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自述:我是羊绒衫厂里长大的孩子!




有人说我是草原的女儿,的确,内蒙古大草原的丰饶与广袤养育了我自由豁达的性格;有人说我是鄂尔多斯的女儿,的确,父辈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我脚踏实地的工作风格;但我想说我更是祖国的女儿,所以2005年,当我完成了9年的异国求学之路,我选择了回国与鄂尔多斯并肩作战,因为我要为中国的民族品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的儿童时代,白天,在学校里上学,放学就去父母工作的工厂里,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父母下班。那时候,好奇心重,不像现在能够钉在一个地方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总是容易分心,总是容易被别的人和事吸引。常常是作业写完了,父母还在忙工作,自己则在厂区里面到处跑,去机器轰鸣的羊绒衫厂厂房看工人叔叔和阿姨们劳作是我的一大乐趣。一方面能够看到从来没见过的洋机器,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这些漂亮的衣服是如何生产的。在车间,机器飞速运转,叔叔和阿姨们的双手上下翻飞,把大段的纱线接到一起的动作好像是在舞蹈一样;机器上面在做羊绒毯的提花,很多时候起起伏伏,好像在弹钢琴一样;细纱机把纱线均匀的一根一根拉得那么长,就好像一根根琴弦一样。这些景象让年幼的我深感震撼,也隐约地了解到羊绒的无限可能和珍稀品质,虽然当时太小,不懂得经济、技术等专业领域,但这些经历算是给我种了与羊绒结缘的种子。

从小学到了中学,我看见厂房在慢慢扩大,这些工人叔叔和阿姨们生产的衣服花样越来越漂亮、样式越来越丰富,看到他们通过劳动赚取报酬的笑容,我似乎也感受到在羊绒衫厂的快乐与收获。




伴随着国门大开,一大批人走了出去,见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一面,而我,带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和自己心中火一般的热情,也独自踏上了前往英国求学的道路。在英伦三岛,一呆就是九年的时间里,我将童年的所见所闻讲给老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听,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好像是要分享我最宝贵的记忆一般,让周边的人都能体会到山羊绒的珍贵与奇妙,久而久之,我就成了他们口中的“山羊绒专家”。与此同时,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知道飞速发展的国家正需要这些,也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去挑起先辈的重担。在英国的九年,我从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了一名立志于为羊绒事业奋斗终身的职业女性,也见证了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进程。

2005年,我以全A的成绩取得了剑桥大学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婉拒了留在英国的机会,为了实现对父母的承诺,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大草原,再次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在我迷恋的羊绒行业上。彼时,改革开放步入了新阶段,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收入持续上升,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程度也越来越大,羊绒行业因而面临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记得我在英国的时候,看见不少商品都是打着“made in china”的标签,但是,消费者购买的从来不是这个标签,而是附加在其上的商品价值和品牌价值。这就跟当年的羊绒一样,我们出口最初级的原材料,西方加工成衣,他们名利双收,而我们只能赚个最底层的辛苦钱。



▲1436国宾礼

2005年,在深圳举办的鄂尔多斯集团一年一度的VIP晚会上,鄂尔多斯集团将手里用于研发的最好的羊绒材料(即后来的1436规格小山羊绒)制作了10件成品进行拍卖。这些产品的超凡品质引起轰动,最后共筹得善款47万元,全部用于在云南建希望小学。正是这次出乎意料的拍卖,展示了消费者对卓越品质的认可,让我对消费者的需求有了新的认知,为1436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2006年,我进入集团工作,我决心利用集团二十多年在羊绒领域的优势和经验,打造一个全新的精品品牌“1436”,代表羊绒最顶级的体验和价值,让中国的羊绒也能迈入时尚和奢侈品的舞台。平心而论,当时的压力非常大,除了周围所有人的严苛目光甚至是略带不信任的眼光,更多的是完全未知的挑战在等着我。



