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的游戏太多记不住?来试试游戏版「豆瓣」RAWG

RAWG 代表着什么?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但我可以盲猜一下最后一个字母是「Game」的缩写,因为 RAWG.io 有着两个不同的名号:「最大的全平台游戏资料库」,以及「游戏探索服务」。

两个名号的背后,其实是一套完全相辅相成的体系。探索也好,推荐也罢;无论是发现新游戏,还是查询同类作品,都需要一个庞大的资料库进行支撑。

当 RAWG 在 10 个月前初次亮相 Product Hunt 时,官方给出的收录数量是 —— 24 万 5 千 595 款游戏;这些游戏涵盖了包括各种主机、PC 以及移动平台;而这还只是 10 个月之前的数据!考虑到这段时间内有多少游戏公开和发售,它目前收录的游戏数量或许会相当可观。

如此庞大的游戏数据,对于玩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在亲身体验了 RAWG 后,我发现它提供的服务要比想象中的更加有趣。如果应用得当,它的潜力可以说非常之大。

超高的信息量

好多游戏!—— 这可能是你打开 RAWG 时的初次感受。RAWG 的首页,即为各种游戏组成的信息流,非常简单粗暴。

当鼠标移至卡片上方时,卡片就会自动展开,显示类型、榜单排名、平均游玩时间等各种额外信息;如果截图上有着播放图标,当你将鼠标移上去时,还会自动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宣传:

游戏毕竟是有着互动元素的媒介,比起截图,视频显然能带来更多的信息量;例如玩法之类的要素,也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 Steam 上线的「实验室」中,也提供了类似的实验项目。

但要论 UX 设计,个人倒认为 RAWG 更胜一筹;即使是没有视频的游戏,左右移动鼠标指针,也可以切换查看不同的游戏截图,不仅有着自然的动画效果,对于这种卡片式信息流来说也十分巧妙。

RAWG 提供的游戏详情也非常全面。事实上,这是我见过所有的游戏介绍页面中,信息最全面的之一;包括发售日、平台信息、截图、简介,以及 Metacritic 综合评分的各种重要内容,都一应俱全。页面右侧甚至还提供了各家数字版商店的快捷按钮,大大提升了剁手的效率:

向下滚动,会发现 RAWG 提供了更多超出规格的内容;例如它自动从 Youtube、imgur、Reddit 以及 Twitch 抓取的各种视频、直播以及讨论帖,一个附有全站达成率的成就列表,等等。

有些令我惊喜的是,RAWG 还专门开辟了一块空间,用于介绍部分游戏的幕后制作人员:

对于这些制作人员,其他资料库网站要么压根不会列出来,要么就只有简单的名字和职位;RAWG 则对应提供了照片、简介等信息,而且还会列出该制作人员曾经参与过的其他项目。

虽然提供的信息量很大,RAWG 的页面版式设计还是保持了不错的水准,各项内容层次分明清晰,想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不麻烦。

对了,RAWG 采用了类似维基的公众编辑模式,也就是说,只要你注册一个账号,就能提交目前还没有被收录在内的作品;此外,一部分基础信息也是开放编辑的。

建立跨平台资料库

正如上文所述,RAWG 收录了数以十万计的游戏条目,且几乎覆盖了有史以来绝大部分流行(以及不太流行)的游戏平台。

对于很多喜爱游戏的玩家来说,一个平台显然不足以覆盖所有的游戏需求;所以有着两三台主机,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 我自己就同时在玩 Switch、Xbox One 以及 PC;而哪怕只是偶尔玩一玩游戏,算上手机和个人电脑,大部分人也会拥有 2-3 台广义上的「游戏设备」。

和玩家的多样化趋势恰恰相反,目前各大平台的游戏数据依然比较独立,无论是查找新游戏、管理已有游戏、还是记录进度、交流分享,都需要分别在对应的平台上进行,体验仍旧较为割裂。

RAWG 那庞大且详尽的游戏条目总数,为玩家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借助这些全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在 RAWG 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跨平台游戏资料库,统一记录和追踪各个平台上的游戏进度。

