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有什么共性和特性?

18回答·3.9万阅读
猎奇动物社

2022年11月12日·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猫科动物是食肉目下最纯正的食肉动物,放眼整个的食肉目,犬科动物的食谱中或多或少都有野果等植物性食物,熊科动物更不用说,除了北极熊外,大多数熊的肉食占比连一半都达不到,像大熊猫甚至到了99%的食物是竹子的地步,而猫科动物,无论体型大小,清一色的纯肉食性,这是猫科动物的一个共性和特性。

那么,除了食性外,猫科动物还有哪些共性和特性呢?基于特性必然是共性里的,所以我们下面先说一下猫科的共性。

猫科的共性

除了食性外,猫科动物最大的共性无疑就是拥有着共同的祖先了,现存的41种猫科动物均是由演化而来的,从目前的化石分析来看,最早的猫科动物是生活在距今约2500万年前的始猫(proailurus),它们诞生于亚洲,通过白令陆桥和巴拿马地峡扩散到了其他大洲,而且如今种类繁多的猫科动物是经过了不下10次洲与洲的双向迁徙而形成的。

因此,共同祖先也是猫科的一个共性,除了食性和祖先外,它们还有四个明显的共性。

第一:胡须。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是有明显的胡须的,不过,它们的胡须可与我们的胡须不同,因为无论是雌雄猫科动物都有长且硬的胡须,这些胡须可不简单,首先它能作为一种气流感知的工具,能让它们在黑暗中,更好的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比如猫科动物在捕杀猎物时,猎物的身体移动会带动气流变化,它们就能通过胡须的感知来即使的调整自己的身体,更好的捕杀猎物。

其次,胡须可以帮助猫科动物在穿过一些比较狭小的空间时,预先判断身体能否过去,因为毕竟猫科动物的躯干比头的直径要大,只要没有碰到胡须,身体就必然能够过去。

当然,胡须也是猫科动物个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情况下,健康的猫科动物胡须非常的白且直,一旦出现了弯曲、发黄等就代表着它的健康程度是不如其他同类的。因此,拥有胡须是猫科动物的一个共性。

第二:舌头。养过猫的小伙伴肯定对猫的舌头有一定的印象,它们的舌头上有许多乳状凸起,只是在舔我们时,这些凸起都是贴附在舌头上的,所以我们感觉不出来而已。但是,这并不仅仅是猫独有的一个特征,所有的猫科动物舌头上都有这样的凸起,属于角质化的刺。

这些凸起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就是梳理毛发,猫科动物可以控制这些凸起,当需要梳理方法时,这些凸起就能起到梳子的作用了,第二就是吃肉,猫科动物很少会咬碎骨头,它们处理骨头上肉就需要用到舌头了,这些尖刺能够将骨头上的肉像挫一样舔下来。

第三:爬树。在猫科动物中,有许多爬树高手,比如猞猁、花豹、云豹等等,但这并不代表只有这些动物会爬树,只是大多数的大型猫科动物更喜欢在地面上活动而已。猫科动物有着发达的肌肉,粗壮的四肢,这使得它们有着很强的跳跃力,配合上尖利的爪子,它们能够快速的爬树,比如下面这些老虎:

第四:视力。猫科动物不管是白天活动的,还是晚上活动的,都具备极强的夜视能力,这是因为猫科动物的瞳孔都比较大,这使得光线更容易进入到视网膜中,其次,猫科动物的视网膜中视杆细胞是视锥细胞数量的25倍,这使得它们对光线的明显有很强的捕捉能力。

最后就是视网膜底部的一个“小机关”了,小伙伴们在晚上肯定看到过发光的猫眼睛,这其实就是它们视网膜底部绒毡层的反光能力造成的,这个绒毡层可以让光线反射回来,使得光线的利用率最大化,所以即使在黑夜,猫科动物也能洞察一切。

