串出场。

韦小宝的师父九难尼姑,就是《碧血剑》中的阿九,为明思宗朱由检次女,封号长平公主。此外还有何惕守,神拳无敌归辛树夫妇,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冯难敌。

《雪山飞狐》中的宝藏,就是来自于李自成。不过胡斐的祖上飞天狐狸,在《碧血剑》和《鹿鼎记》中均没有出场。

美刀王胡逸之应该不是胡斐的祖上。虽然同样是用刀,同样姓胡。但胡逸之只知道守护陈圆圆,李自成在他眼里,就是个情敌。李自成应该庆幸,这个情敌是天下第一痴情人,只想默默守护,没想拥有,不然他早就被胡逸之砍了。

《鹿鼎记》

《连城诀》中的宝藏,本来是梁元帝埋在荆州的宝藏。梁元帝后来死于战乱之中,宝藏的秘密就这样一直被掩埋了。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被吴六奇的师叔无意中发现,他将宝藏的秘密藏在《唐诗选辑》中,派人送给吴六奇,希望他发掘出来,帮助天地会反清复明。结果秘密送到时,吴六奇却被归辛树一家所杀。(归辛树这一家,真就没干过一件好事)

秘密从此流落江湖,这才引出《连城诀》的故事。

《连城诀》中提到了北四怪风虎云龙。虎是韦虎头,韦小宝与阿珂的儿子。偷奸耍滑的韦小宝的儿子成为武林高手,毫不奇怪,毕竟有七个娘管着,想偷懒也偷不成。而且韦小宝家中应该藏有不少武功秘籍,陈近南的绝学,神龙教的绝学,还有华山派功夫,只要练成一门,都够韦虎头在江湖中威风的了。

北四怪的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田归农了。《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均有出场,是胡家悲剧的制造者。

《雪山飞狐》中的闯王宝藏就是来自李自成。至于《鹿鼎记》的李自成为什么自己不去挖掘,也没传给自己的女儿阿珂,这其中的问题,有些耐人寻味了。

可能金庸先生认为,如果李自成把秘密告诉了阿珂,那基本就没有《雪山飞狐》的故事了,毕竟阿珂的老公是韦小宝。这宝藏可不是满清宝藏,和小玄子康熙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韦小宝知道了这个秘密,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就去挖掘了。

《书剑恩仇录》

《书剑》中的红花会众英雄,都在《飞狐外传》中有过出场。

陈家洛甚至装扮成福康安的模样,陪伴了将死的马春花。而赵半山更是与胡斐结拜为兄弟。

《飞狐外传》

《飞狐》是《雪山飞狐》的前传,讲的是少年时期胡斐的故事。

而《雪山飞狐》讲的是胡斐已经武功大成,守护闯王宝藏时期的事。但主角却不是胡斐,而是他的老爸胡一刀和岳父苗人凤。

主线也是通过众配角的回忆,诉说当年胡一刀和苗人凤那场比武的恩恩怨怨。

据说这部小说,是金庸模仿日本小说《罗生门》而写的。因为没看过《罗生门》,所以不好评价这种言论的真假。

因为金庸老爷子,先写的《雪山飞狐》,所以小说中,并没有出现程灵素和袁紫衣。所以胡斐直接和苗若兰一见钟情,心中全没想到情深义重的程灵素和渣女袁紫衣。

小结

《鸳鸯刀》中的夫妻刀法,应该是玉女素心剑法的改良简化版,但金庸老爷子并没有提及,咱也不敢妄自揣测,所以并不列入金庸小说的主历史线中。

写的有点匆忙,有点散乱,如有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希望您批评指正。

长剑不出鞘

2019年04月13日

金庸先生写作顺序是:

1955《书剑恩仇录》

1956《碧血剑》

1957《射雕英雄传》

1959《神雕侠侣》、《雪山飞狐》

1960《飞狐外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记》

1970《越女剑》

1972《鹿鼎记》

金庸先生作品绝大多数是有实际历史背景,因此,如果按故事时间线看,有明确顺序是:

1、《越女剑》,背景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时代;

2、《天龙八部》,背景是北宋哲宗元佑年间

3、《射雕英雄传》,背景是南宋宁宗庆元五年至嘉定十四年左右(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神雕侠侣》,背景是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六年至开庆元年(即公元1232/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龙记》背景起于南宋末,但主要故事线发生于元末明初。

6、《碧血剑》,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至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

7、《鹿鼎记》,背景是清康熙八年至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69至1687年)

8、《书剑恩仇录》,背景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9、《雪山飞狐》,背景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

