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体型只有蚂蚁那么大,智慧保留。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存在?

419回答·161万阅读
猎奇动物社

2020年09月03日·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人类和蚂蚁的体重至少差了几百万倍(普通蚂蚁的体重为0.005克左右),在现实中,我们只用一根手指就能将一群蚂蚁压死。那么,如果人类在保留智慧的前提下,体型仅有蚂蚁那么大,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我们不妨开一下脑洞来想象一下。

人类缩小到蚂蚁大小的弊端

在当下,我们可以轻松的将足球踢飞,可以在几十秒内完成100米的短跑,但是当我们体型像蚂蚁一样时,足球在我们面前无疑就成了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而100米的路程,则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按照蚂蚁的奔跑速度0.027米/秒)。这还不算,在人类原有的体型下,夏日吹来一阵风,我们会觉得凉风习习,但是变成蚂蚁大小后,即使是很小的风,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遮天蔽日的,这无疑就增加了外出时的风险。

由于人类不像蚂蚁一样有着坚硬的外骨骼,所以人缩小后,可能风吹起一个小石子都能把人打伤。除此之外,当人类的体型变得跟蚂蚁一样时,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自然界了。

既然与蚂蚁一样大,首先遭遇的就是蚂蚁了。作为一种世界性分布,且高度群居的动物,蚂蚁几乎无处不在,如果与同等大小的人搏斗的话,蚂蚁强大的上颚显然不是人能够抗衡的。这还只是来自于同级别动物的威胁,除了蚂蚁外,其他的肉食性昆虫只要比蚂蚁大,都有捕猎人类的可能,比如食蚁兽、土狼这些专门以蚂蚁为食的动物,到时候可能就会一改吃蚂蚁的习性,成为人类的头号天敌。

除了来自于其他动物的威胁外,自然灾害的威胁将对人类产生更大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当下人类的体型下,一旦有洪涝灾害,对人的生命、财产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人与蚂蚁一样大时,可能一场小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洪涝灾害。

因此,如果人体型变得跟蚂蚁一样大,显然人类会面对更多的威胁,原本那些看起来对人类毫无威胁的生物和自然现象,在此时就可能变成对人类致命的威胁。

人类体型像蚂蚁一样大的好处

假如人类全都变成蚂蚁一样大小,也是有好处的。首先,现在许多国家的人口膨胀,造成了资源的短缺,如果人缩小后,显然人口密度大的问题就解决了,甚至于现在全球约70亿的人口放在一个省内都显得绰绰有余。

其次,人变小之后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变小,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造一辆汽车,如果需要2吨的金属的话,到时候,这2吨金属几乎就够造几百万辆汽车了。而且人变小之后,工业的废水废气排放也对环境几乎没有了负面的影响,因为到时候一个大型工厂,可能只占地几平方米,甚至是几十平方厘米。

从此,人类再也不用担心地球资源枯竭的问题了,从长远角度看,地球的生命就会增加。因此,如果人类的体型像蚂蚁一样大,于环境、于地球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如果人类变成蚂蚁一样大,最终会怎样?

人类变成蚂蚁大小有利弊之分,而这个利弊是有相对性的,因为对人类本身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因素居多,但是对于环境和地球来说,显然是利大于弊的。虽然,人类变小之后,面对的威胁多了,但是,最终人类还是会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站到食物链的最顶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两点。

01 抵御其他生物的威胁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地球的“霸主”并不是人类有多强的战斗力,有多大的体型,而是因为有聪慧的大脑。聪慧的大脑使得我们拥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人类可以发明出许多工具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所以,虽然人类体型仅有蚂蚁大小,但是给人类足够的时间,重新制造出微型的适合缩小后的人类使用的杀伤性武器还是会出现。只要是武器出现了,人类就不会再惧怕其他生物的威胁了。这是其一。

02 抵御自然灾害

蚂蚁虽然很小,但是它们有自己抵御自然灾害的办法,最常见的就是“蚂蚁搬家”。当要下雨时,蚂蚁都会有“搬家”的动作,而所谓的搬家就是暂时放弃自己的巢穴,寻找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就不容易受降雨的影响了。既然蚂蚁都有自己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拥有高智商的人类当然不会比蚂蚁差。

总结

人类变成蚂蚁大小,但在保留智商的前提下,前期显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会被其他生物捕食、或者被洪涝灾害带走。但是当适应过程结束之后,人类慢慢的会建造和制造工具来辅助生存,到时候,人类依然还能够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

小小的匠匠

2021年05月02日

如果人类体型只有蚂蚁那么大的话,即使智慧保留,人类也不可能折腾的起任何风雨。不过人类的生活压力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了,到时房子的问题,连娶老婆的问题,都将不会成为问题。因为金钱交易模式消失了,三金也不可能有,房子也不可能买,到时候彩礼三金及车房都将不复存在。毕竟对于蚂蚁大的人类,一个蜗牛壳都能成为人类最结实的住所。

