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五:基辅撤退与布恰事件

橡树原创《俄乌战争综述》系列



俄军从基辅战场撤退示意图。


乌军缴获的俄军在撤退时遗弃的武装直升机。


2022年4月4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9天。


文前,就俄乌第五次谈判进行情况,综合、归纳新闻,可知乌克兰方面对和谈思想有了新的主张:


其一,乌克兰可以放弃加入北约,承诺放弃核武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变成一个“中立国”。但是,乌克兰按照北约的集体安全原则,需要美、土、英、法、德等五国提供安全保障。


其二,俄军退至俄乌战争爆发前位置。


其三,俄军退出顿巴斯地区,乌政府与顿巴斯地区武装谈判、恢复乌政府与地方武装对地区的管理及主权问题,推动顿巴斯地区的高度自治。


其四,重新定义克里米亚的主权。


其五,俄国支付一定战争赔偿,承担乌克兰部分战后重建。


显然,媒体热议的乌克兰这个谈判主张,有着太多刺激俄国政治的内容,必然与俄方的谈判主张背道而驰。短期之内,俄乌谈判极难取得成效。


不过,如是乌克兰这些主张属实,是否又可以借以参考俄乌战争的真实走向呢?


言归正传。


今天继续从俄军自基辅撤军开始说起。


至三月以来,俄军以V集群为主要方向,自西北、西方,分路进逼基辅。


几乎同步,俄军在持续发起攻势却没有赢得边境重镇切尔尼戈夫、苏梅的战事胜利的情况下,为配合俄军V集群钳击基辅,还是抽掉兵力组建O集群,分路绕过切尔尼戈夫、苏梅等地,逼近基辅,并且对基辅基本形成了阵型疏松的东、西包围态势。


2月24日,俄军以“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为目的,高调、强势、突然发起俄乌战争。


可惜,俄军战略宏大,军队庞大,实际常规战力却非常有限。


在最初闪击攻势全面受挫以后,俄乌战争转入持久战。


这时,俄军对乌克兰全境动手,陆海空并进,虽然声称夺得制空权,攻势却屡遭乌军战术反击,损失惨重,进展迟缓。


反之,乌军得到北约及欧美多国的强大军火支援,甚至北约及美军、英军等可能事实上已经在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介入俄乌战争,如此复杂态势,致使俄国在以“混合战争”为主体的抽象战场,在电磁战、智能战、信息战、网络战构建的虚拟战场,均遭压制,全局被动。


为此,俄国方面为逆转战场被动态势,同时受限本身兵力紧张,即在军事上作出重大战略调整:


俄国外交高调重申俄乌战争并非灭国大战。


同时,俄军将全面进攻作战转向为重点进攻基辅和马里乌波尔。


俄军占领马里乌波尔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即打通本土与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地区的连接,完全控制乌东地区及亚速海沿海地区。


实现这一战略,即意味俄军发起俄乌战争有了可以拿回国陈列、展览和宣传的现实的战果。


然而,战争为政治的极端表达方式。


除非消灭、歼灭,否则,任何军队都不可能以战争手段去结束战争。


乌军缴获的俄军O军群在切尔尼戈夫外围撤退遗弃的运输油料卡车。


为此,俄军在战略上就必须要同步对基辅保持足够力度的直接的压迫、威胁。只能如此,俄军才可能在攻占马里乌波尔得手以后,借助战争和谈判的两手,以政治的力量推动战争转向停火和实现俄乌战争的政治目的。


否则,俄军就算在南方战场横扫千军,一口气吞灭东部乌军主力兵团,占领顿巴斯地区及黑海、亚速海沿岸地区,甚至夺得尼古拉耶夫、敖德萨等地区,控制黑海沿岸地区,真的将乌克兰彻底变成一个内陆农业国……


请相信,只要战争没有终止,任何一方的胜利都仅是暂时的态势。


只要俄军无法直接、有效威胁基辅,只要乌军还能够源源不断得到外援,乌克兰对俄战争状态就会延续下去。


这时,俄军在战争状态下既无法消灭乌克兰,又始终无法将南线的战役胜利化作真正的战果,必然陷入非常危险的战略态势。


真要如此,俄国既要面临欧美国家发起的漫长的经济制裁,又要面对欧美国家源源不断援助、输血乌克兰的不妥协的战争,未来麻烦将是无边无际。


这绝非俄国需要的结果。


因此,俄军转向围攻马里乌波尔的同时,必须将俄乌战争的核心战场维持在基辅战场。


就战略价值而言,这是俄军在俄乌战争的首重战场,而非之一。


然而,以俄军在电磁战、信息战、智能战和网络战遭到对方全面压制的态势,无法以导弹和战机对基辅实施有效打击;地面部队兵力紧张也无法围攻基辅。是以,俄军唯有选择以有限兵力形成阵型疏松的围城态势,希望以廉价火炮进行远火袭击、威胁基辅,从而实现以打促谈的战略目的。


(这个情况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有详细说明)


俄军背靠本国能源和重工的根本,利用己方兵力、火力的体量和数量的优势,以廉价火炮的远程火力直接威胁基辅,无疑是俄军的唯一可选方案。


为此,俄军缜密布局,不惜血本,沿途修建通讯、交通设施和工事,摆出了持久战、消耗战的架势。


然而,俄军在4月1日前后,忽然从基辅撤军了。


同时,俄军对马里乌波尔发起的势在必得攻势似乎也陷入停滞态势。


目前,关于俄军从基辅及北线战场全面撤军的传闻极多,包括却不限于有俄国战略变动、俄军后勤补充困难、俄军被电磁及信息压制、俄军受到切尔诺贝利地区“核污染”威胁,以及撤退止损说等等。


