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设备设计中应当标准化的内容(inventor篇)

目的:为使机械图纸的设计规范化,方便交流和管理,现制定该标准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

1. 图纸图框

 包括图纸边框和标题栏,按统一标准实施,以最新模板为准。

 视图投影规则:第一视角,国家标准。

 标题栏所需填写内容均关联于BOM表(*.ipt或*.iam的iproperty),全部自动填写,不能直接在工程图图框上直接填写内容。

 图号的填写按标准规范填写(详见图号编制规则),材质按要求填写,重量单位为kg(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版本号按标准填写。

2. 视图的布置

 合理选择图幅大小和利用图纸幅面,全部图纸均采取横向布局。如A4图纸,视图能按2:1放置,尽量不要用1:2等比例放置,注意视图的清晰和整体效果,尽量保证协调、美观。

 相对复杂一点的零件,要求放置轴测图,以便快速读图。

 字体统一使用仿宋,字体大小根据图幅确定,字体大小可按2.5、3.5、5、7取值。

 视图比例:原始比例(1:1),放大比例(10:1、8:1、6:1、5:1、4:1、3:1、2:1、1.5:1等),缩小比例(1:1.5、1:2、1:3、1:4、1:5、1:6、1:8、1:10等),也可适当取其它比例值。

 剖视图标识,用A-A、B-B、…

 向视图标识,用A向、B向、…

 局部放大视图标识,用罗马数字I、II、III、…,可直接用字母I的个数代替。

3. 尺寸标注

 标注的尺寸线间的间距尽量一致,标注的尺寸要排放整齐,例如,尺寸链标注的尺寸要尽量摆放在一条线上,同一基准标注的尺寸线间距要一样。

 在工程视图上标示尺寸应清楚、完整,钣金件、塑胶件、机加工件等确实无法在工程视图上标示的可写参考2D图档或3D图档。

 直径的尺寸一定要带上φ,半径的尺寸一定要带上R。

 标注球面的直径和半径时应在符号φ和R前加上S。

 圆角标注用R,倒角标注用C。

 对于尺寸相同的重复要素,可仅在一个要素上标注尺寸和数量,如6-R5、4-C2、2-102。

 “×”号不能用“X或x或*”代替,如M6×12,统一规范书写。

 标注尺寸时尽量使用符号或缩写词,如下表:

4. 装配图的标注

 装配图中的所有不一样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号,编号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从编号1开始,圆圈样式。

 同一装配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应编相同的序号。

 装配视图中的零部件的指引序号,应与明细表中的序号一致。

 装配图中指引序号应在视图外部,不能覆盖在视图里面,且排列应整齐美观,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

 装配图上要标出的必要的尺寸,比如: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规格尺寸、装配尺寸以及其他重要尺寸等。在无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简化不标。

 明细栏所显示的内容均来自BOM表,除了备注栏里通过明细栏直接编辑的内容,如借用、不另绘图等。注意,通过明细栏直接编辑的内容会变成蓝色,说明该内容不能关联BOM表,需慎用。

5. 图纸资料受控

由于非标设备研发的特殊性,不能跟其它产品开发步骤一样。非标设备一般不具备制作样机的条件或者量产的条件。所以在第一次发图就需要进行严格的进行图纸受控,以避免设计失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从设计人员发出去的图纸设计相关文件需要经过审核和批准并加盖受控章才可以外发。

6. 图纸变更

 所有图纸变更都要进行版本的升级处理,图纸上要写明更改标记、更改内容、更改人、更改日期。

 版本从字母A开始,第二个版本为B,依次类推,A、B、C、D、E、…。

 当设计变更时要填写《设计变更通知单》,相对应的图纸及文件也要一起变更。

 如果所变更的图纸涉及到借用其它产品图纸,并在变更后对其他产品不会产生影响,则可直接变更,对图纸进行版本升级处理;若变更后,对其它产品会有影响,则需重新给予一个新的图号,老的图纸还是不变。

 更改标记用“△”里面带大写字母的形式,从B开始,跟版本对应。

7. 图号编制规则

零部件图号编制规则。如:

