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珍稀物种,首现超大城市中心区



日前,福田区生态环境部门发布

生物多样性调查最新成果

近期在笔架山公园发现8株野生植物水蕨



该水蕨种群为我国首次在超大城市人口密集中心区发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原生野生种群,极为稀缺,具有重要的生物保护、科研与科普价值。目前福田区生态环境部门联手多个部门在该水蕨种群原生地带开展保护濒危野生植物工作,助力种群繁殖壮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视频加载中...



此次调查发现的8株水蕨(包括成体与小苗)隶属于水蕨属、水蕨科,为原生野生种群。该水蕨群种沿小型溪流分布,生长于水边,种群健康且具有繁殖力。水蕨在1999年我国第一批和2021年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VU)物种。水蕨对生存环境十分敏感,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器”。此次水蕨种群在笔架山公园内小种群生长,显示其所在福田中心城区环境友好性指标位居国内中心城区前列。



福田区生态环境部门组织规自、城管等部门专家进行实地勘验评估,发现该水蕨种群未来生长环境面临多重考验。主要包括外来植物南美蟛蜞菊、薇甘菊等侵袭,市政工程硬底化施工对外围地貌影响,还有公园人流的潜在影响。


对此,该部门计划探索多策并用

密织生态环境“保护网”

为珍稀濒危物种营造安全可靠的

野生植物栖息地和环境友好的外围生态链



就地设立保护点,打造暗夜保护区,沿公园溪流对水蕨生长地进行包围保护,设置安全防护牌、篱笆栅栏等保护措施。在笔架山设置水蕨宣传牌,开展水蕨生物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守护水蕨生物遗传资源。


改善整体湿地环境,控制光污染,吸引萤火虫等昆虫回归,在中心城区营造荧光点点、繁花静谧的自然生境。推动生态廊道建设,有机串联北部梅林水库仙湖苏铁保护小区、中部水蕨保护点与南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打造适合水蕨生长的生态“翡翠项链”,形成通山达海、山海交融的生态格局。


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对水蕨周边南美蟛蜞菊、薇甘菊等外来入侵物种植被进行全面查询管控,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清除。建立长效机制,将薇甘菊等外来物种的防治列为笔架山公园管理处重点工作,尽快构建适宜水蕨生长的整体植物群落生境。


将水蕨基因纳入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范畴,实施水蕨物种保育工程。采取人工抚育等多种措施,力争2-3年内抚育100-200株水蕨小苗,形成较大规模、可持续自然繁衍的野生水蕨种群。开展水蕨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性状评价和分子水平的基因型鉴定等基础研究工作,提高我市相关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水平。


- END -

信息来源 | 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通讯员:徐裕明 黄继业)、深圳发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