10、《飞狐外传》,背景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另有五部时间背景模糊的,从气质上看,明代背景两部:《连城诀》、《笑傲江湖》。

清代三部;《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侠客行》。

【补注:此处补注一下:对这几部书的断代是我凭借阅读感觉而发的。有朋友指出,根据新的修订版,新版本里有的是有交代的,比如《连城诀》被定为清代。金庸先生原来曾经说,没有时间背景的故事,就可以发生在任意年代。这句话我非常认可。既然金庸一槌定音,那么就算清代吧。不过,《连城诀》这样一个凄厉的故事,我仍然感觉放在那个政治整体色调阴暗、酷刑连连、厂卫横行、人民惶惶不可终日的明代色调更合适。谁让查老爷子那么讨厌清朝呢!而据说《侠客行》定为明朝;我声明我没看过新的修订本,但是以侠客行岛主对于蝌蚪文、碑刻的状态而言,与清代的气质比较近似】

以我个人阅读顺序是先读的射雕三部曲;再读《侠客行》,此读《飞狐外传》,然后读《雪山飞狐》,《天龙八部》,接着读《碧血剑》,然后才读《书剑恩仇录》——这部书感受一般。接着读《笑傲江湖》、《鹿鼎记》,几部中短篇小说是最后读的。这样的随机顺序一点没有影响阅读体验。只有射雕、神雕这两部最好连起来读,时间顺序、故事线索比较紧密。其他都可以随机。

若不想遍览,那么,我觉得以下几部书必读:

写作顶峰:《鹿鼎记》

热血第一:《射雕》

深情第一:《神雕》

悲情第一:《飞狐外传》

惨情第一:《连城诀》

豪情第一:《笑傲》


萨沙

2020年08月28日·知名历史领域创作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时间顺序基本是这样:


第一《越女剑》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时期。

主角是西施和范蠡,认定年代没有难度



第二

《天龙八部》

北宋哲宗时代,大概是公元1100年,辽国、北宋、西夏、大理、吐蕃五国对峙时期。

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段誉为大理国国王,这是金庸系列中少有的国王之一。



第三

《射雕英雄传》

南宋时期,但跨度较大,大体是宁宗到成吉思汗去世这段时间,跨度有差不多30年。

当时属于金宋对峙末期,此时蒙古已经崛起,击溃金国,并计划吞并南宋。

郭靖是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但郭不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背叛自己的民族。



第四

《神雕侠侣》

南宋末期,到大汗蒙哥被杀时期。

当时蒙古已经消灭金国和西夏,全力攻打南宋,双方在多地长期鏖战,其中襄阳是战略中心。

郭靖和黄蓉组织一群忠勇军人和武林豪杰,为了南宋数千万子民,死守襄阳。

杨过曾经因为私仇勾结蒙古人试图 杀死郭靖,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最终成为为国为民的神雕大侠。



第五

《倚天屠龙记》

元朝末年,朱元璋登场。

当时蒙古人在中国暴政虐民,汉人豪杰群雄四起,试图推翻鞑子,恢复汉人江山。

书中主角分别是张三丰、张翠山和张无忌,最终在张无忌手中完成了反元大业的初创。

而张无忌也不贪恋权力,功成身退。



第六

《笑傲江湖》明朝中前期。

该书年代问题说了很多次了,不再多说。

在明朝的追杀下,明教转而为日月神教,成为地下教派,实力强大。

而此时江湖新兴实力四起,百年内出现了五岳剑派,其中最强大的嵩山派掌门左冷禅试图独霸江湖。

由此,引起一系列血雨腥风,江湖大乱。



第七

《侠客行》明朝中后期

这个也说了很多遍了,大概是1500年以后,当时明朝的实力还很强,周边没有国家可以动摇。

武林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武功奇高的侠客岛,在30年内每隔10年强行邀请首脑们上岛。

由于根本对付不了侠客岛,所以武林出现各种纷乱。



第八

《碧血剑》明朝末期

碧血剑时期,明朝已经濒于灭亡,只剩几年寿命。

袁承志作为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儿子,脑残到去帮助李自成的农民军打垮明朝。

满清期待明军和农民军两败俱伤,随后大举入关,占领中国。

可以说,袁承志和华山派就是满清入关的罪魁祸首之一。

同时,此时的华山派也非常垃圾,除了助纣为虐以外,还有杀人满门、持强凌弱、滥杀无辜等种种行为,比岳不群时期的华山派还要恶的多。



第九

《鹿鼎记》清朝康熙年间

康熙自己也出场了,所以年代没什么好说。

《鹿鼎记》是比较恶心的作品,淡化了满清对汉人的屠杀和奴役,将康熙塑造成悲天悯人、能力超群的圣人君主。

相反,反清复明的人士都是一群蝇营狗苟、唯利是图的小人。

期间有多处彻底的篡改历史,美化康熙和满清的行为,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美化査继佐。