第五:爪子和尾巴。大多数的猫科动物的爪子是能够自由伸缩的,这使得它们在非捕猎状态下,可以将爪子藏在爪鞘之中, 保持爪子的锋利程度,虽然猎豹等动物的爪子无法自由地伸缩,但是,它们是为了高速奔跑时,抓地力更强,而猎豹高速奔跑通常只会持续几秒钟,这使得它们的爪子磨碎也不严重,所以,所有猫科动物的爪子都非常的锋利,就连猎豹的爪子都跟刀片一样。

猎豹的爪子

其次是尾巴了,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着极强的爆发力,不过在耐力方面它们要差一些,极强的爆发力带来的是极快的速度,但是跑的快容易摔倒,此时猫科动物共有的一条粗壮的尾巴带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这使得它们有着很强的平衡能力。

综上,猫科动物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爪子、尾巴、爬树能力、夜视能力、特殊的舌头、胡须以及食性上

猫科动物的特性?

所谓的特性就是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作为演化最成功的食肉目类群,猫科动物自然是有它们的特性的。

首先就是爪子。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猫科动物的爪子不是最粗壮的,但一定是最锋利的,比狗、熊等食肉动物的爪子不知道要锋利了多少倍。

其次是尾巴,猫科动物有着动物界同比例最长、最粗的尾巴,这使得它们上树、奔跑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第三是舌头,猫科动物的舌头上的乳突也是食肉动物中少见的,这使得犬科动物和熊科动物的裂齿更加发达(可以咬碎骨头),猫科动物虽然也很发达,但能够将猎物肉利用到最大化的它们,平时很少会去啃骨头的,这就是带刺舌头的好处。

第四是隐蔽性。猫科动物是最优秀的猎手,这是因为它们非常擅长隐藏自己,首先,猫科动物的毛发颜色在食草动物眼中都是保护色(只能看到黑白,而猫科动物身上的斑纹或者斑点,能够与环境中的暗色融合)。

其次,猫科动物的脚掌底部都有一个肉垫,这个肉垫可以让猫科动物走起路来悄无声息的,即使踩到干枯的落叶上,发出的声音也非常的小,再加上猫科动物走路时,会习惯的把后脚踩在前脚的脚印中,这使得它们有着极好的隐蔽性,利用优秀的隐藏能力,它们能悄无声息的接近猎物,然后一击必杀。

总结

猫科动物从距今约250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以极快的时间开枝散叶,并且占据了地球上有利的生态位,靠的就是它们许多的共性和特性,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那些特点外,猫科动物的头骨结构也非常相似,这使得它们拥有着极强的咬合力,这些特点结合到一起,最终让猫科动物成为了最强的食肉目动物类群。

百科千寻君

2019年11月03日

千寻君来回答。猫科动物是自然界的顶级食肉群体之一,也是人气最高的猛兽,因为猫科动物的身体比例非常符合我们人类的审美,而且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格也让我们着迷。猫科动物是个大家族,种类多达38-41种,那么成员们都有哪些共性和特性呢?

共性

猫科动物身手敏捷,牙尖爪利,听觉嗅觉灵敏,攻击技巧非常高超,是最顶级的掠食动物,不管是体型巨大的老虎狮子,还是娇小的黑足猫、锈斑豹猫和沙丘猫,抑或是看起来圆滚滚的兔狲,甚至养尊处优的家猫,都具有极高的捕猎技巧,这算是猫科动物所共有的特征。

特性

猫科动物这么多种,肯定有些别具一格的特殊成员,我就来介绍几个(只列野生猫科动物,不算家猫)。

1、最特殊的猫科动物——狮子


狮子确实太过特殊了,和其它猫科动物区别很大,狮子是唯一雌雄两态和群居的猫科动物,雄狮拥有非常浓密的鬃毛,使它在猫科动物中非常标新立异。

2、尾巴最短的猫科动物——猞猁属


猞猁属共有四种——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短尾猫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尾巴很短,其它猫科动物都有很长的尾巴。猫科动物的尾巴有平衡身体的作用,猞猁不知为何却舍弃了尾巴。

3、速度最快的猫科动物——猎豹


猎豹是大型猫科动物当中身材最苗条的,它的身体修长,四肢细长,头小尾长,为了获得极高的速度而舍弃了力量,特化的太过极端。猎豹的最高时速可达113千米/时,能在2秒内加速至65千米/时,百米冲刺只需5.95秒,比博尔特的最快纪录还短3秒多。

