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姗姗”只是个马前卒,背后的公司屡次违规,却成了多地中标王

#头条创作挑战赛#

01

这两天,全网都在找一个叫“张姗姗”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本领通天大,就是疫情中行走的福尔摩斯。

用一句毫不夸张的话来说,就是:

她在哪里注册了公司,哪里就会爆发疫情。

那她到底是谁呢?

她就是这次兰州核酸检测阴阳事件中,涉事公司兰州华曦的监事。

据兰州卫健委11月25日的通报里说,24日当地转运阳性感染者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人健康码里显示的核酸结果为阴性。

这就让人很诧异了。

如果这个人是阴性,那为什么当地收到的核酸报告却是阳性?

如果这个人是阳性,那为什么健康码上的核酸报告又是阴性?

结果,当地马上对这次事情进行了调查,这里不得不说兰州对阳性人员的复核是非常负责任的。

结果一查,发现这批负责核酸检测的第三方机构是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在输入信息的时候,将阳性人员信息误录成了阴性人员信息,上传至了工作系统,导致个别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为阴性。

虽然这是一次乌龙事件,好在官方得到的核酸报告是准确的,不然把阴性的人拉去当阳性隔离,这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然,兰州卫健委也当即表示,将对此事进行严肃处理。

可就在核子华曦公司认为,这件事就像以前一样,罚点款就能过去时,这件事居然向着一个他们无法掌控的方向驶去……

早就听闻核酸造假,一直没能施展拳脚的网友们,终于逮住了机会,好奇地去扒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

结果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

兰州核子华曦,今年8月才刚刚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实缴0元,就是个空壳公司。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前面说的张姗姗,不但是这家公司的监事,她还与与全国35家核酸检测公司有关联。

诡异的是,其中有8家都是10月份才成立的。

更诡异的是,9月合肥核子华曦成立,10月份合肥就发生了疫情;10月太原核子华曦成立,11月山西就爆发了疫情。

如果非要说这是一种巧合,未免太难能服众了吧?

02

但张姗姗只是这些公司的监事。

开过公司的人都知道,监事只是一个闲职。表面上是负责监督公司有没有违法、要求公司报告业务情况的,背地里就是一个按照程序拿来充数的人。

所以,张姗姗是谁并不重要,她就是这家公司的马前卒。

但从张姗姗这条线继续往下扒,一个叫张核子的人就跃然纸上。

随便用软件一查就知道,全国和张姗姗相关联的核酸检测机构,包括这次暴雷的兰州华曦,背后都有一个母公司,那就是深圳核子基因公司。

而这个公司最大的股东,也就是实际控股人就是张核子。

张核子可比张姗姗厉害多了,他目前在全国拥有的检测类公司,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总共有62家。

如果不是这次兰州的事情被推上了热搜,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觉得开一家核酸检测公司,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毕竟如今的疫情检测工作,总量大、时间紧,每天都能在新闻中看到累倒在检测一线的工作人员。

可张核子却把这件事,看成了一本赚大钱的生意。

他从小就很优秀,读书成绩很好,考大学的时候一下就考入了中国医科大学,本硕连读,成了中国第一批DNA鉴定研究生。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所以他一毕业就根本不愁找工作,直接被深圳公安局相中,以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到了公安局工作。

后来,还参与筹办了中国最早的DNA鉴定中心。

可张核子的意愿并不在此,就在鉴定中心成立后,他就从公安局离职了,转入了装修行业。并且在这行里,还干得不错。

10多年的时间,不但让他赚了第一桶金,还拓宽了他的眼界和胆识。

2012年,“基因检测”在中国刚刚兴起,张核子就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

他马上重操旧业,招募了很多和他一样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创办了深圳核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就是“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还有个响亮的口号:

预测你身边这个连妈妈都不会叫的孩子,以后是不是会早恋,是否具备舞蹈家或画家的潜质。

虽然这项技术,一经推出争议很大,但还是有很多家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其买单。

但这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得,要知道在2020年时,天赋基因检测的单项费用就超过了3600元。

奈何很多家长想提前知道孩子的“天赋”所在,早期进行专注和培养,所以为此买单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有了这门赚钱生意的张核子,为了把这项生意推广到全国,开起了加盟模式。

这也为如今他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加盟模式一经推出后,核子科技的扩张势如破竹。截至2018年,张核子在全国就拥有了29家实验室,还开了500间“基因小屋”。

当年,他曾在接受朱迅的访谈时,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想把“基因小屋”开到10000家。

只是后来,这个宏远被另一门生意实现了。

03

就在张核子豪言壮语的第二年,中国开始爆发新冠疫情。随着疫情的扩散,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核酸检测。

即然是核酸检测,就需要专业的核子基因公司进行检测。所以在2020年,这类公司有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机会。

其中,再次看到商机的张核子,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绝好的致富机会?

