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倒闭了,档案不知道在哪里,找了几年没找到,怎么办?

19回答·4.1万阅读
贪吃鸟

2022年04月13日

很多人到了退休的年龄,才发现档案丢了。因此各种社保待遇都不能享受。个人档案平时不注意都认为是小问题,到了遇到要用档案的时候才发现是一个大问题。一般离职后人事档案不知道去哪了,怎么找?

档案去向

1. 首先要知道我们之前的工作单位是否具有档案的管理权限,如果有人事权,那么我们的档案可能就是在之前的工作单位。

2. 如果我们的工作单位没有人事权,那我们的档案可能在户籍所在地的人事管理局

3. 有些单位没有人事权,但依然可以保存档案,单位在所在街道开户帮助保存档案。这种情况现在很少见了已经。

档案查找

1. 工作单位是具有人事权的可以可以打电话问公司查询档案是否还在单位。
2. 如果工作的单位是民营企业,那就直接到毕业前接收档案的人资资源局查找,一般档案去向档案管理部门都是有详细登记的

3. 有些单位还会在员工离职后将档案直接交有个人保管,可以找下档案是否在家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还需要办理档案激活。因为档案一旦放到个人手里就变成死党。

如果档案丢失,需要尽快办理补档案。否则会影响以后更多的事情,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

文博凯犀

2022年09月10日

一般国企单位倒闭了,当地国资委与企业联合组成清算组。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在债权债务处理过程中,首要处理拖欠职工工资,对于下岗职工进行经济补偿。

对已经按法律程序,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到当地社保局办理领取失业金手续并将职工档案移交当地社保局档案室。同时办理失业证。

一般在失业证得第一页,标明了职工档案存放地,在失业证内页里(一般是在第三页的左上角标注了职工档案存放编号)有职工档案存放编号。

怎样查询档案存放地呢?

1、下岗后领取失业金,职工档案存放在户籍所在地社保局“失业保险科”档案室;

2、领取完失业金,失业保险科将职工档案移交给“劳动代办科”档案室。

3、没有领取失业金人员,职工档案存放在“再就业管理科”档案室,以前叫“代管受费”,现在已经取消收费。

4、当地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改革前,被开除的职工档案,大部分放在当地街道办事处后来统一转送到当地市级“旧称的劳动局”。

5、以前国企分类为市属国企、省属国企——俗称地方国营;

市属国企的下岗职工档案存放在当地市社保局;

省属国企的下岗职工档案存放再当地s省级社保局。

由于各地职工档案管理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当地具体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管下岗职工档案存放在哪里?

只要根据“失业证”就可以查到职工档案存放地,持本人身份证,可以到下岗时户籍所在地社保局查找。

现在社保局职工档案已经微机化管理。只要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到你的职工档案在档案室存放的具体位置。

个别人,辞职后,单位没有把职工档案送交当地社保管理,直接把职工档案交给职工个人,这不仅时单位管理的失职。职工个人将职工档案存放在家里。时间长了,就忘记放在哪里。这种情况难以找到职工档案。

一个企业破产倒闭,并不是喊”一、二、三”明天就彻底消失,什么都无影无踪了的。单位的解散,从停工停产、资不抵债、发不出工资、破产清算、人员安置、资产拍卖等等,都会一步步进行,如果是国有企业就会有国资委牵头进行善后,否则沒有人敢随便转让企业资产,也沒有人敢买这个企业。在善后工作中,会有公告,让所有员工都懂得本企业将破产倒闭的事,让大家回来处理善后事宜,该拿钱的领钱,办失业证领失业金,领安置费,档案移交代管等等。如果在企业破产倒闭的善后沒处理清楚时,肯定会有留守处,但如果公示在一段时间后会撤销留守处工作人员,你肯定不会找到能给予你帮助的人,但一年半载还会知道一些出处,久一点也沒有人理你。

对于企业的正式员工档案,在企业倒闭时,一般会移交劳动局代管,但在零几年时,代管的档案是需要员工自己到劳动局缴纳60元/年管理费的。如果一个员工的身份不正常(被开除或离职多年),在公示时间内不回来办理善后事宜,移交档案代管又没人认缴保管费,有可能这些档案就会作为废纸被处理了,时间短还可能在某个角落找到,时间久连废纸都找不到了。

既然几年都找不到了,对于你来说损失就大了。

向阳而生

2019年11月29日

这个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如果有视同缴费工龄和特殊工种认定的,必须要有个人档案,如果一直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则没有个人档案也能办理退休。你个人档案丢了,办不了退休,说明你的视同缴费工龄应该是比较长的。本人的建议是:

第一,到原单位寻找。

个人档案一般都是由县级以上或是相当于县级以上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管理,这个丢了作为档案的管理部门是要负责任的。可以到原单位进行沟通了解,按照档案提进提出的记载线索进行查找。

第二,到原单位所在地的区县档案馆查找。

单位档案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凡是年满30年的档案,一般都要移交档案馆进行保管。当然档案馆肯定是不负责管理个人人事档案,主要是单位档案。在单位档案中查找的重点内容是:单位招工名称、员工名册、人员调动关系介绍信、报到证、毕业分配介绍信、员工工资表、任免文件、调资表等能证明你在原单位工作的材料。找到后复印,加盖档案馆的公章,这个是历史记载的复印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反原单位开具的证明一般不会被采纳。

第三,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时间比较短的,可以放弃,直接办理退休。

如果视同缴费时间比较短,比如只有一两年视同缴费工龄,而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的,通过努力还是找不到原来的档案依据,这一两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对退休金的计算影响不会很大。当然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而且没有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达不到15年以上,那还是要想办法寻找。

第四,找不到档案无法办理退休,可以起诉原单位。

如果因为个人人事档案是原单位的责任而导致自己无法办理退休,在充分收集你在原单位工作过的证据材料,如在原单位的工牌、工资条等,老同事的证明材料等,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你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存在,凭法院的判决是可以办理退休的。

总之,个人档案找不到无法办理退休是一个令人十分揪心的事情,按照上述方法试试吧,也许有收获。

绿水青山1390

2022年08月29日

单位倒闭后,职工的去留处都有说法,至于个人的人事档案更要有落实点,不会似题主说的那样,无缘无故的不知本人档案在哪里。

这是关系到每个员工就职前在校的学历身份,而后又记录了某人职业生涯中曾有否过工作单位各方面变化等的主要参考依据,

所以,个人档案对每一位职场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将来到龄退休时,某人有否视同缴费年限,也是社保机构查实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单位倒闭前,原劳人科干部也会安排某些职工由新接受单位继续聘请留用,并经本人同意,那么也顺利顺当地将这些同志的个人档案移交由接受单位。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职工的个人档案转往职工居住地街道或镇政府的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档案室暂作保管,员工相关的失业金也在此社保柜台办理手续后领取。

而有些同志老单位倒闭后恰拿到补偿金,又重新找到新工作单位,那么个人档案,社保机构可通过地区机要通信员专送新单位,也可由新单位劳人科档案专管员去该处调档。以上是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