4、犬齿比例最长的猫科动物——云豹


云豹有个响亮的外号——“小剑齿虎”,因为它的犬齿比例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的
,云豹是较原始的猫科动物,保留了早期猫科动物的诸多特征。云豹是现存豹亚科最小者。

5、耳朵比例最大的猫科动物——沙丘猫


沙丘猫是非常萌的猫科动物,
其可爱程度不输任何家猫。它有一对极大的耳朵,比例是猫科动物中最大的,用来捕捉沙漠中各种猎物发出的细小声音。

6、生存纬度最高的猫科动物——欧亚猞猁和加拿大猞猁


欧亚猞猁和加拿大猞猁是非常耐寒的猫科动物,
它们是仅有的两种可以生存在北极圈内的猫科动物。

7、生存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雪豹


雪豹可以生活在海拔5000-6000米的地区,是生存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被称为“雪山之王”。
雪豹为了适应高原高寒生活,拥有厚实的皮毛,调节呼吸、分配血液的机能非常发达,体内血红蛋白高度集中。

8、最擅长抓鱼的猫科动物——渔猫


猫科动物多数都讨厌水,只有少数几种喜欢戏水,而渔猫几乎是半水生动物,它游泳和捕鱼技巧极高,爪间长有半蹼用来划水,还能用爪子拍水吸引鱼儿。

9、毛发最蓬松,表情最滑稽的猫科动物——兔狲


兔狲毛发蓬松,使其看起来像个毛球,加之表情滑稽,兔狲迅速爆红网络,成为猫科动物中的表情帝。

10、最小的猫科动物——黑足猫和锈斑豹猫


▲黑足猫

▲锈斑豹猫

猫科动物中最小的成员就是黑足猫和锈斑豹猫,两者平均体重都只有1公斤左右,不过它们也是极强悍的猎手,虽然个子小但丝毫不丢猫科家族的脸。

上面就是我所了解的猫科动物的共性和一些特殊的猫科动物,实际上每种猫科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橡树的科学

2019年07月03日


猫科动物展示了所有陆地食肉动物中最多样的外貌模式。猫科动物有可缩回的爪子、纤细的身躯和强壮灵活的前肢。它们的牙齿和面部肌肉能造成致命一击。它们都是专性食肉动物,大多数都是独自伏击或跟踪猎物的食肉动物。野生猫科出现在非洲、欧洲、亚洲和美洲。一些野生猫科适应森林生境,一些适应干旱环境,还有一些适应湿地和山区地形。它们的活动时间从夜间和黄昏到白天不等,这取决于它们喜欢的猎物种类。



猫科也分为三属,不同之处在于舌骨的骨化和保护它们爪子的皮鞘。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得到了修正。今天,现存的猫科动物被分成两个亚目,其中豹属包括五个豹属和两个新猫科动物。猫科动物包括所有非豹属猫,共有10属34种。



猫科动物的所有成员都有以下共性:

它们前脚有五个脚趾,后脚有四个脚趾。它们弯曲的爪子是可收缩,用韧带和肌腱附着在脚趾的末端骨头上。爪子被皮肤鞘保护着,通过收缩脚趾的肌肉主动伸出爪子。它们有30颗牙齿,分别为3.1.3.13.1.2.1。上第三前臼齿和下臼齿,适合撕裂和切割肉。犬齿很大,在已经灭绝的剑齿虎中达到了异常的大。它们的鼻子稍微伸出下颚。它们在眼睛上方、脸颊上有发育良好且高度敏感的胡须,但下巴以下没有。胡须有助于在黑暗中导航,捕捉和抓住猎物。

它们的头骨被缩短为圆形轮廓和大而宽的形状。它们的舌头上覆盖着角质倒刺,可以从猎物骨头上锉出肉来,并有助于梳理毛发。它们的眼睛相对较大,夜视能力特别好。猫科动物的眼睛比人类的眼睛对光的敏感度高大约六倍,许多猫科动物是夜间活动的。猫科动物的视网膜还含有相对较高比例的杆状细胞,适于在昏暗的光线下辨别运动物体,而白天还存在用于感知颜色的锥形细胞作为补充。