其中,挺乌军的朋友们普遍采信为乌军战术反击击溃俄军。


或者,挺俄军的朋友们普遍采信是俄军为承诺俄乌第五次谈判约定,主动从基辅和切尔尼戈夫地区撤退。


事实上,乌军得到北约及美军在信息战、电磁战、网络战和智能战的全面助战,得到北约及欧美国家援助先进武器装备,但是,乌军存在的缺乏远火打击武器;缺乏规模化机动部队;缺乏战机等重型武器等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本质还是属于轻装军队。


正在切尔尼戈夫外围向北方撤退的俄军。


因此,战争爆发以来,乌军在基辅外围在对俄军的攻击中,往往还是以侧击、尾击模式,重点打击俄军后勤补给,滞缓俄军推进。


显然,在北约及欧美多国没有规模化升级军援之前,乌军不具备战役逼退和歼灭基辅地区的俄军重兵集群的战力。


此后,俄军全面撤退,乌军并没有发起追击,事实上也证明了俄军从基辅撤退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被乌军击败。


至于俄军“为了和谈”选择从基辅干净彻底的撤退,则完全为无视俄方战略及俄乌战争态势的一厢情愿。


总之,俄军在基辅的西东两翼V军群、O军群在两天之间,即干净彻底退往白俄罗斯、俄国等地,实属俄乌战争非常诡异的战争现象。


俄军从基辅撤退,损失无数装备、设备和物资,全弃前功,既让人们旁观不解,同时,这样的撤退,仓促、凌乱,必定沉重打击俄军作战部队士气。


同时,在没有取得战场优势情况下,俄军放弃了基辅战场,既意味着俄军投入乌克兰的兵力已经不具备单向压制乌克兰的常规战力,同时也意味着俄国基本失去了微弱的谈判优势。


俄乌战争开始以来,俄军已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难战局。


现在,以前的俄乌战争已经成为过去,而未来的俄乌战争,俄国必须面对两个战争现实:


其一,乌克兰人的抵抗决心。


其二,北约及美国、英国牵头发起的对乌克兰抗战的全方位支援。


这也是乌克兰能够坚持战争的根本。


也就在俄军全面撤退基辅地区期间,美国再次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就此,美国在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提供23亿美元的军援。而且,最新的军援项目包括了激光制导火箭系统、无人机、战术通信系统、装甲车等。


北约及欧美多国提供的这些军援源源不断输入乌克兰,即可快速在乌克兰西部利沃夫等地编组部队,也可快速运送基辅,有效补充作战损耗,高效恢复战力和形成新的战力。


反之,从基辅撤退的俄军,经过近月作战和仓促撤退,伤亡及损失大量装备和物资,如无长期休整、补充装备、提振士气,可能无法投入战场。


因此,俄军从基辅撤军对于俄乌战争全局的影响,可能绝非简单的在乌东地区集中兵力,形成优势那么简单。


虽然很多欧美军事网站认为,俄军如果从基辅撤退,集中兵力部署南方战场及顿巴斯地区,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的军事胜利,那么,俄军可能会夺回俄乌战争的主动。


同时,俄军可以在被占领区维持基本战线,在当地扶持成立“第二政权”,从而以战养战,靠持久战、消耗战逼迫乌克兰和谈。


不过,上述推断都建立在俄军必须要快速在南方战场及顿巴斯地区取得军事优势的前提上。但是,这恰恰是俄军在兵力紧张,战损极大,士气欠佳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办到的事情。


因此,俄军除却维持马里乌波尔攻势,并且在取得战果之前,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南线和顿巴斯开辟新的攻势战场。


很有可能,随着俄乌两军此消彼长,以及俄乌双方都向顿巴斯地区投入兵力,后期俄乌战争在乌东战区可能形成真正的相持、胶着和消耗战争状态。


布恰事件发生位置。


4月4日,根据新华社北京消息:


在俄军完全从基辅撤退以后,乌克兰发布视频,指认俄军在基辅附近位于伊尔平的西方的布恰镇杀害平民。


这条消息被俄外交部、国防部的否认,但也迅速传开,随着路透社、法新社、CNN等国际媒体跟进披露,事件引起欧洲多国震惊。


其中,英、法、德、意等国政府官员纷纷表态将加大军援乌克兰和更严厉制裁俄国。


显然,就性质而言,这个事件如是属实,即为践踏人道底线的惨剧。


我认为,随着俄乌战争的全面信息化,网络化,俄乌战争已经成为空前透明的一场具有网络社交平台内容的全新战争。因此,俄乌战争的态势、进程已经不如传统战争态势、进程那样复杂和神秘莫测。随着网络与社交平台展开、点击,所有相关交战双方军队、战况、事件等等,往往可能已经放置网络,在第一时间为大众知悉。


因此,发生在布恰镇的事件与真相究竟如何,绝不可能被那一方捂在纸里。


孰真?


孰假?


结果出来,这都必将是千夫唾骂的对象。


相信在2022年代,国际社会必然会予以充分重视和调查,最终给出一个清楚的结果。


但是,这将是战后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俄乌战争战事炽烈态势下,这一事件必然予以了乌克兰方面在谈判与战争选项上的极大主动。


虽然有媒体披露俄国意图在5月9日终止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如此综合俄国目前的相关俄乌战争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视角看来,从俄乌第五次谈判以来的最近数日,战争态势快速发生着太多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使得俄国方面对于俄乌战争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定义趋向完全失控。


至少,从目前态势观察,俄国正在失去了单方面决定战争走向和休止的能力。


因此,俄国想要在5月9日“胜利日”终止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可能确难实现……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转发、支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