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换我来照顾你

贵州援鄂医疗队护士彭亭蓉(左)和武汉70岁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张红娟时隔一年再次见面。 长江日报记者胡胜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占思柳)3月11日晚上10时,70岁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张红娟捧着两大把鲜花,提着水果,急匆匆赶往贵州援鄂医疗队护士彭亭蓉入住的酒店:我一刻都等不了,我一定要见她!

敲开房门,两人紧紧拥抱。彭亭蓉拉着张红娟的手进房间坐下,“不是不告诉您我来,是怕您太激动了又会喘。”“不准哭啊,哭了就不好,我都跟您说了嘛,我明年还要来看樱花,还要来看您。” 彭亭蓉翻出去年告别时录的手机视频给张红娟看,屏幕里的她瘦到70斤,头发几乎掉光,正在低头哭泣。“您看您现在变样啦,精神好多了。”

2020年2月21日,彭亭蓉随医疗队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第一天接管的就是重症患者张红娟。当时,张红娟身上插了11处管子,正在高流量吸氧,生命体征微弱。“她年纪大,还有基础疾病。”彭亭蓉选择相信:好好护理,也许阿姨会好起来,“从恢复知觉,到拆管,做康复训练,情况一天天变好”。

“人(感觉)要死的时候,怎么会不发脾气呢?”张红娟说,成天躺在床上,有时会失去求生意志,什么也不吃,让干什么都不干。这个时候,彭亭蓉会像“哄小孩一样哄她”,最管用的是给她看两个孙子的照片,“你看孙孙这么可爱,你不好起来谁来照顾他们?”说这个,她就好好治疗了。为了在彭亭蓉走时能起来送别,张红娟努力试着下床走路,配合康复训练。

告别的那天,安慰完张阿姨,彭亭蓉躲到走廊大哭一场。“有感情了,从她生命垂危到她健康了,你就觉得你的付出有收获了,那一刻,百感交集。”分别后,每到过年过节,张红娟都会给彭亭蓉发消息问候。

这次回武汉,彭亭蓉提及自己想要二胎,但身体有小问题,做了两次宫腔镜手术都失败了。得知消息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当即提出帮忙,医院生殖医学专家为她详细检查后,安排微创手术治疗。看樱花突然改成了做手术,彭亭蓉定于12日入院。张红娟听说后,十分紧张:那我要照顾她!一定要以身体为重,虽然是小手术,也不要急着下床。

12日一大早,张红娟把两个孙子送去上学后,赶紧跑去买菜,开始煨排骨藕汤。想到开刀后不能吃饭,她又买了黑米、薏米、小玉米、红米,煮了一锅粥。接着心急火燎炒了3个菜,装进保温盒送去医院。在手术室门口坐了很久,没等到彭亭蓉出来,她不得不先离开,去接孙子放学。

“感觉心里还是放不下,我还没有做到、没有做好。我想对她说感恩,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心里想到的,但是我说不出来。”张红娟托长江日报记者带话:明年,让他们全家人都来武汉玩,好不好?

走出手术室的彭亭蓉喝到了张阿姨送来的排骨藕汤,粥和菜还都是热的,她一张张地拍了照,和妈妈一起吃得干干净净。她告诉记者:如果这次能等来孩子,我要给孩子取名“汉生”。

来源:长江日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