他马上让公司开展了一个新副业,就是核酸检测。

原本他做“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时,加盟商就遍布各地,如今立刻转做副业,完全就是游刃有余,相得益彰。

可副业还没搞多久,2020年4月14日,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就因未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于专用包装物内被济南市卫健委警告、罚款;

2021年1月17日,更是收到了河北邢台市卫健委的一纸通报:

隆尧县因第二轮核酸检测忙不过来,委托济南华曦医学检验公司承担核酸检测。

可该公司收集点负责人翟某某,在样本未检测完、未知已完成检测数量和结果的情况下,谎报送检样本全部为阴性,1月16日又报告发现有阳性样本。

让隆尧县再次启动全员核酸,并对翟某某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涉事的济南华曦被暂停营业。

当时《南方周末》,还对这家公司有过报道。

据记者推算,仅在2020年半年内,张核子的公司在核酸检测这项副业上,营业额就达到了4.5亿元,逾100位合作代理商获得超百万利润。

而在没做核酸业务之前,他们的年营业额也就4亿左右。

只是那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次偶然事件,并没有在网上引起过大的舆论。

接着,2022年8月,核子基因相关的另一家公司长沙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因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被长沙市卫健委处罚2万元。

可接连发生几次“事故”后,并没有让核子华曦停下继续中标的脚步。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仅在2022年,核子基因旗下公司共中标了5大项目,为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政府部门以及部分酒店进行核酸检测服务。

而这一点,也确实让人纳闷。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许浩曾说:

各地政府在向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购买服务时需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严格遵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等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其中一条就是:

中标的公司在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特别是曾多次受过行政处罚的公司,一般连投标资格都没有。

可核子基因就不一样,不但有资格投标,还基本上十投十中。

04

不说远了,就说近的。

从去年8月到今年9月,济南华曦就四次中标山东大学的核酸检测项目。

在兰州事件爆发之前,他们在9月就中标了深圳机场核酸检测服务项目,负责提供工作人员核酸检测服务及延伸服务。

讽刺的是,核子基因还曾受过深圳卫健委的处罚。

可除了机场检测项目外,直到上个星期,核子基因旗下的检验实验室还承担了市内多个街道的核酸检测工作。

虽然网上曾一度传出张核子的背景不简单,好在很快就被一一否认了。

但这背后的利益勾结,用脚底板想一想,都知道比网传的张核子背景更不简单。

也不知道这样一家屡次被罚的核酸检测公司,到底是被谁下了一道又一道免死金牌,不但没有被拉入黑名单,还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前不久,张核子的老婆巴颖,也是核子基因的股东,还在一张宣传图上,豪言壮语地说:

全集团已经承担了4亿人的检测,目前排名是全球第三位。

看看,真是富得流油。

好在这次兰州事件,不仅拔出了萝卜还带出了泥。

除了核子基因外,河南许昌的郑州金域临床检验、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赛斯基因科技、安徽合肥的诺为尔医学、上海中科润达、北京朴石医学、北京金准医学、石家庄和合医学、昆明环济医学等。

仅仅2022年,就至少有7地10家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侦查或通报处罚。

所以,核酸造假的机构绝不仅核子基因一家,而是无孔不入,背后是一个你根本无法想象的黑色产业链。其规模达到了每年1.45万亿。

真是让人细思极恐,更防不甚防。

从最近十家核酸检测上市公司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来看,总营收为485亿元,净利润就高达163亿元。

不得不说,在这个国内很多行业都停滞的情况下,核酸检测不失为一门只赚不赔的生意。

可原本是一件造福百姓、缓解国家检测资源紧张的事,在生意人的处心积虑中,却变成了一个巨额的黑色产业链。

国家每年补贴这么多钱为老百姓做的核酸,即然就进了这些人的口袋。

如果不是兰州事件,还有大把核酸公司争着想上市。

好在沪深交易所最近也发现了问题,声明将对涉核酸检测企业的IPO申请从严审核,尤其关注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要知道申请的企业,一旦上市失败,将会付出极大的财务成本。

好在,这次国家出手了,相信陆续会有不少不合规、不合法的核酸检测机构被严查,甚至会取消检测资格。

但我们也急需相关部门,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这样的核酸机构还能生存?背后到底有谁在操控?

因为这背后不仅关乎人民的健康,更关乎人民的信任。

我更相信,张核子和他的公司只是这个黑色产业链上的冰山一角,这背后那双无形的大手,更需要从严从快的让他见见刺眼的太阳。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