总装图04001-000-00 直属零件FY04001-000-01

一级部件04001-100-00 隶属零件FY04001-100-01

二级子部件04001-101-00 隶属零件FY04001-110-01

三级子部件04001-101-S1 隶属零件FY04001-110-S1-1

一级部件编号从100开始,最多到900。二级子部件编号从101开始,最多到199。零件编号从01开始,最多到99。

项目编号从04001开始,最多到04999。当编号不够用时再提出相关措施解决,关于项目编号分类的可制定另外相关的技术文件。

8. 标题栏与BOM表属性名称对应

9. 材质栏填写内容标准

为了规范,材质栏名称不得随意填写,均需按自定义材质库里的默认名称,无需自己填写,而是直接调用。

金属类:45、65Mn、Cr12、Cr12MoV、Q195、Q235、Q345、SKD11、SKD61、高速钢HSS、不锈钢、不锈钢 202、不锈钢 304、不锈钢 316、铝合金、铝合金5052、铝合金6061、铝合金6063、黄铜、黄铜H59、黄铜H61、铸造青铜、紫铜、紫铜T1、紫铜T3、钢、钢型材、铝型材、镀铬光杆、灰口铸铁、钨钢、钨钢DA50、钨钢K20、钨钢KG3、冷轧钢板、热轧钢板。

非金属类:ABS塑料、PA、PC、PE、PET塑料、PMMA塑料、POM、PP、PPS塑料、PVC-U、PVC管、玻璃、层压板、大理石、低密度聚乙烯、地面、地毯、电木、帆布、酚醛树脂、高密度聚乙烯、硅酮、胶合板、聚苯乙烯、聚丙烯、尼龙6/6、热熔塑胶树脂、热塑树脂、水、橡胶。

其它:对于外购件填写标准件,如液压气动系统配件、紧固件、轴承等等。即模型文件的属性对应的“状态”填写“标准件”。

补充: 对如果遇到默认的材质库不够用的,需向标准制定负责人,该负责人确认后应及时更新材质库。

10. 总装图或部件图明细栏内容填写规则

总装图或部件图中,工程图中明细表按以下规则填写,内容均自动填写,读取零部件的iproperty属性。:

明细栏表头如:

序号:填写装配图里标注的零部件序号(1、2、3、……),按从小到大排序。

图号\代号:对于自制件或外协加工件编写图号,有国家标准的外购件标准件填写国家标准代号,无国家标准的外购件标准件填写厂家品牌名称。需填写图号的零部件按图号编制规则填写,见第7条。

图号:如FY04001-100-05

代号:如GB/T93-1987

品牌:如SMC(注明简写的厂家名称)

名称:零部件或标准件或外购件的名称。

规格型号:标准件或外购件的规格型号,如M4×20, 619/6, 477-3M-9等。

数量:当前工程图中的单套组件所包含的零部件的数量,该数量值为软件自动统计,不可更改。

材料:对于外购件填写标准件,子部件填写部件,项目顶层的总装图填写总装图,焊接件填写焊接件,其余为零件所用的材料,如Q235A、45、铝合金6061、不锈钢304、PVC等。对于材料的名称按统一规定填写,见第9条。

 备注:填写不另绘图或追加工等。如焊接件里的明细表很多零件不需要另出图纸则填写不另绘图,对于外购件买回来后还要再加工的填写追加工。

注:当出现外购件追加工时,需单独出图并编写图号,品牌在图纸中体现。

11. BOM表(物料清单)的填写规则

由于BOM表需体现的是整个项目的物料结构,而明细栏只体现当前部件图的物料结构,所以BOM表需在工程图明细栏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并按以下规则使用。

表头如表:

:最顶层的总装图为0,一级部件或总装图下的零件为1、2、3、……,二级部件或一级部件下的零件为1.1、1.2、……,二级部件下的零件为1.1.1、1.1.2、……

单净重:零部件的理论净重,仅供参考。

分类:外协、外购、自制。

表面处理:镀镍、镀彩锌、本色阳极氧化、发黑、喷黄色漆(RAL1003)等。

热处理:调质至HRC38~42、淬火至HRC58~62。

12. 工程图样式

工程图模板已经做好了相关设置,所以工程图样式大家无需逐一设置,只需进行正确使用。下面做一说明,方便理解。

在Inventor工程图环境下,单击“工具——文档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激活的标准为“默认标准(自定义)”,如图12.1,这样在“管理——样式编辑器”才能应用该激活的标准,如图12.2。然后对该标准的样式进行详细的设置,如图12.3,这里不做讲解。

图12.1

图12.2

图12.3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交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