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为何不愿做汉元帝妃子,执意要去塞外和亲,其中有何隐情?

“昭君出塞”竟然因为王昭君一直没有得到汉元帝刘奭的宠幸。迫不得已才选择出塞的,而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贬褒不一。今天来说说,这个位居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传奇一生!

昭君入宫,命犯小人

王昭君出生于西汉南郡的一个普通平民,也就是今湖北宜昌附近,一个叫秭归的地方,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她本名王嫱,字昭君。王昭君一生下就是美人胚子,而且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据说,她每次出门都会引起很多公子哥起哄,原来那这些心仪她的公子哥全都跑出来表达对她的爱意,但是王昭君对于这些公子哥,一个都看不上,她的心早已飞天上了,因为是老来得女,父亲王襄从小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在父亲王襄的眼里能配得上他女儿的,也只有当今天子。

父亲王襄更舍不得她干活儿,她除了跟着母亲娴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王昭君执意要进宫,父亲拦也拦不住,也许凭着女儿的容貌、气质和才学说不定能在后宫闯出一片天地呢。

公元前38年,汉元帝下诏海选美貌女子入宫,16岁的王昭君被选入掖庭,成为一名宫女,就相当于入围,如果有机会被皇帝宠幸,封个妃嫔,就相当于有机会晋升,如果能当上皇后,那后半辈子就高枕无忧了。

果不其然,王昭君一亮相,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其他宫女和太监看到她,都齐刷刷行注目礼,这模样,这谈吐,这身段,皇上看见了,不可能不被迷死吧?

还有人偷偷过来告诉王昭君,当今的皇后跟你的名字只差一字,叫王政君,不过她跟你比起来,哪都一般,说不定皇上见了你之后,皇后就不叫王政君,而改叫王昭君了呢!

听到这些议论,王昭君不以为然,只是晚上一个人回到房间,看着镜子里楚楚动人的自己,无意间露出羞愧的笑容,似乎美好的前程就在前方,可王昭君万万没想到是,接下来五年时间,别说被皇上宠幸了,就连皇上的人影都见不着,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她犯小人了,这个小人竟然是宫廷一位画师,王昭君是怎么得罪这位画师的呢?这要从汉元帝选妃与众不同的风格说起!

王昭君进宫的时候,当时的皇帝是汉元帝刘奭,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汉宣帝刘病已的儿子,刘奭可不像他父亲那样专一,一生只爱他母亲许平君一个人,相反,刘奭是个典型的大猪蹄子,基本上每隔一两年,都要在全国范围搞一次海选,挑选美女入宫。

好在汉元帝这个人花心归花心,但他为人仁孝,喜欢跟知识分子往来,口碑还不错,他在位的时候,大汉王朝依然处于他父亲汉宣帝开创的鼎盛时期。

那句著名口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汉元帝手下的名将陈汤第一个喊出来的,一个扬我国威的大汉天子,哪个女子不惦记?这大概就是王昭君愿意入宫的一个原因。

但后宫三千佳丽,皇帝无法一一见面,也不一定看得过来,如何做到百里挑一呢,有人就跟汉元帝建议,让画师给宫女画出画像,然后用画像呈现汉元帝面前,由皇帝从中挑选满意的人,来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

汉元帝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命人就这样办了。于是将宫廷的画师毛廷寿叫来接这个活儿。

没想到这个毛廷寿实在不地道,靠着这份差事竟然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挣起“外快”,赚得盆满钵满,出身富贵人家,都纷纷行贿画工,唯独王昭君家境寒素,自侍美冠群芳,不屑于疏通关系,也不屑于欺瞒天子。

那些塞钱给毛廷寿的,就画好看,不但画得美如天仙,还特意加了美颜特效。把那些宫女激动得不得了,都幻想着凭着这美丽的画像自己有朝一日飞上枝头变凤凰。

而三千佳丽中,只有王昭君冷眼旁观,她一个子钱都没有塞给毛延寿,因为她不喜欢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而且她对自己的容貌和气质也有着绝对的自信,不需要刻意去美化和点缀,我王嫱照样能脱颖而出。

只可惜,虎落平原被犬欺,这个毛廷寿是十足的势利小人,他见王昭君一点表示的意思都没有,就故意做了一个手脚,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大大的“克夫痣”,结果,王昭君左等右等,久久不见皇帝召见。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很多姿色不如她的宫女,先后都得到皇帝的宠幸,包括同时跟她一起入宫姓傅的宫女,长得一副尖酸刻薄样,却靠着毛廷寿这画手一路扶摇直上。当上了仅次于皇后的昭仪,这位傅昭仪后来变成了傅太后,她的孙子就是后来登上了皇位的刘欣,成了汉哀帝。

