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长烦恼多 读读心理故事解困惑
《心理故事慢“悦”读》,是一线教师写给12岁以下孩子的一套心理健康故事类图书。这套书以小学为起点,一个年级一本,共有六本。图书分层次、分主题,将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应该具备的品质,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融入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润物无声。
除了好故事,每本书中还设置有《趣味心理小测试》《说说心里话》《心灵热线》《亲子阅读》等实用性小栏目,普及心理学知识,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塑造积极阳光的心态。

机器猫是大雄的宝贝,它可以帮助大雄解决许多他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地满足大雄的愿望。无独有偶,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宝贝。不信啊?让我说给你听。
7岁,一年级
班上有个同学给我起了个难听的外号,老师说“随便给人家起外号是不对的”,后来那个同学给我道歉了,但我还是不想和他一起玩。我可以这样做吗?
解答:翻开《心理故事慢“悦”读》(一年级),读了《团结果》《长耳朵兔与小老虎》等这些有趣的故事,然后又做了一下书中的心理小测试,我明白该怎么和那个给我起外号的同学相处了。
8岁,二年级
为了面子,我对同学淘淘撒谎说:“虽然这次我不能参加夏令营活动,可我爸爸答应我暑假的时候带我去迪斯尼乐园玩呢!”撒点小谎应该没问题吧。
解答:不管怎么说,说谎可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谎言也分很多种,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那么谎言的危害有哪些呢?如何增强生活的智慧和技巧,不再说谎呢?读完《心理故事慢“悦”读》(二年级)真是收获不浅。
9岁,三年级
要背的课文越来越长,我已经好久没有考过100分了。“我不能”“我不会”已经快成我的口头禅了,我该怎么办?
解答:很多老师说三年级是分水岭,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强,那些有耐心、习惯好的孩子会厚积薄发;而那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耐心的孩子,即使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非常好,也会面临掉队的危险。所以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呢?读完《心理故事慢“悦”读》(三年级)中《“我不能”先生的葬礼》后,我尝试着故事中的方法——用“我愿意”“我可以”“我立刻就去做”代替“我不能”“我不会”,行动起来,发现这个“三年级陷阱”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10岁,四年级
妈妈说我太胖了,必须减肥,要不然小升初的体育考试不达标就麻烦了。唉,不想锻炼身体,好烦!
解答:《心理故事慢“悦”读》(四年级)中有两则关于周总理的故事。周总理一生坚持锻炼身体。少年时代爱武术和晨跑、踢球;留学期间爱游泳、爬山。新中国成立后,他虽然公务繁忙,仍不忘锻炼身体。还巧妙地开展“乒乓外交”,推动了外交活动的开展。周总理真了不起,我得向他学习!
11岁,五年级
我即将升入六年级,小升初的压力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每天写完学校的作业,还要写补习班的作业,各种考试好痛苦……每天我都觉得身心疲惫。
解答:《心理故事慢“悦”读》(五年级)中说,有烦恼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说明你有思想,碰上问题会思考。书中还说,有些烦恼可以想办法解决;有些烦恼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做眼前最重要的事;有些烦恼可以作为前进的动力……就像《最难说的字》《声音和回声》和《心安草》。读懂了这些故事,解决现阶段的烦恼。我觉得我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12岁,六年级
班里有一位很谈得来的朋友,我们俩相处得很愉快,可因为我的好朋友是女生,最近几天班上的同学老是起哄、嘲笑,甚至“乱点鸳鸯谱”,你说,这可怎么办?
解答:其实我知道起哄的同学可能并无恶意,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恰恰透露出他们也想像我一样有一位谈得来的异性朋友。虽然不必太在意,但《心理故事慢“悦”读》(六年级)告诉我,还是要遵循异性交往的规则,比如,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注意谈吐,表情自然,把握分寸,保持适当的私人距离。
这下你知道了吧,我的宝贝就是《心理故事慢“悦”读》这套书,这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也是我遇到烦恼时会不自觉地翻看的书。
告别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涯,我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好的故事犹如明灯”,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弟弟妹妹能像我一样拥有《心理故事慢“悦”读》这个成长好伙伴!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供稿
作者 周青珠
编辑 杨阳
审核 田震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