导入游戏

既然要建立资料库,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显然就是往 RAWG 中导入游戏了。好在,这操作起来并不麻烦。

注册好账号之后,以首页的内容为例,只需要按一下 + 号,就相当于游戏被添加到你的资料库当中了:

但是,对于游戏收藏已经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的玩家,就这么手动操作,显然还是有些过于麻烦。

RAWG 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它可以和 Steam、GOG.com、PlayStation Network 和 Xbox Live 在内的四大平台联动,自动读取已经购买的游戏:

由于需要调用公开的数据,所以在开始向 RAWG 导入内容之前,一些账号的相关信息,需要手动设置为公开可见。

各个平台具体的设置方式如下:

  • Steam:编辑个人资料 - 我的隐私设置 - 确认「我的个人资料」和「游戏详情」设置为「公开」。

  • GOG.com:私隐与设置 - 隐私 - 个人主页, 朋友&聊天 - 确认「哪些人可以查看您的个人主页?」和「您的游戏」均设置为「all visitors」。

  • Playstation Network:账号设定 - PSN 隐私设定 - 游戏|媒体 - 确认「奖杯」被设置为「任何人」。

  • Xbox Live:Xbox 设定 - 隐私权和线上安全 - 确认「查看您的 Xbox 设定档」和「查看您的游戏与应用程序记录」均选择了「所有人」。

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设置,RAWG 会在导入时报错,所以,最好是在导入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一切顺利的话,导入工作会在后台自动进行,具体时间长短,视你的游戏总数而定。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去干些别的事情,例如玩玩游戏什么的;完成之后,RAWG 会通过邮件的方式提示你。

由于各平台的开放程度不同,所能导入的游戏数量也会受到影响;例如 PSN 能被读取的仅有奖杯列表,而 Xbox Live 则仅限「最近游玩过的游戏」以及获得的成就。

所以,如果你在主机平台上有买了没玩的「喜加一」作品,它们是没法被自动导入的;此外,任天堂系平台没有提供任何读取游戏数据的方式,自然也就无法进行导入了。

好在,对于这些被落下的游戏,你还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手动进行添加。

为游戏分类

将游戏导入库中,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如果想更清楚地记录下自己的游戏轨迹,一个简单的分类操作,可以帮上很大的忙。

对于已经添加到资料库中的游戏,RAWG 提供了四种不同的分类:

  • Uncategorized:未分类,默认的分类类型。
  • Currently playing:目前正在游玩中。
  • Completed:已经通关,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例如全成就、无伤通关、SSS)。
  • Played:虽然开了坑,但已经被打入冷宫,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碰。
  • ‍♂️ Not played:买了还没玩,打算以后再玩。

除开第一个,后面的四种分类,基本上简洁明了地概括了玩家会面临的所有情况。

如何为游戏分类?只要按一下已添加按钮旁边的向下小箭头,就会弹出分类菜单以供选择;当然,也可以在游戏的详情页面进行操作。

RAWG 会按照分类划分你的资料库,在 Library 页面下,可以看到每个分类下的游戏数量。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暂时买但是想买,或者是虽然尚未发售,但已经打算要玩的游戏,可以选择添加到愿望单(Wishlist),按一下添加按钮右侧的礼物图标即可。

愿望单中的游戏不会出现在资料库中,我一般会将它视为另一种分类手段。

由于 RAWG 的分类操作足够简单,基本上只需要一步就可以完成,这也让它的灵活性也增加了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游戏的分类,哪怕是不同平台的游戏,也可以一眼看到大致的游玩进度。

评价一下!