猫科动物的外耳很大,较小猫科动物的高频声音特别敏感。这种敏感性使它们能够找到小型啮齿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四肢肌肉发达。前脚和后脚的肉垫形成紧凑的三瓣垫子,走路悄无声息。猫科动物阴茎是皮下无骨的。相对于体型,它们的杆状体比犬科动物短。

猫科动物无法察觉糖的甜味,因为它们缺乏甜味受体。猫科动物的口腔顶部有一个犁鼻器,让它们“品尝”空气。

所有猫科动物发出的标准声音包括喵喵声、呼噜声、嘶嘶声和咆哮声。喵喵声是主要的接触声音,而其他声音则表示一种攻击性的表现。它们可以在呼吸的两个阶段发出呼噜声,尽管豹属猫科似乎只在发情期和交配期发出呼噜声。呼噜声通常是小于2千赫的低音调声音,在呼气阶段与其他发声类型混合。由于猫科的直立反射很灵敏,大多数猫科动物在跌倒后能够站立。

猫科特性主要是:它们皮毛的颜色、长度和密度非常多样。毛皮颜色从浅棕色到金黄色和红棕色不等,毛皮图案从独特的小斑点、条纹到小斑点和玫瑰花形斑点不等。除了亚洲金猫和美洲狮等以外,大多数猫科动物出生时都有斑点毛。狮子和美洲狮幼仔的斑点皮毛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变成统一的颜色。那些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猫科动物有着浓密的皮毛和长发,像雪豹和帕拉斯猫。那些生活在热带和炎热气候区的猫科动物皮毛很短,并表现出全黑个体的黑变病,如美洲虎和豹子。



在绝大多数猫科动物中,尾巴的长度在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间,尽管有一些例外,如猞猁和短尾猫。

猫的种类在身体、头骨大小和重量上差异很大:

最大的猫科动物是老虎,头到身长度高达390厘米,体重范围为65至325公斤,头骨长度范围为316至413毫米。虽然狮子的最大头骨长度在419毫米稍长,但它的头到身体的长度通常比老虎小。最小的猫种类是黑足猫,头身长度为36.7-43.3厘米,最大记录重量为2.45千克。

大多数猫科动物的单倍体数目是18或19。中美和南美的猫科动物单倍体数目为18,可能是由于两条较小的染色体组合成一条较大的染色体。

彬彬的binbin

2019年06月30日

猫科动物中常见的就是猫咪,猫咪毛茸茸的很可爱是常见的宠物。其次呢狮子、老虎、豹子等都是猫科动物,很意外吧,他们的体型相差挺大。在中国的民间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中,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猫科动物都是食肉动物,猫科动物都是优秀的猎手,自然界中几乎很少有天敌;并且猫科动物都是胎生的哺乳动物;猫科动物大都是运动健将体型都呈现为优美的流线型,行动的速度都很快,不要被动物园慵懒的狮子老虎给蒙蔽了,猫科动物的平衡能力极其优秀,养猫的小伙伴应该看到过自家猫咪飞檐走壁;当然啦,猫科动物基本都是毛茸茸的(无毛猫是个特例);猫科动物的视力都非常好,夜视能力非常好,而且猫科动物的嗅觉触觉听觉都很灵敏,相信养猫的朋友都深有体会吧;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行为,爱伸懒腰,家养的猫还有在记录片中看到自然界中的老虎狮子都是如此。

溏心蛋女孩

2022年11月10日

猫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犬齿发达、头大而圆,吻部较短,四肢匀称,爪子可以伸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

在我们认识的动物世界里,猫科家族绝对是非常耀眼的存在。特别是进入全新世之后,地球上超大型的猛兽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使得中小型捕食者迅速壮大,而站在这些动物顶点的,便是猫科里的老虎和狮子。

现代所有猫科动物,都由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演化而来,经过数次分化,最终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来自百科↓

猫科动物(Felidae):分为2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共有14属38种。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