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五羊传说”的故事由来渊源
五羊传说是一个关于古代广州城的神话传说,是广州市别名五羊城、羊城、穗城、市内若干地名与许多本土品牌名称的来源。唐诗中已经开始使用五羊称呼广州城,而传说故事则可以追溯到晋代的记载,有数个略有差异的版本,明代以后基本定型。现今“五羊”、“羊城”已经成为了广州市的代称。一般认为五羊传说表现了中原先民拓殖岭南的历史。2007年,五羊传说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传古时的广州因连年旱灾,五谷歉收,人们生活困难。有一天,忽然仙乐悠扬,南海天空飘来五朵彩云,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各骑不同毛色的仙羊,手执一茎六出的稻穗,腾云驾雾降临楚庭。仙人们把稻穗赠给这里的人们;又把五只仙羊留下来,然后腾云离去。人们把稻穗撒向大地,从此广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山坡上。

有关五羊传说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晋代裴渊的《广州记》(一说晋代顾微,两人著作均已亡佚,但他书多有征引)。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成书的《太平御览》中引用《广州记》中的描述:“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茎于楚庭,于是图其像。广州则楚分野,故因图像其瑞焉。”同时还引述唐人《郡国志》:“广州,吴孙皓时以滕脩为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谷来,迎而去。今州厅事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984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引用唐代《续南越志》云:“旧说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需要注意的是最早晋代的版本中并没有仙人的形象,而在其后的版本中开始出现,并取代五羊成为传说中的主体形象。这与南北朝道教开始兴盛有关联。
唐代以后,“五羊”、“羊城”逐渐成为古时广州城的代称,可见传说在当时的影响。据唐代传奇故事中描述,唐代广州城隍庙已经祭祀五羊。最早可能在南汉时期已经在传说中五仙降临之地筑有五仙观,祭祀五仙。北宋政和三年经略使张励在一次重修五仙观时所撰的《广州重修五仙祠记》中完整地记载了五羊传说,并说明五仙观是广州人为了供奉五仙而在其降临之地修建的。《重修五仙祠记》中引用《南越岭表游记》和《图经》的记载,故事版本更加详细:“初,有五仙人,皆手持谷穗,一茎六岀,乘羊而至。仙人之服与羊各异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以去,羊留化为石。广人因即其地为祠祠之”。
五仙临广州的传说发生于何时,各个版本所述不同。《太平御览》中认为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楚国时期和三国时吴国滕脩上任广州时。《重修五仙祠记》中则记载有三个版本:汉赵佗时,吴国滕脩时以及晋郭璞迁城时。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则认为是周夷王时期发生的。其中的《五羊石》一则中写到: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予诸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这个版本和现代流传的版本已经比较相似,具备了所有的要素。

二十世纪后,人们开始对五羊传说进行神话学的研究。历史学者岑仲勉在1948年提出,五羊传说和神话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当时羊为中原西北的畜牧动物,意味着“仙人”从北方来,手持的六出谷穗代表着产量高的粳稻。因此五羊传说的历史原型是西周末年的姬族人不堪楚人压迫,而沿着湘水流域南迁至岭南,同时携带家畜(羊)和农作物(穗),传播于南方。这也是粤人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踏入文明的第一步故事的浓缩和神化。
现代的研究认为五羊传说可能包括多种史实。其一是楚人把高产的水稻谷种传入岭南。楚国王室祖先的族姓是芈,意义同“咩”,是羊叫的象声词。其二是西周后期楚国境内汉阳一带的姬姓部族由于受到楚人的压迫,带着羊群和谷种迁移到岭南,将种植水稻的技术传播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三是依据《广州记》中“高固为楚威王相时”一句,认为战国时期的高固之部族带着稻谷种籽迁移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高固为齐文公之后,姜姓,而姜从女羊声,因此以羊象征。
也有学者认为“羊”其实是楚文中“犬”的意思,因此五羊的传说其实是自壮侗民族和南越民族中共有的“犬取稻种”农业神话故事而来。源自岭南的神话故事流入楚地以后,被中原文人搜集改编后再次传入岭南。

提到五羊的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如黄滔的《寄南海黄尚书》。诗中首句:“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余。”即用“五羊城”来指代广州番禺。
《太平广记》中记载唐代传奇《崔炜》中有提到广州的城隍庙祭祀五羊,并提到骑白羊的“羊城使者”。宋朝诗词文学中也反映出这个传说与“五羊”别称的使用。比如宋人郭祥正著有《五仙谣》:“番禺五仙人,骑羊各一色;手持六秬穗,翱翔绕城壁;翩然去乘云,诸羊化为石……”,重叙了五羊的传说。
唐宋诗中以五羊为典故的还有很多,如唐代高适的“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殷尧藩的“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李群玉的“五仙骑五羊,何代降兹乡”,皮日休的“五羊城在蜃楼边,墨绶垂腰正少年”;宋代白玉蟾的“何处人间得五羊,海城鼓角咽昏黄”,杨万里的“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我入五羊城,遂与山水辞”、“曲江近北差迟暑,不道江山胜五羊”,曾丰的“五羊一住阅三冬,谙尽人情与土风”等等。
清代苏长春画有《五羊仙迹图》,以六人全像构图,六人手持谷穗,左二右四,前方二人背对,后方四人正对,画上方有作者自题:五羊仙骑羊,蝗神骑驴,分野之下,能修德政,则蝗神逐蝗于神,种种兆年丰,九谷遍阡陌,故附祀之。
在广州很多年没见过呢
就在越秀公园呢
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