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实妥协的工匠精神 更世俗化的锤子M1L上手

虽然罗永浩和他愉快的伙伴们在去年推出了新的旗舰T2和千元机坚果U1,但在外观光鲜的背后却隐藏着产品竞争力严重缺失的现实,低性价比让锤子手机除了锤粉之外甚少人问津。

在罗永浩将一部分锤子科技的股票质押给阿里巴巴的时候,锤子就开始了对自己的革命。虽然这个公司有着远大的理想,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找资本抱大腿生存下去才是出路。或许罗永浩正时从这时开始逐渐将工匠的工装收回幕后,披上一件企业家的西装再次出发,这次发布的锤子M1和M1L就是最好的佐证。

包装与附件:

在包装盒上,锤子M1L再次恢复到T1时代的大盒设计,外观依旧简洁而精致。内盒更是采用了多区活页式设计,让你在开箱时有种“开了又开”的快感,重温童年时的喜悦与乐趣。

在T2沿用库存的万年5V/1.5A充电头而饱受质疑之后,锤子这次学聪明了,为M1L配上一颗支持QC 3.0的快充头,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4W。再加上接口能发光的USB Type-C数据线,进一步提升昏暗环境下的操作成功率。话说人类什么时候也进化出这个功能呢?

参数配置:

这次锤子M1L可谓诚意满满,满血版高通骁龙821、5.7吋夏普2K大屏、同时支持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的相机,反差、激光、相位三种对焦方式一步到位,Hi-Fi芯片、超大电池、双卡双待。这次的M1L几乎将以前T2的不足全数补齐,2799的起步价对应的是4GB内存+32GB闪存的版本,多加200的高配版则是6GB+64GB的配置,让你更加任性地使用手机。

外观细节:

M1L的正面非常有iPhone的风格,说直白一点就是一个相似度在95%以上的克隆体。不过除此之外M1L也有很多手机所不具备的特质,配色便是其一。比起烂大街的土豪金、玫瑰金,锤子M1L的咖啡金就有种鹤立鸡群的不俗气场,虽然名字带金但实际上金色却相当不明显,更像是咖啡色与棕色之间的一种。

听筒和传感器依然整合在同一个开孔里,听筒尺寸虽小却不影响音量,属于锤子手机标志性的设计。原本T2在Home键上方的LED指示灯搬家到传感器右侧,颜色为单一白色,平时隐藏在面板之下,即便亮起也相当隐蔽。

锤子标志性的三实体键在M1L上不复存在,换来的是集合了指纹识别、Home键、返回键和多任务键的圆形实体按键。造型和iPhone的Home键非常相似,但圆环与机身同色,宽度较苹果的宽,看上去会有较明显的塑料感。至于在操作模式上则和ZUK的U-Touch基本一致,但不支持左右滑动功能。

M1L延续了T2上那个令人赞叹的无断点中框,对信号强度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T2在移动4G上表现良好、但电信联通4G会有一定的不稳定,希望M1L能改善这一问题。这次M1L的中框两侧各多了两条细细的高光切边,提升了中框的存在感。此外中框依旧维持着微妙的弧度,手感相当不错。

作为锤子世俗化的表现,M1L加入双卡双待功能就是一个有力例证,对于有双卡需求的用户而言也多了一个选择(尤其是习惯iOS的用户)。SIM卡槽隐藏在左侧实体键下,取出后可以放置两张Nano SIM卡,但不支持TF卡扩展。

机身底部开孔就显得很不锤子,耳机接口从机身顶部移至这里,开孔样式并不对称。但M1L也跟上时代用上Type-C接口,加上自带探路灯的原装数据线,摸黑也不会插错洞,嘿嘿嘿……

锤子M1/M1L的白色版很诡异地用上了2000元档国产机根本不会使用的塑料背壳,个中缘由笔者也不清楚。咖啡金版的背面则是真皮,荔枝纹头层小牛皮能够保证比合成革更长的使用时间和耐磨性。初上手时的手感偏硬,吸收了人体的油脂后会更有光泽,要是美帝良心想肯定要多收个200大洋……

总结:

累经挫折、饱受揶揄的锤子总算推出了新产品,时间没上次T2那么赶,配置上更有诚意也对得起2016年旗舰的称号。曾经明言不会做大屏手机的罗永浩也顺应了市场的大势推出了5.7吋的产品,虽然M1L依旧挂着锤子的Logo,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锤子是更接地气了。

打脸也好、迎合也罢,做出一台更符合消费者期望的手机不需要去黑。企业需要生存、员工也需要吃饭,完全跟随理想而不顾现实反而不实际。想想去年大行其道的公模全金属机身,就现时厂商的设计水平和大众的审美水平来说,要达到相当的水平还需要一定时日。也许锤子的M1和M1L就是既要体现自己的追求、但又不能明显脱离群众成为异类的产物吧。工匠精神也要向现实妥协,这是应当赞赏还是反思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