可至于人类的存在,对地球来说完全就是可有可无。显然蚂蚁大的人类折腾不起任何风雨。冶铁、开采、农业甚至连建造、制造都是痴人说梦。别说工业革命,就是生个火堆都费劲。不过幸运的一点是:人类体型只有蚂蚁这么大时,生活就会多姿多彩起来。接下来,本文将带您走进人类变成蚂蚁大小的微观世界一睹风采。

当我们只有蚂蚁大小时,那么我们的天敌就不是老虎豹子狼了,而是食蚁兽、蚂蚱、青蛙等一些小型物种,而且不幸的一点是,我们变成蚂蚁这么大时,即使5人合作,也不可能打赢一只蚂蚱。对于与青蛙之间的斗争,更是相当于赤手空拳与大象打斗,而且还要将这只大象换做恐龙才行。因为人类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青蛙的长舌头吸走了。

然而更令人感到失望的一点是,即使人类智慧保留,可如同蚂蚁一般大的人类,甚至都不如一只蚂蚁厉害。无论从敏捷度或者力量来说都是如此。一位蚂蚁大的成年人压根是斗不过一只蚂蚁的。因为蚂蚁有如同钳子搬锋利的嘴巴,一口就能将人类的胳膊夹断,除非人类制作出坚固的可穿戴衣服。

所以当我们如同蚂蚁一样大时,相对于生活来说,周边风险实在太大,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显然届时最重要的必将是生存下去。为此人类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大批群居,像今天零零散散的居住方式肯定不行。不过当人类如同蚂蚁这么大时,大批群居就意味着从此失去自由。只能听命于领导统一的吩咐,否则任何形式的单打独斗多数都会失去生命。

人类如同蚂蚁这么大时,显然文明将不会存在,国家的概念也将不会出现,想从上海飞到纽约旅游这种美梦想都别想,许多人一生撑死活动范围恐怕都将限制在10公里内。至于上天更是痴人说梦,即使智慧和今天一样都不可能实现。

甚至可以直白的说,当人类如同蚂蚁大时,即使智慧保留,人类的生存水平甚至不如当下的蚂蚁。毕竟蚂蚁体型弱小,然而它依然是经过了数以百万年计演化而来的,而人类却是从零开始去摸索。除此以外,人类更是高估了自己的同时还低估了蚂蚁的智慧于生命顽强能力。

不过人类如同蚂蚁这般大时,或有可能会以产卵的方式出生,而且寿命会随着体型的下降而减少,怀孕在也没有怀胎10月这么费劲了。一胎可能会生很多孩子,当人类体型变小,寿命也随之变少。那么对于人类来说,许多事物的研究与探索也将会变的没有意义。相比探索星辰大海,或许研究研究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更有意义。

庸人L

2020年01月03日

如果人类有蚂蚁那样的和谐会有什么样的存在。我们常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魔永远没有发达。只能提高道的智慧。这是几千年来的客观存在,朋友们,人类文明从未停止或后退。我们应该看到今天的文明建设比古代提高很多。未来的人类会更加懂得文明,更加懂得科学。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2020年01月27日·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博士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大家估计都看过《蚁人》电影,人变为蚂蚁那么大,在微观世界里自由驰骋,通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情节最终拯救了世界。那么,如果人们真能缩小到蚂蚁那么大,智慧保留,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实际上,假如人变为蚂蚁那么大,人类是不可能保留智慧的。因为智慧的存在,简单地说,必然需要足够的脑容量和神经元连接,来对外界刺激和接受到的信号进行反应和判断,从而形成个人意识来反馈给神经网络,推动行为和记忆等的产生。作为蚂蚁那么小的生物,是完全没有那么多脑容量和神经系统存在的身体空间的,因此不可能有智慧的保留,顶多形成比较初级的神经反射。


同时,人如果等比例缩小到蚂蚁大小,那么,作为感觉器官的眼睛、耳朵、鼻子,其功能也发挥不出来,对光线的聚焦、声音的辨别、嗅觉的反应都因比例的大规模缩小,失去了其应有的工作原理条件保证,我们基本上会变为瞎子、聋子和“瞎鼻子”。同时,在人类消化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会因为生存空间的突然大幅减少而大批死亡,人类也因很难及时找到合适的、适合自身消化系统的食物而面临饥饿的威胁。

另外,受限于人体没有羽毛、坚硬外壳、翅膀等条件,在同等大小的昆虫面前,而且昆虫数量远远大于人类数量时,人类的战斗力和防御力几乎为零。这个时候,即使人类拥有智慧,也无法发挥作用,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酋知鱼

2020年01月04日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当然我们知道像蚂蚁这样的小动物因为体型限制,是一定不会出现智慧的,那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吧,上帝为了看看不可一世的人类在变成蝼蚁下要如何挣扎,于是一个响指把所有人类一瞬间变成与蚂蚁一样大小,会发生什么呢?