而王昭君却始终在等待,一年又一年,宫中花开又花落,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逐渐心灰意冷,就在王昭君万念俱灰,以为就此终老后宫的时候,机会来了。

昭君出塞,刘奭肠子都悔青

王昭君在公元前33年做出了一个决定,让她名垂千古,因为这个大胆的决定,让21岁的王昭君击败了褒姒,妲己以及后来的赵飞燕等,倾国倾城的名女人,正是跻身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之一。

王昭君作为选秀入宫,一进宫不愿行贿,得罪宫廷画师毛廷寿,因此王昭君付出了不小代价,毛廷寿故意呈现在皇上面前 给她添加了一颗“克夫痣”,害得汉元帝刘奭就曾未召见过她,女人最宝贵的青春就这样流逝了,在五年等待中白白耗费了。

然而,上天为她关了一道门同时也给她打开了一扇窗。公元前33年,时为匈奴单干的呼韩邪再次到长安,朝拜汉元帝刘奭,再次提出要与汉朝亲。所谓和亲,就是在宫中挑选一个女子嫁到匈奴去。当时,刘奭年轻,自然没女儿可嫁给呼韩邪。至于宗室女,他也不想让其嫁给年龄那么老的呼韩邪单于,便提出选一个宫女,册封为公主,远嫁过去。呼韩邪欢天喜地答应了。

汉元帝刘奭为了显示我泱泱大国的气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匈奴和亲的请求,这消息在宫中传来后,宫女都战战兢兢,恨不得当个隐形人,生怕挑选去和亲在塞外吃苦。

王昭君也听到了此消息,她放下手中的活儿,左思右想,自己待在深宫里,始终不受皇帝宠幸,进宫五年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难道这样子老死宫中吗?与其这样等死,还不如争取机会嫁去匈奴,说不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王昭君一咬牙一跺脚,决定主动请缨远嫁去匈奴,那会儿宫中人心惶恐不安,正犯愁不知道挑选谁去和亲。

但凡有姿色都被皇帝宠幸了,没有被宠幸的,不说灰头土脸吧,都是路人甲水平。万一呼韩邪看不上怎么办?就在这焦头烂耳的时候,汉元帝听说居然有女子主动请缨去的。

据说颜值还不错,不禁喜出望外,他要见见这名和平使者,没想到,一见面刘奭就由喜出望外变成呆若木鸡,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他竟然从未见过,也曾未听说过,一席谈话下来,更觉得王昭君才智过人,整个后宫无人能及,好端端的一代绝代佳人,他身为一国之君却没机会宠幸,倒让匈奴单于捷足先登,简直暴殄天物。

估计当时汉元帝连皇上都不想做,想着跟王昭君双宿双飞,但君无戏言,身为天子,既然金口已开,就不能反悔了。汉元帝只好忍痛割爱,把公主的封号赏赐给王昭君,并准备了一大笔豪华丰盛的嫁妆,然后,眼巴巴看着如花似玉的美人踏上了遥远和亲之路。

送走王昭君后,刘奭迫不及待令人把那个画像找来,仔细一看,原来在她的眼睛下多出了一颗大大的“克夫痣”,刘奭怒火中烧,将怒气撒到宫廷画师身上,好你个毛延寿,竟然在朕的眼皮底下弄虚作假,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被你整成如花,连朕你都敢骗,天子发威,毛延寿脑袋立马搬家。

这边汉元帝连肠子都悔青了,那边匈奴单于呼韩邪可是乐翻了天,见到从汉宫中款款而来的王昭君,呼韩邪简直是欣喜若然,带千人随行,加上毡车百辆,以“宁胡阙氏”礼仪,将王昭君娶回去。所谓宁胡阙氏就是王后的意思,在后宫坐了五年冷板凳后,王昭君此刻的心情既感动又伤感。

人生就如一场赌注,自己主动选择离开汉宫来北上大漠,未来等待她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她不得而知,去匈奴她不怕,可从此就要告别父母,告别家乡,一去不回。

她不由悲从中来,一路上北方吹吹,黄沙漫漫,北风呼啸,她拿起琵琶情不自禁弹了起来,琴声凄凉,南飞的大雁也情不禁陶醉她的琴声,它们飞落沙子上久久不愿离去。似乎都在为这位美人送行,后来形容美人的成语沉鱼落雁的“落雁”就是由此而来。

