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之叠加模式分析

(全文共911个字,无图,约占手机屏数4-5屏)

***

> 今天咱们要分析一个在不破坏基色的明暗分布的情况下,根据基色的灰度值来提亮和降暗结果色的图层混合模式——叠加模式,其实说白了就是混合色和基色色调相同可以加强基色的明暗对比,色调不同则可以在加强明暗对比后再叠加一层色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叠加”模式是通过基色的灰度值来决定是给结果色提亮(滤色)还是降暗(正片叠底),通常与混合色叠加会出现如下效果(相同色调的情况下):

1)混合色小于50%灰度值,基色大于50%灰度值,结果色提亮;

2)混合色大于50%灰度值,基色大于50%灰度值:结果色提亮

3)混合色大于50%灰度值,基色小于50%灰度值:结果色降暗;

4)混合色小于50%灰度值,基色小于50%灰度值:结果色降暗

当你的基色处于50%灰度值以上会自动执行“滤色”模式提亮,处于50%灰度以下则自动执行“正片叠底”模式降暗。

但由于叠加模式会把处于50%灰度的颜色都去除,这使得它不如直接执行“滤色”和“正片叠底”灵活。主要原因就是提亮和变暗的区域都在一个图层中,这会导致明暗关系不和谐,而直接使用“滤色”和“正片叠底”会分开为两个图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它们的不透明度使图像的明暗关系更加和谐。

我们再分析一下Adobe Photoshop官方给出的模式注解。

对颜色进行正片叠底或滤色,具体取决于基色。图案和颜色在现有像素上叠加,同时保留基色的明暗对比。不替换基色,但基色与混合色混合以反映原色的亮部或暗部。

a. 对颜色进行正片叠底或滤色,具体取决于基色。

分析:意思是如果当前的基色的灰度值高于50%,则结果色执行“滤色”效果,反之则执行“正片叠底”效果。唯一要注意的是,叠加模式执行的“滤色”和“正片叠底”与正常执行的“滤色”和“正片叠底”的效果是不同的。正常的“滤色”和“正片叠底”是不区分50%灰度值以下或是以上的,而叠加模式只会给50%灰度值以下的区域执行“正片叠底”,50%灰度值以上的区域执行“滤色”。

b. 图案和颜色在现有像素上叠加,同时保留基色的明暗对比。

分析:混合色与高于50%灰度值基色混合,基色会整体提亮,且不会破坏基色的明暗对比,并会给基色叠加混合色的一些成份。

c. 不替换基色,但基色与混合色混合以反映原色的亮部或暗部。

分析:混合色和基色色调相同可以加强基色的明暗对比,色调不同则可以在加强明暗对比后再叠加一层色调。

***

> 你们可以继续代入下面的公式去思考:

假设基色为“A”,混合色为“B”,结果色为“C”

【公式】:

当A≤128(这里指单色通道50%的灰度值);

则C=A×B/128,执行正片叠底。

*分析:基色和混合色两个单色通道相乘的灰度值要挤到128灰度值以下的结果色中。

当A>128;

则C=255-[(255-A)×(255-B)/128],执行滤色。

*分析:基色与混合色反相后再相乘,可以得到两个色光透出的灰度值,然后再将它们的灰度值总和挤到128灰度值以上的结果色中,就得到了结果色的色光穿透不了的灰度值区域,最后用255(最亮值)减去这个结果色穿透不了的灰度值区域就得到了结果色。

关于“正片叠底”与“滤色”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下面链接的内容。「难点」Photoshop图层正片叠底与滤色混合模式分析

(本文最后编辑于2018年9月24日,编号0024)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