▲ERDOS绒耀新生大秀

为了从一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很多事情我都是亲历亲为,不做便罢,要做就做到极致。1436的所有员工,哪怕是招聘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仓库管理员,我都要亲自去挑选、面试。为了稳定原绒品质,我与当地政府、牧民一起建立保护区,设立了一整套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羊繁育、羊绒收购检验、无毛绒加工的标准,并定期向牧民发放优质山羊绒补贴,确保这一产业根基不断。为了开拓店面、树立品牌形象,我一家一家商场去跑,往往十家里面只有一家愿意深入接触,其他商场则面对我们这个新品牌一口回绝。同时,我在大力网罗本土设计师之余,聘请了国际知名设计师担当设计总监,从零起步培养成熟的产业工人……就是在这种严苛的要求和不懈努力下,1436慢慢打开市场,逐步步入高端客群,成为中国羊绒行业的最顶尖。


经过多年培育,市场认可度大大提升,一些更高的荣誉和机会也纷至沓来。2008年,1436产品被选入国宾礼,随着领导人的出访,成为国家连结世界友谊的纽带。2014年,1436作为APEC领导人配饰专属制造商,与世界分享了顶级小山羊绒围巾的温暖与明亮,在G20峰会上完成外交国礼的使命。2014年底,经过艰难的谈判,1436入驻北京最繁华的商圈新光天地,成为众多国际奢侈品牌中唯一的中国品牌……2016年,在给员工回忆这十年征程的时候,我说过我希望能带领中国羊绒占领全世界,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羊绒



2015年,我开始接手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业务。彼时,中国的宏观经济开始发生比较大的转折,很多行业都在转型,尤其是消费零售行业,消费需求加速改变,消费群体更为成熟也更为细分,对消费品质和时尚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行业的自我革新已经迫在眉睫,否则,跟不上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大势,就很容易在时代发展中沉沦下去,不少兄弟品牌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

我带领我的团队,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经过一两年的调研、走访、分析、研讨乃至争论,决定将集团品牌按照消费客群重新定位,以此满足不同客群的喜好和倾向。



▲草原与羊

2016年9月5日,鄂尔多斯集团在北京举行了名为“绒耀新生”的品牌发布会,正式发布旗下“1436”、“ERDOS”、“鄂尔多斯1980”、和“BLUE ERDOS”四大品牌,服务不同的羊绒消费客群,这是我们对品牌最大的一次动作,也是我进入集团管理层后在品牌上主导的最大的项目。尽管面临了压力和风险,但是我对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一直看好,坚信细分后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品牌形象和价值也将迎来战略发展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我们的这一决断是正确的,可以说,没有当初的痛下决心,就没有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现在的光辉业绩。

品牌的革新是外延,内涵则是在管理、运营和生产上的革新,正如同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集团公司,改革和创新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首先,我结合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成果,对集团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将集团的产业集团管理改为垂直化的事业部制,将采购、营销、技术研发等环节从原来各产业集团中剥离出来,各事业部各司其职,同样的架构改革在我主导的品牌事业部里也在进行,最终使得我们的运营效率和行政成本都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二,我们聘用外部专业人士进入集团的管理层和重要岗位,既为集团带来了许多新的力量和理念,也促使原有的保守机制受到了触动,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成为了集团的主流。第三,积极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大力倡导新风尚重塑,由上至下、全方位、无覆盖渗透到集团管理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引起了众多干部职工的反响和共鸣。既然我们要建设幸福企业、国际化企业,那就应该放低心态、本着开放务实的态度,去学习、去变革,让集团无论哪方面都能紧跟时势,走在前列。

羊绒是上天赐予鄂尔多斯的礼物,我希望在最好的羊绒发源地中国,赋予羊绒新生命,我们珍视羊绒的传统与珍贵,同时我们也必须创新,从温暖醇柔到时尚优雅,为羊绒赋予时尚的意义,为时尚融入羊绒的品质,在潮流和经典的联合中找到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将羊绒产业带入一个新纪元。



▲内蒙古工厂

我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鄂尔多斯集团也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破土而出并不断发展的企业,我们感恩这个时代,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为建设百年基业的民族企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而拼搏、奋斗!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微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