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剧场大幕今晚开启!《春逝》《对称性破缺》领衔开幕演出季

新民晚报讯(记者 吴翔)今晚起,经过全新改造的YOUNG剧场就将正式与公众见面。由话剧九人出品的原创话剧《春逝》及最新力作《对称性破缺》将先后在此迎来上海首演与全国首演,同时也为剧场开幕演出季“氧”拉开序幕。

  话剧九人是一支由北大校友创立、拥有高口碑和丰富创造力的青年戏剧团队,成立于2012年。《春逝》与《对称性破缺》延续九人一贯充满文学趣味的文本风格,与充满知识分子风骨的古今呼应。其中,《春逝》首演于2020年,故事取材自一段真实的历史,剧中的“物理双姝”瞿健雄和顾静薇,以及物理所所长丁奚林,其创作灵感都源于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有“中国的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顾静徽,著名爱国物理学家、戏剧家丁西林。《春逝》以温柔轻巧的方式讲述了物理双姝的相逢、相知、相惜。她们不惧旧时代的性别偏见,在鲜有同行者的岁月里互为炬火,彼此传递坚实的勇气和信念。该剧编剧、导演朱虹璇表示:“我希望观众能够知道历史上曾有过吴健雄和顾静徽这两个人的存在,这是两位有力量和有建树的女性,为一个更好的世界做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该剧迄今已在全国各地巡演多轮,此次上海首演更创下开票不到4分钟便宣告售罄的“票房神话”。

  即将首度揭开神秘面纱的话剧《对称性破缺》,题材上更像《春逝》的姐妹篇。剧中三位物理学家叶启荪、吴大有、瞿健雄,以单薄之力投身时代洪流之中,他们的人生故事与中国百年科学史交相呼应:有人开宗立派,寻找“中国人究竟适不适合研究自然科学”的答案;有人生死南下,经历了兵荒马乱也朝气蓬勃的学术时代;也有人创造了科学的突破,试图击碎世人传统的眼光。在这些角色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学家,以不同的姿态与精神,在真理探索的路上前行。

  话剧九人《春逝》《对称性破缺》在YOUNG剧场的上演,也标志着剧场开幕演出季全新单元“开箱!YOUNG世代”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单元旨在打造全球高校表演艺术展演平台与实践基地,除却《春逝》《对称性破缺》外,北京电影学院原创大戏《向阳里8号楼》,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邬达克》,南京大学致敬鲁迅《故乡》发表100周年的同名剧作《故乡》等,将陆续登陆YOUNG剧场的舞台。以“开箱!YOUNG世代”单元为契机,YOUNG剧场也面向全国高校发出邀约,期待更多富有年轻力、探索性的高校优秀作品和艺术人才能来到剧场,与剧场携手打造全球高校表演艺术展演平台与实践基地。

举报
评论 0

    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 9 条更新

    美国加州50多只鸟空中突然爆炸 死亡原因仍在调查中
    演员朱媛媛因病去世 梁冠华:不敢相信!不能相信!不愿相信!
    减持!中国跌至美国国债第三大债主
    视频丨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工作人员遭枪杀 事发地靠近FBI办事处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中国车企为何要造自己的船?
    3小时前

    美国若插手台湾问题,怎么办?历史早已给答案:美国只有两个选择。别看美国经常变着法子支持台湾,其实总结起来,老美插手台湾问题只有两个选择,但每一种选择的结果,都是老美无法接受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秋,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对台价值约5亿美元的军售案,其中包括最新一代的战场管理系统与高机动性火箭炮。这条消息公布后不久,东亚局势骤然紧张。 中国外交部当即表态,严厉谴责美国再次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承诺,指责其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势力。解放军随即宣布在台湾海峡展开大规模实战化演训,舰机越“中线”成为新常态,美军第七舰队也迅速调动,航母编队进入西太平洋。 这是一次不具名的军事危机,但它极为真实。尽管没有发生交火,但比任何一次近年台海演训更接近战争的边缘。表面上看,这只是美国对台军售的延续,但在当前中美关系格局下,其象征意义远大于技术内容。它传递出美国仍未放弃利用台湾牵制中国的企图,也再次印证了一个现实:面对台湾问题,美国始终在两条道路之间反复试探,但这两条路的尽头,可能都是冲突。 美国对台政策本质上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扶持台独势力,试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要么承认并尊重“一个中国”,在口头上维持现状的幌子下,停止对台支持与干预。看似有策略空间,实则选择余地极窄。 支持台独意味着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对中国而言,台湾问题是国家统一与主权的底线,不容谈判,不容妥协。而一旦台独势力得势,或美国放纵其冒进,北京就势必被迫以武力方式维护国家统一。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不做”的命题。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支持并不会保护台湾,反而会将台湾推入战争的火坑。 历史已经提供了无数次教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以“防止共产主义扩张”为名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开启了长期插手台海的进程。虽然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方承诺“承认一个中国”,但至今仍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政要访问等方式变相支持台独。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维持了一种表面和平的“现状”,却也积蓄着巨大的战略风险。 过去中国因军事实力有限,即使面对挑衅也多选择克制。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国防力量已今非昔比。解放军拥有完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两艘航母、歼-20隐身战机和数量庞大的远程火箭部队。尤其是在台海方向,解放军已具备在短时间内完成夺岛作战的能力,并能够在高强度对抗中对抗美军干预。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曾多次模拟“台海冲突”场景,其结论几乎一致:即便美日全力介入,仍无法阻止大陆武统成功,而战争代价将极其惨重。战区通信、后勤补给、指挥调度和民众承受能力,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对于美国这样一个远距离作战的国家来说,在中国“家门口”展开一场高强度战争,将消耗巨大的资源与政治资本,甚至有可能拖垮自身体系。 可即便如此,若美国仍选择持续支持台独,那么冲突将不可避免。无论是通过政治承认、军售支持、外交访问等方式,台独势力只要获得美方某种形式的“安全感”,就可能越界试探,而中国的回应将不再是警告,而是实际行动。 而若美国选择“维持现状”,暂不公开支持台独,看似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方案,但实质上只是将矛盾延后。因为所谓“现状”,本质上是中美之间的战略模糊,是一种平衡术,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建立在彼此都保持克制的基础上。一旦台湾岛内出现重大变动,比如修宪、宣布“国家正常化”,哪怕美方表面中立,北京也不会坐视不理。 未来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走向,已不再只是博弈和较量,而是在选择一种风险可控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中国角度看,国家统一的时间窗口正在临近;从美国角度看,维持霸权与遏制对手,是战略惯性。但两者终究不可兼得。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