甚至书中最后说,韦小宝根本不知道父亲是哪个民族,借以说所谓民族主义都是扯淡。

遗憾的是,查继佐即便举报了明史案,害死了那么多人,也不过只能做个包衣旗人。

在满清的眼中,查继佐全家也不过是个奴才。



第十

《连城诀》清朝康熙中期

时间仅仅比《鹿鼎记》略后,发生在韦小宝隐居以后的事情。

这个天宁寺大佛秘密的最后保存着,就是湘中武林名宿铁骨墨萼梅念笙。

这笔钱是梅念笙师兄无意中发现,本来试图用于反清复明。

然而梅念笙却不愿意将财富和真正的高明武功,传授给3个心术不正的徒弟,结果被徒弟暗算杀死。

而为了争夺这比富可敌国的巨富,武林正派人士自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最终同归于尽。



第十一

《鸳鸯刀》清朝康熙后期

这部书很垃圾,主要是为了挽救濒于破产的明报,搞出来的应急作品。

小说没什么好说的,是康熙后期发生的事情,结尾让人喷血。



第十二

《书剑恩仇录》清朝乾隆初期

乾隆的弟弟陈家洛是个蹩脚的政治家。

为了借助哥哥乾隆实现政治目的,陈家洛不惜将自己爱人香香公主拱手相让,毫无做人的底线。

虽被陈家洛背叛,但香香公主发现乾隆背信弃义,试图将红花会全部杀光以后,毅然自杀以救陈家洛。

香香公主惨死后,陈家洛不但政治上毫无收获,还终身背负沉重的良心谴责,时刻不能释怀。

陈家洛也是渣男的典型。



第十三

《白马啸西风》清朝乾隆中前期

这本书也是为了挽救濒于破产的明报,搞出来的四不像作品。

大体是乾隆时期平定回疆时期。


上图是萨沙理想的电视剧结局。。


第十四

《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乾隆中后期。

书中主角之一是福康安。而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第一次出场20多岁,第二次出场已经40岁,因没有儿子才杀死情妇马春花,试图将两个儿子抢走。

由此推算,乾隆至少也已经60多岁了,而他是80多岁病死的。

金庸小说是越往前武功越高,越往后武功越低,这两部里面高手已经不多了。

马春花的父亲马行空,武功充其量也就是茅十八的水平,竟然自称“百胜神拳”,还敢保30万两的镖四处行走。

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田获三狐

2019年09月09日

本来,在金庸先生最初创作十五部武侠小说时,除了“射雕三部曲”,《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飞狐外传》好像就是《雪山飞狐》的番外篇)外,其余各部作品之间是没有主动寻求任何内在关联的,这一点,从他创作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创作动机可以反映出来。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算刨去《越女剑》这一短篇,如果按照小说中故事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创作,最早的也应该是《天龙八部》,发生在北宋。而金庸先生写的第一部武侠是《书剑恩仇录》,发生在清乾隆年间。即使是联系最紧密的“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也和《神雕侠侣》的间隔近两年的时间。

所以可以认为,当时金庸先生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大的野心,要把全部作品以纵向的时间轴串联起来,建立一个如现在的《指环王》一样史诗般的江湖。

其实这一点也有客观佐证,当时金庸先生写武侠,就是为“稻粱谋”。特别是在他创立《明报》时,在上面连载《神雕侠侣》,就是为了能提高报纸的销量。而且,据说金庸先生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让原本准备“写死”的小龙女死而复生,最后和杨过终成眷属,这显然就是为了赚钱了。

当然,这并不没有降低金庸先生作品的文学水准,他依靠深厚的文学功底,学贯中西的知识积淀,妙笔生花,创作出了一部部使人着迷的佳作。

在他写完《鹿鼎记》宣布封笔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长时间的修订。这期间,不但对原来书中存在的一些物理上的bug 进行了圆润,还为了使全部作品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武侠体系,增补了一些情节。

比如,原来连载版的《倚天屠龙记》中倚天剑和屠龙刀里面放的是帛质和纸质的《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而在修订版中,则改成了刻着埋藏这两件物品地图的玄铁片,这样就说得通了。因为如果按照原来的设定,《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是纸质和帛质材质的话,不但黄蓉制作时怎样放进去是个问题,而且刚开始“长白三禽”还对屠龙刀进行了高加温,无论如何也遭不住。这样改成刻着桃花岛地图的玄铁片,就合理多了。

