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是大满贯级的选手,东京奥运男单卫冕之后,更是成了国乒男队历史上首个“双满贯”。那么,对于这样一位级别选手的发球,我们业余选手能否接住他的发球呢?下面也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以乒乓球资深记者李武军为例,他用长胶交国家队的发球,完全判断不清旋转。
熟悉乒乓球的人都知道,央视乒乓球专项记者李武军,也是业余选手中的高手。李武军反手是长胶,反手是反胶,这种打法在业余选手中很普遍。为了避免吃对方的发球,很多业余球友都是选择贴一面长胶。那么用长胶能接好马龙的发球吗?

1.专业选手熟知长胶特性,加上强烈侧旋后照样吃发球。长胶为什么在业余选手中应用广泛?首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长胶在接发球上有优势!对于上旋球,长胶可以磕、挡,而对于下旋球可以直接拱、弹,长胶不吃发球是得到业余球友们所共识的。但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对于纯上旋、纯下旋长胶确实接起来不容易吃发球,接发球的性能、效果也非常好。但如果加上强烈的侧旋之后,长胶接发球时拍型稍微控制不好,也会直接吃发球。

我看到李武军跟国家队一些球员的接发球视频,当时球员中有陈幸同和几个男队员,有一个男队员拿起球,直接用球拍往后扔着发了一个急球,李武军用长胶接了2次,一个飞向球台左边,另一个飞向球台右边。通过球的飞行轨迹,我们是可以看出这2个球的侧旋完全是相反的。李武军这些的业余高手,在与国家队还不算是顶级球员的接发球中,都完全看不清对方的旋转。

那对于大部分业余选手而言,马龙这样超一流选手的发球,你就更接不住了。也有球迷说,我不可能一个发球也接不到。的确,你有一、两个发球能接到,但接的质量基本上跟吃发球一样。如果不像李武军那样用长胶来接的话,选择用反胶来接,那你吃发球的比率会更高了。长胶在业余选手中接发球还有些优势,但如果作为专业运动员的话,长胶只能是成为马特这种削球打法来存在了。

业余与专业选手发球、接发球差距太大,伊藤这种多变发球也让国乒吃尽苦头。
业余选手与专业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不要说国家队,就是一些省、市级的发球好手,我们也很难接住他们的发球。专业球员中,也有互相吃发球的现象。

1.伊藤发球变化最多,樊振东佩服格雷尔。不要说业余选手吃专业运动员的发球,就是这些国家队的主力也有吃外国选手发球的。最著名的还是日本的伊藤美诚,伊藤在第2次对阵朱雨玲时,4局比赛下来吃了伊藤14个发球,这也是破记录了。2019年瑞典公开赛,伊藤击败孙颖莎、王曼昱晋级决赛,就是凭借多变的发球。

莎莎打到最后,直言自己都不会接伊藤的发球了。世界第一樊振东也有自己佩服的发球好手,那就是来身瑞典的格雷尔。格雷尔在平时刘国梁等发球练习时,刘国梁都直接吃格雷尔的发球。用小胖自己的话说,格雷尔的发球,用慢动作都很难看出旋转。由此来看,业余选手只有5、6年道行,接马龙这样专业选手的发球,是接不住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觉得业余选手能接住马龙的发球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