作为社区系统的一部分,评价在 RAWG 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分类一样,RAWG 的评价系统也做得简洁明了;它的评价分为四档:

  • Exceptional(优秀)
  • Recommended(推荐)
  • Meh(没劲)
  • ⛔️ Skip(跳过)

要想评价,直接在上面的四者当中选一个就好。如果一款游戏获得的某个评价足够多,它的名字后面还会出现相对应的 Emoji,只需要瞟一眼,就能明白其他 RAWG 用户对它的看法了。

当然,如果你想写一些更为详尽的测评感想,也是可以的,虽然编辑器看上去比较阳春,但它可以直接插入视频/图片,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这套评价体系,个人认为比简单的「推荐/不推荐」更能表现出自己的喜好程度,而相对于评星/打分系统而言,对于不同类型的游戏也更为公允,避免被过度量化的情况出现。

RAWG 也非常看重评价系统,根据社区用户对于游戏的评价,官方会生成不同的榜单,例如「年度佳作」(Best of the year)以及「有史以来 250 强」(All time top 250)。当然,这些榜单中的游戏,也会基于评价而实时更新。

如果觉得一个个用鼠标单独点击评价很麻烦,RAWG 还提供了一个单独的页面,在这里,你可以完全用键盘来进行操作,为库中的游戏作出评价。

当以上的一切都打点妥当后,别忘了去自己的个人首页(Overview)上转转。RAWG 会自动根据库中的游戏数据,生成一系列可视化图表;包括每个平台的游戏比例,各个分类下的游戏数量,游戏发售时间和类型排名,甚至是库中哪些创作者参与制作的游戏最多,各种信息一应俱全。你或许能发现自己未曾注意过的有趣细节。

发现新游戏

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跨平台游戏资料库,是时候往里面加点新东西了。

每年发售的新游戏,可以说是玲琅满目,但在那些热门新作和人气大作的背后,通常还有着不少创意独具、或者玩法扎实,然而缺乏宣传和话题性的作品,在等待着被发掘。

探索新作品永远是充满乐趣和惊喜的 —— 这里的「新」,不只是代表着发售日的远近;即使是旧作品,哪怕早在数十年前便已推出,只要之前未曾接触过,它依旧能给你带来新鲜的体验。

基于它所收录的丰富游戏数据,RAWG 也能作为一个用于寻找新游戏的平台;事实上,每当你打开首页时,RAWG 都会基于你的游戏资料库,在默认的「相关」(Relevant)排序中,根据个人喜好来生成首页的内容。

根据我的测试,进行查看作品、对作品的评价等操作,都会影响这一排序。

例如,在对一款游戏选择「Show more like this」之后,RAWG 会基于这款游戏的特征,为你推荐更多的类似作品 —— 不过目前这个功能似乎还在养成阶段,偶尔会推荐出一些看上去关联不大的内容......

此时,如果你返回首页,会发现首页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除了当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智能推荐以外,RAWG 提供了另一项社区功能:「收藏」(Collections),它有点像音乐软件的歌单,你可以基于一个主题,然后往里面添加各种其他游戏;例如「赛博朋克风格作品」,或者「可以撸狗的游戏」,都可以作为你的收藏选题。

如何制作收藏?在上方的「+」号处选择「Start a new collection」,就可以了。你也可以在游戏页面直接新建收藏,然后再慢慢修改简介和添加游戏。

如果对收藏中的游戏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游戏卡片的菜单中选择「Edit note」之后,还可以为每款作品单独添加一段备注;添加后的备注,会在卡片下方显示。

在 RAWG 上浏览别人的收藏,偶尔也能发现一些有趣的推荐。例如这个收藏,里面的游戏都是「操作系统模拟类」,也就是通过操作虚拟的电脑/手机来推进剧情的游戏。

如果你想到了什么有趣的收藏主题,也可以试着在 RAWG 上创建一个,然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结语

对于玩家而言,RAWG 可以被视为一个「好帮手」;它可以帮助你记录下已经玩过的作品,发现新的游戏,并且将自己的心得与其他玩家一同分享,而这一切,都没有平台之间的界限。

虽然目前它的推荐算法还有进步的空间,但它的愿景是值得肯定的 —— 利用「大数据」为玩家推荐喜欢的作品。

如果你也是一位跨平台玩家,大可试试用 RAWG 记录下自己的游戏生涯,它的确是一个值得一试的独特服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