比如,《天龙八部》中增加了乔峰把降龙十八掌传给虚竹这一情节,这样,就对《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能使用降龙十八掌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因为按照《射雕英雄传》中的设定,降龙十八掌只有丐帮的历任帮主才有资格学,代代相承。但在最初版本的《天龙八部》中,乔峰自杀时,没有给任何人传过武功。这样的话,按照原来的设定,降龙十八掌只能是失传。而新修版增加了乔峰给虚竹传功的这个情节后,后来,射雕中的洪七公用降龙十八掌就顺理成章了。

……

并且,此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了数量庞大的读者,拥趸,也有了很多的研究者,最出名的就是陈默教授、新垣平博士。他们的研究著述对金庸小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新垣平博士,以学术体写就的两本《剑桥倚天屠龙史》和《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把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机地串联了起来,简直成了解释阐述金庸武侠的权威著作。

这样,经过有人不断的丰富和润色,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已经构成了一个严谨且完整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不但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属于一脉相承,范遥都有可能是欧阳锋的后人,韦小宝的“神行百变”很可能是段誉“凌波微步”的删减版……

时至今日,所有的武侠爱好者还在不断的探讨,争论,乐此不疲,使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变得越来越枝繁叶茂,这也许就是金庸先生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耳东话春秋

2020年08月12日

金庸先生从1955年创作《书剑恩仇录》开始,一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但凡对武侠有一些兴趣的朋友,都会知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它们也刚好是金庸十四部作品的首字拼凑成的对联,另外还有一部短篇小说《越女剑》。

由于金庸武侠在整个华人世界中影响巨大,所以催生了很多有关金庸作品的排行榜,美女、秘籍、人物武功……

不过由于这些作品并不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架构,所以无论怎么排都不能令所有人完全信服。如大理段氏,段智兴身为射雕系列五绝之一,一些人认为他甚至打不过段正淳,因为他不会六脉神剑,而一阳指在《天龙八部》中并没有多高明。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射雕英雄传》是1957年就已经问世了,一直到六年多后的1963年,《天龙八部》才出现。这两部作品虽然有很多共同的势力分布,很多相同的武功秘籍,但它们之间事实上并没有传承关系。当然金庸后来在修改时给两者加了一些联系。

金庸十五部小说,按年代分依次为《越女剑》——春秋,《天龙八部》——北宋,《射雕英雄传》——南宋,《神雕侠侣》——南宋,《倚天屠龙记》——元末,《碧血剑》明末,《鸳鸯刀》——清初,《鹿鼎记》清初,《书剑恩仇录》——清,《飞狐外传》——清,《雪山飞狐》——清,《笑傲江湖》、《连城诀》、《侠客行》、《白马啸西风》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不过在《鹿鼎记》的少林寺情节中有提到前辈令狐冲,而《鹿鼎记》和《碧血剑》故事关联比较紧密,袁承志、穆人清、归辛树等人都是华山派名宿,可见《笑傲江湖》是早于《碧血剑》,又比《倚天屠龙记》晚(从武当派历史推断),所以《笑傲江湖》应该在明朝。

清楚各个小说的时代背景后,再通过故事情节以及成书时间可以判断,它们之间部分有着情节的衔接,也有很多是独立成篇的。联系最紧密的便是著名的“射雕三部曲”,尤其是射雕和神雕,它们之间故事前后相连,因果循环。而《天龙八部》虽然也有大理,有渔樵耕读,有丐帮,有一阳指,也有降龙十八掌,和射雕三部曲一同撑起了金庸武侠独特的武林架构和独有的武学理论。但是《天龙八部》和射雕故事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们的故事都是各自独立的。

或许有人认为《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关联更紧密,毕竟这两部都是以胡斐的视角展开的。其实不然,《雪山飞狐》的主角并不是胡斐,而是他的父亲胡一刀。大家看完《雪山飞狐》或许会纳闷,对胡斐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程灵素和袁紫衣,并没有被胡斐提起,难道胡斐是个薄情冷性的渣男?自然不是,因为作者的亏欠心里,才有了以胡斐为真正主角的《飞狐外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对胡斐有帮助、交集的人物都在“后面”蒸发了。也正因为有了《飞狐外传》,胡斐和陈家洛、赵半山等人有了联系,也即是《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同《雪山飞狐》有了联系。

第三个紧密联系的就是《碧血剑》和《鹿鼎记》了,九难、归辛树等重要人物穿插了两部作品。除了这三个系列意外,其他作品都各自独立,没有多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