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闻袜子被调侃!仙女的脚不会臭,但穷人的孩子不好做偶像了

近来,关于穷人家的孩子是否还能做偶像,以及经纪人喜欢选择“富二代”练习生等都话题接连引爆舆论。大概率上讲。家境殷实的艺人,在成功道路上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要少更容易成功。按照家庭状况区别对待,确实能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挑家境的选择偏见、”穷存在道德风险”,则意味着直接判定穷人的孩子不可以做偶像。

虽然这则内容引发了网络热议,许多人对此义愤填膺。但近日有关杨超越的一则新闻却再次挑动了大众的神经,也许真的穷人家的孩子当明星太难了。

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杨超越坐在床边,脱掉了袜子,然后下意识的把自己的袜子拿到鼻前闻了下,然后面无表情的称:“还好,不是很臭”。

这个行为立刻引发了网友热议。杨超越再次成为众嘲的对象,不少自媒体发文宣称她作为明星太不顾及形象。随后,杨超越在网络上回复,“其实我觉得我的脚可比有些人的嘴和脑子干净。仙女的脚不会臭谢谢”。

这则回复明星是对网络上诋毁她的言论的最好反击。对此,有网友留言表示支持杨超越,称很多人都有闻自己袜子的习惯,杨超越的表现很真实,一点毛病没有。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对于杨超越的形象质疑。此前她用手指掏牙齿,随地吐口水等,均遭到了网友的声讨和质疑。

但杨超越一直以“耿直”的形象示人,所以对于这些质疑全都强硬回应,算是将自己的个性和人设坚持到底。

作为“草根”,通过选秀成名,一夜爆红,有“村花”之称的杨超越完成了阶层跨越。在当下逐渐“精英”化的选秀节目中,实属难得,极难复制。

而也因为草根身份,杨超越一直被大众以“有色眼镜”看待,将“穷人”的刻板成见贴在了杨超越身上。其实,大众只是眼红她的成功而已。

首先,杨超越是目前以资本为主导的选秀和娱乐圈需要存在的标签。如果选秀完全沦为精英和富二代们的游戏,那么作为庞大的普通阶层的观众群体将无法对节目产生认同感。

为什么当年的李宇春和尚雯婕能火,因为他们带着草根气质的出生,以及造梦的可能,让她们的命运成为大众的心理投射。观众希望她们成功,就像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一样。阶层的流动性,成为明星的可能性,是娱乐圈广大群众粉丝的根基。

所以,选秀节目需要“杨超越”。另外,大众对于“杨超越”的刻板成见也是话题和流量的来源。自小在贫穷中长大的练习生,自带太多限制因素。他们抵御物欲能力太低,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另外,她们与“带资进组”的富二代选秀生们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炒热人设话题。所以,“杨超越”的存在就是为了与那些富二代练习生们形成对比,差异化就是最好的话题。

当下中国的娱乐行业,仍处于缺乏管控与平衡的野生状态。整个产业的畸形化两极化现状明显。头部资源垄断严重,新生力量难以为继。2018年通过《偶像练习生》正式出道的蔡徐坤,在今年的《青春有你2》中已经当上了导师。因为他作为新人有流量,没有流量的实力派渐渐边缘化。

难怪“老艺术家”宋丹丹在今年的一档综艺节目上说。过去都叫文艺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改叫娱乐圈了。宋丹丹“话中有话”,她指出了当前影视圈“娱乐至死”的恶劣生态。只图短期高回报,利益至上的节目大行其道。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新人,进入这个行业都是为了赚快钱,没有耐心培养明星,打造优质的节目。所以,出现了买不完的热搜,发不完的通稿,看不尽的营销。被庞大资本垄断的节目不再对观众负责,而是对投资方负责。艺术和价值观被抛于脑后,金钱高于一切。

最可怕的是,若你抛去偏见,一定能看到,像周震南、吴宣仪这样的富二代练习生们,不仅家境优渥,而且意志力惊人。周震南常说:“为了音乐,让我做什么都行。”

他们因为有财富基础,可以完全为了艺术梦想,抛弃金钱利益,这对于大多数普通或者底层练习生来说,简直想都不敢想。

所以,一边是颜值、才艺、阶层,高情商;另一边只具备颜值和才艺,但家境普通,求财若渴,谁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成明星,高下立判。虽然富二代们也可能成不了名,但就投资而言,他们风险更低,成本更可控,回报更多。

这就是以资本为最高利益的娱乐圈生态造成的畸形选拔。“杨超越”一定还会出现,但只是为了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以差异化呈现“富人”练习生们为前提的,所以“杨超越”不会太多,不是主流,但一定不会消亡。

只能感叹,曾经的香港娱乐圈,大多数天王天后都并非富人阶层,像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梅艳芳等都出生于底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在良好的培养机制,不错的娱乐圈生态下,一步步成为了巨星。但就连颜值和才华卓越的张国荣,从出道到成名,都花费了近十年时间。

而现在,一位明星的成长和出生,都打上了鲜明的“投机”和“速食”标签。疯狂营销,各种与节目不沾边的话题,起哄式的热闹一阵后,散了就散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可这样下去,再过几年,观众们还能看到什么呢? 一个又一个话题过去,人设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却泛不起任何涟漪,带不来任何回忆。像一颗石子被投入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

流量和资本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提高整个圈子的影响力;但如果仅仅用来炒作人设,强行提高曝光率,久而久之,观众都会审美疲劳,整个行业恐失去公信力。放下“有色眼镜”,让影视圈生态的多样性得到延续,既要有杨超越这样的“村花”,也有其他富裕阶层家的孩子们,提高明星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同时让流量自然聚集,观众凭借自己的爱好选择性观看和参与,如此下去,我们才能看到娱乐圈的茁壮成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