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4个步骤教会你如何让孩子乖乖听话!

孩子经常会吵吵闹闹不愿午睡、还会把家里画的一团糟,面对这样“不配合”的孩子,不管你有多大的名气、多高的成就都会束手无策。因为这是你们的宝贝,但又必须教育的心肝儿。今天就告诉大家,只要你们懂得方法,其实让孩子和你们合作并没有那么难。

第一、我们要告诉孩子他所造成的问题,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因为当我们指责和讽刺孩子的时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者受到了侮辱,进而产生自卑或者反抗的念头,更加不利于教育。这时描述孩子的问题而不表态,就会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不对,从而更加愿意和你合作。比如说孩子画画把地板弄得很脏,你想要让他意识到这样不对,最好也不要再犯这样的错。你仅仅说“孩子,地板弄上颜料了”比加上批评的“你太粗心了!看看地板被你弄得!”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我们要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命令和威胁。

有些时候,孩子会不喜欢或者不知道如何做一件事情,这时他们就会逃避或者玩闹,不愿听大人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这样说“如果你不写完作业,明天就别想出去玩!”、“你有没有听到我说话!现在上床睡觉去!”,其实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的无助和抵触情绪,相反,如果你给孩子提供一个选择,就像“你是不是暂时不想写这里,换一门课或者跳到下一个内容怎么样?”、“时间已经不早了,你是现在去睡觉呢还是上个厕所再睡?”,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还有新的可能,会更加乐意听我们的话。

第三、当我们想要教导孩子时,一个简单地词或者手势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孩子们都不耐烦听教训和冗长的教导,一个简单的词和手势会更促进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和想想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像天气冷了,孩子穿着短袖正往外冲,要去和朋友们玩,我们确把他叫住就训:“外套没穿就想往外面跑,外面这么冷,你想感冒吗?!”,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好心情顿时被骂没了,而如果我们只是指着外套,说声“你的外套”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四、我们在对待孩子品行问题时要慎重,“你真讨厌”和“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之类的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且让孩子对我们产生敌对情绪。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更明智的做法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会倾听并理解,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举一个我的亲身经历,我在家里逗孩子玩,但是他不但不理我还打了我一巴掌,我当时差点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不礼貌!”,但是最终忍下了,边揉着手边说:“你打得我很疼。”结果,孩子看了我一会,拿起我的手吹了吹,并且说句“妈妈,对不起”,我相信这个结果比直接的责骂要好得多。

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只是玩心大一点,我们对他们频繁的批评和教导只会渐渐使他们在大人面前丧失活力。所以,换种方式吧,既有效又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