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大体上就是对流层上方平流层的底部,大气只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基本不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比较适合飞机飞行。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层,充满着神秘,好像有点让人看不懂。同样是大气,不同高度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形态,不仅如此,温度分布也存在不同的规律,主要是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热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同造成的。

大气对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差,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太阳温度很高,发出的主要是短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被大地吸收后,使大地温度升高,反过来大地又会向外发出热辐射,但温度较低,发出的主要是长波辐射,更有利于大气吸收。所以,对对流层大气而言,热源主要是大地。作为生活常识,我们都知道,距离热源越近温度越高,所以,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体规律是每升高100米降低0.6℃,观测记录表明,万米高空的温度大约-55℃左右。

不过,平流层的温度却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平流层集中了大气层中90%的臭氧。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太阳辐射在穿过平流层时,有99%的紫外线被臭氧吸收,虽然紫外线的热效应较弱,但毕竟存在,从而使平流层温度升高,可见,加热平流层的热源主要是太阳,所以,越高距离太阳越近温度越高。
万米高空处在对流层上方,平流层的底部,两层大气正好都是温度最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