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和盗墓有什么区别?挖坟需要技巧吗?专家进校园解密考古门道

“考古和盗墓有什么区别?”“你挖出过什么金银财宝?”“挖坟需要技巧吗?有劲儿,有运气是不是就够了?”昨天下午,“闻·悟北京”系列活动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张中华还没开口,初二的学生们就连提三个犀利问题。

资料图 摄:梁长义


作为圆明园考古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参与过玉河、八大处清凉寺等众多考古发掘。对于学生们的问题,他丝毫没怯场:“考古要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希望了解古代社会的面貌。通俗来讲,就是研究古代人吃什么、平常都干什么、想什么。我们考古可不只是‘挖墓’,古代的城池、道路、房址都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作为考古人,挖出金银财宝未必高兴,一些不起眼的陶片、瓦片反而是我们眼里的宝贝”、“要干好考古,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得认识点,要当个杂家”、“考古专业的书其实挺枯燥的,失眠的可以去看。但真正的考古很有意思,能干好考古的必须有高素质”……40分钟的讲座,张中华妙语连珠,不断爆出“金句”。

一位初二学生说:“听讲座前,我以为考古挺枯燥的,没想到里面藏了这么多门道。”

“闻·悟北京”活动自2018年创建以来,通过走进校园、社区和企业等方式,将文物知识送到基层,让更多人关注文物知识,主动参与保护文物,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二十二中校长高宇军对记者说,专家来讲课,希望孩子们可以了解原汁原味的文化,熟悉自己的家乡。尤其是随着最近几年中高考改革,这种丰富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长见识、学本事。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刘冕

流程编辑:TF017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