下面为了方便,我就称变小后的人类为蚁人

蚁人的第一个问题——五感全毁

我们的眼睛是拥有复杂光学效应的精密器官,可以将光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人类的眼睛虽然单项和其它动物相比不占优势,但是在综合素质还是非常强悍的,可以在动物界排上前几名。

但要知道,这样的眼睛是为我们的体形定制的,在微小的尺度上就完全没法用了,因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是存在干涉与衍射的。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光的波长很小,只有几百纳米,但是在蚂蚁这样的大小上就显得非常明显了,光无法在穿过蚁人极小的瞳孔后聚焦,所以蚁人只能看到一片模糊,个个成了10万度的大近视。

耳朵也是如此,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蜗中的神经纤毛细胞长度与声音发生共振,从而产生了电信号,在我们变小后,这些纤毛也变得异常小,共振频率会变得非常非常高,听不到以前所熟悉的声音。

总而言之,因为尺度的变化,我们的多数器官都无法工作了,可能连几秒都撑不到就会团灭。好吧,上帝为了不让这个恶作剧完结的太快,再一次违背物理定律,让我们这些器官可以不合理地正常工作。

蚁人的第二个问题——恐怖游戏

我们知道蚂蚁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动物界第一大力士。它们通常可以拖动自重1400倍的物体,也可以背负起来自重52倍的物体。这是因为它们的肌肉进化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纤维特别粗,在同等肌肉直径下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人类就比较伤心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是耐力,所以肌肉中的动肌较少,静肌较多。这就导致我们的力量本来就略小一些,体型与我们相当的黑猩猩通常比我们强壮3~5倍,爆发力比我们要高得多。现在我们缩小到蚂蚁的级别,这个劣势会被无限放大,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蚂蚁时,一定会被当场完杀,几乎豪无反抗之力。

蚂蚁,不……应该说所有的昆虫其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在蚁人看来都与混凝土一样坚硬,在人类时代可以轻松完虐所有动物的冷兵器变得毫无用武之地,70亿人类可能是一天之内就全部丧生于蚂蚁口中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蚂蚁可比人类多了去了。

好吧,上帝为了不让这个恶作剧完结的太快,屏蔽了所有昆虫发现我们的能力,这样就不必面对一场噩梦般的生化大逃杀了,这样就OK了吗?

蚁人的第三个问题——能量消耗

好,终于不用玩这个蹩脚的恐怖游戏了,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吃一些东西来填饱肚子。可是在找到食物之前,蚁人们却发现自己的脚已经走不动了,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是恒温动物,时刻保持36.8℃的代价是巨大的,通常来说恒温动物的能量消耗是变温动物的10倍。但这个数据指的恒温动物最小不过老鼠麻雀之类,动物体形越大保温越好,也就是说更小的个头,比如像蜂鸟这样只要几个小时不进食,就会陷入“晕厥”,心跳降到每分钟几次(正常可有500次每分钟呢),体温也直接掉到环境温度,与死了看上去没什么区别。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掉到蚁人大小时,能耗可能是同体重蚂蚁的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那么我们饿肚子的时间也变成了原来的百分之一,差不多一上午的时间几乎全地球的人都要饿死了……

好吧,上帝为了不让这个恶作剧完结的太快,又给蚁人安装上无限的能源供应,这样就可以继续这场无聊的游戏了

蚁人的第四个问题——表面张力

这是让水凝结成珠子的力,在原世界中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在蚂蚁的体积下,这个问题很大,水的表面张力会直接将你吸附住,而且力量这强,就算是大力士蚂蚁也无法挣脱。昆虫是如何规避这个问题的呢?其中有一个方案是毛,部分昆虫进化出了特别多的毛,这里有一个反直觉的知识——蜜蜂的体毛拥有大约300万根毛,与一只体重是它500倍以上的松鼠一样多。这些毛极大的增加了蜜蜂的表面积,这样水就无法将它们浸润。

变小后的人类很显然没有这么多有效的体毛,虽然我们的体毛数量也不少,但是都太小了,不足以对抗表面张力,于是蚁人一但不小心碰到水珠,就会被束缚住动弹不得,然后被活活淹死。

好吧……上帝怒了!这群没用的废物,你们的智慧一点用场都派不上,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不玩了!一个响指,一切照旧,所有人都变回来了,这个无聊的戏法就化为每个人脑中的一场梦吧!

我是酋知鱼,一只南柯一梦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