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41岁的卢修书是陕西安康岚皋县堰门镇堰门村人,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农民。从17岁到38岁的21年里,卢修书先后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金矿、煤矿、铁矿打工。河北某铁矿是卢修书打工的最后一站,他在这里结识了河北籍的前妻。结婚生子后,令卢修书没想到的是,女方要求他做上门女婿,对此卢修书说奶奶90多岁了,父母也都60多岁了,自己又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就婉拒了,俩人也分手了。图为卢修书和家人在一起。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三年前,卢修书带着儿子返回了老家。未来该怎么办?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他想到了上山养乌鸡。与人工养鸡场不同的是,卢修书养的乌鸡主要是以放养为主,除了定时喂养玉米粒等农作物外,乌鸡主要是在山里吃草和虫子。同时,也正因为乌鸡每天都漫山遍野地跑山寻觅食物,进而使得乌鸡的体格更健硕,鸡蛋质量更高。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与同样在大山里养鸡的农户不同的是,卢修书还想到了一招,那就是在山坡上挖个洞,乌鸡就在土洞里下蛋了,当然,这个山洞也是乌鸡栖身的窝。卢修书说这样既有效提升了鸡蛋的口感和价值,还给每只乌鸡立下了“规矩”,方便捡鸡蛋,不至于乌鸡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下蛋,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目前,卢修书养了2000只蛋鸡,每天能捡300多个鸡蛋,“等到所有鸡都到了产蛋期,每天至少能捡1000多个鸡蛋。”卢修书开心地笑着说。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卢修书饲养的乌鸡下的鸡蛋是绿壳的,“我家的鸡蛋绝对原生态,吃了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别的不敢说,我敢对我家的每一个鸡蛋负责到底,坚持品质就是我的第一追求!”卢修书信誓旦旦地说道。图为卢修书在捡鸡蛋。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卢修书介绍,他家的鸡蛋现在售价一个是两元,这是批发价,因为鸡蛋质量好,以致于供不应求,很多中间商都看上了他们家的鸡蛋。为了保护自家鸡蛋的品牌,卢修书还申请了商标,给每一个售出的鸡蛋都贴上自家的商标。“咱们家的鸡蛋根本就不愁销售,现在每天能卖近千元,等所有鸡都能下单了,每天至少有2000元的收入!”卢修书高兴地说。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值得点赞的是,卢修书通过养乌鸡卖鸡蛋看到未来后,他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于是主动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养鸡,为他们提供鸡苗,帮助他们销售鸡蛋,一起发家致富。编后语:城市里已很拥挤,打工永远不是出路,不如回头看看身后的农村和大山,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也许您会有一番新发现。未来,在农村。若喜欢,敬请转发图集,关注上方“北疆记录者”,查看更多农村有意思的精彩故事。

陕西男子厌倦打工,大山里养乌鸡,月收入保底两万元,未来更可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