王昭君是一代传奇女子

王昭君出塞以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有的说她先后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祖孙三代,这种传闻究竟是不是真的?她是幸福美满还是夜夜垂泪呢? 她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

被选进汉宫王昭君受到汉元帝的冷落,逼得她只好选择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虽说呼韩邪对她一见钟情,享受史上最隆重的迎亲队伍,但她的内心还是有许些无奈和伤感。

不过她以自己的勇气改变了命运,王昭君离开汉宫,半年后,元帝死了,如果她仍在深宫,高墙深院将永远埋没她的天生丽质。

经过一路长途跋涉,来自大汉的王昭君受到胡人的热烈欢迎,人们都纷纷涌上前来,一睹“宁胡阙氏”的风姿,王昭君也入乡随俗,开始吃牛肉,喝羊奶,睡帐篷。与丈夫呼韩邪单于一起在草原上骑马射箭,过起了红尘作伴,对酒当歌的生活。

她刻苦学习匈奴语,主动热情的与胡人交往,努力维系着汉匈两地的和平,尽贤妻之责,一年后,她为呼韩邪生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屠智牙师,白天,王昭君是真善美的化身,夜里,她默默垂泪,她想家,可又不能回家,对故土的思念慢慢转化成了每晚都深深凝视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王昭君出塞不到两年,匈奴单于呼韩邪就去世了,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继位,当时匈奴还盛行着一个古老又野蛮的风俗,父亲去世,长子就可以继承他一切的遗物,包括他身边的女人,作为汉人王昭君却难以接受。

她休书一封,派人送去大汉,信中她言语恳切,臣妾当年有幸选入后宫,原以为可以现身陛下,却不料遭画师报复不得已而远嫁他乡,如今呼韩邪单于已经去世,臣妾日夜思念家乡,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希望陛下悲悯,让她返回汉朝,回家给父母尽孝。

而王昭君却不知道,此时汉元帝已经去世,继位的汉成帝刘骜,每天在后宫只知道跟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饮酒作乐,他才懒得理你这档子事,也没有被王昭君信中的真情实意所感动,丢下一句“从胡族”,就将此事抛到脑后了,万般无奈之下,王昭君不得不嫁给呼韩邪长子复株累单于。

在复株累执政11年里,王昭君发挥贤内助的作用,汉匈两家关系同样继续友好相处,此次秋毫无犯,两个人也相敬如宾。王昭君还为复株累单于,生育了两个女儿。

复株累死后,据传,王昭君又要从胡俗,成为呼韩邪孙子单于阏氏,复株累死后第二年,王昭君积愁太深,最后服药而死。一代传奇女子王昭君也溘然长逝,年仅35岁。

关于王昭君嫁给呼韩邪父子是有相关文献记载的,至于儿子死后,嫁给孙子,史书上并未明注,应该是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不过,有一点可信,匈奴为了表达对这位美丽善良的王后的爱戴,将王昭君葬在大黑河畔,每到秋冬,草原上的青草变得枯萎,只有王昭君的墓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

后人把这一奇特现象,归结王昭君芳魂永驻,于是将王昭君墓称为青冢,王昭君至死都没有机会回生她养她的大汉。可十七年后,王昭君长女须上居次云却被接回汉宫,服侍大汉太皇太后王政君。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昭君出塞和亲,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看不到烽火,这说明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写到最后

从上面记传的情况不难看出,王昭君之所以主动提出去塞外和亲,首先与其性格有关,她性格高傲,不屑于疏通关系,结果被画工毛延寿所丑化,美貌的昭君也因此未能得到皇上的垂幸!宫院森森,昭君却看不到一点希望,让她逐渐心灰意冷,但骨子里的高傲让她不愿意一辈子困在这里,因此无奈的昭君主动请缨要去匈奴和亲。经汉元帝同意,昭君最终远离故土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塞外!

王昭君出塞绝对是个无奈的选择,她逃离皇宫囚笼般的生活,最终成就了千年流传的不朽神话!她嫁到匈奴,大大加强了汉匈之间的关系。呼韩邪单于也恪守为汉守卫北藩的诺言,并在临死前留下遗训,要求后世子孙永远保持与汉的友好关系。王昭君出塞后十余年间,边境上戍守的将士得到了裁撤,到处都能看到牛马羊,没有了烽火,没有了战争!昭君出塞,对汉匈两大民族的融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即便昭君去世以后,影响犹存,数百年后,匈奴彻底被汉化,其后裔也多数融入汉人之中。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