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疫苗”即将上市?打一针就能停止服药?本文告诉你答案

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也是一种可以致命的慢性病,这是因为持续升高的血糖会对身体多个器官和组织造成伤害,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大脑,肾脏等。

糖尿病后期面临的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足,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功能损伤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只要患上了糖尿病就无法得到根治。

一旦患上糖尿病,就需要通过药物、生活和饮食等方面综合治理,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属于二型糖尿病,生活中如果没有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没有调整生活和饮食,就可能会造成血糖发生较大波动。

所以糖尿病患者都盼望着有一种药物出现,能够得到完全治愈,不用每天服用药物,这种想法在临床上来看是不切实际的,可能有人听说有糖尿病疫苗将要上市,打一针就不用再吃药了,是真的吗?

糖尿病“疫苗”即将上市?打一针就能停止服药?本文告诉你真相

确实有糖尿病疫苗,但还没有投入使用,也没有上市,这个疫苗是我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免疫室主任奚永志和他的团队进行研究的,在2019年时,获得了专利。

但是它跟我们所了解的疫苗并不是一回事,它属于治疗性DNA疫苗,也就是说它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并不是用来预防的。

即便将来投入了使用,也并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不仅是糖尿病疫苗,有一些地区已经投入使用的血脂疫苗也是这样,都不是预防性的。

像这种糖尿病疫苗之类的治疗性疫苗,是通过免疫来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协助胰岛素的分泌和运转,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并不能起到永久预防的效果。

所以接种一针糖尿病疫苗并不能让患者彻底告别糖尿病,但是大家也不要小看了,糖尿病疫苗虽然不能让糖尿病患者永久告别糖尿病,但是比其降糖药,有明显且珍贵的优势。

虽然糖尿病疫苗还没有上市,但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可以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要理性看待,不要将其神化。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指望打了就不会得三高,如果不想患上三高的话,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算日后上市了,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采用。

如何预防糖尿病发生?

坚持适量的运动

做剧烈运动会让心率加快,血液流速变快,对身体并不好,所以建议血糖高的人做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广场舞等。做这些运动不管一开始有没有成效,都要长期坚持下来,因为半途而废起不到有效的效果。

科学规划饮食

大家要根据自身的身高体重一天的活动量来定制主食,不然会导致脂肪在体内大量囤积,影响器官的正常运转。

平时要多吃瓜果蔬菜,每天的摄入量要保证500克左右,还有经常吃鱼禽,适量吃畜肉,要控制肥肉的摄入,另外,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

注意疏导心理压力

很多人都有心理压力,有人会去找亲朋好友倾诉,有人却会压抑住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导致变得焦虑和抑郁,这其实对健康没有好处。

排解压力不一定要找人诉说,也可以做运动,只要能够让身心放松下来就可以,同时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学会自我监测

平时要定时监测血糖,一般是餐前血糖监测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如果不放心的话,也可以睡觉之前测一下。

对于夜间低血糖人群来说,可以在夜间进行监测,高血糖患者也可以在剧烈运动后测一下血糖,看看血糖变化大不大,有没有趋于稳定。

举报
评论 28
  • 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谁能研究出来治好糖尿病的药,他就是神。

  • 糖尿病 不死的癌症 有这么容易好?

  • 说了半天也不知道疫苗起什么作用

烈犬撕咬路人致当场死亡,狗主人竟辩称“人是被狗咬死的,与我无关”
河南再调整市委书记
中共中央组织部明确:这八类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
11小时前
·
电视台节目制作人

“简直丧尽天良!”8月8日报道四川成都,一女子放暑假回家发现,自己74岁的爷爷莫名其妙成了“带货主播”,还和四川某公司签订了协议,并要求老人支付2690元的培训费,然而,教学视频却是零成本的搬运视频,女子要求退款时,不仅遭到拒绝,公司甚至直接失联…… 李女士刚放暑假,兴冲冲地回到老家,打算陪陪74岁的爷爷。 推开家门时,她看到的却是一个让她哭笑不得的场景——爷爷坐在客厅中间,桌上摆着一盏小台灯、一个支架,支架上夹着手机,屏幕上闪着直播界面。 而爷爷正一本正经地对着手机说:“宝子们,这个杯子质量好得很,快来买哦。” 李女士愣了三秒,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门。 “爷爷,你这是干嘛呢?” 爷爷有点得意:“你不晓得嘛,我现在是带货主播了,跟潮流走。” 李女士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关掉直播,追问缘由。 原来,前段时间爷爷在家里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特别醒目的广告——“电商AI带货,零门槛、零风险,每天轻松赚500元!” 广告里播放着几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一边直播,一边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跳出来。 爷爷心里一热:自己年纪大了,农活干不动了,但要是能坐在家里挣钱,不仅补贴家用,还能给孙女攒点学费。 他点进广告链接后,一个自称“导师”的人主动加了他的微信,对他嘘寒问暖。 “叔叔,您这么有气质,肯定能当网红主播!” “现在直播带货火得不得了,年轻人都在做,您是长辈,更容易赢得观众信任。” “我这边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包教包会,让您轻松赚钱。” 短短几天,这位“导师”就把爷爷哄得心花怒放。对方还声称,已经帮爷爷联系好了四川一家“电商公司”,只要缴纳2690元培训费,就能获得“AI带货系统”“专属运营账号”和“一对一辅导”。 爷爷不懂电商流程,更不懂什么是AI系统,只觉得这是个机会。想到自己多年攒的几千块退休金,他犹豫了两天,还是咬咬牙打了钱。 没过两天,一个快递寄到了家——里面是一只便宜的三脚架、一个补光灯,以及一份薄薄的“直播流程”手册。 与此同时,“导师”拉他进了一个几十人的微信群,群名叫“百万带货班”。 培训开始了。所谓的“一对一辅导”只是每天在群里发几个短视频,内容是别人早就上传过的带货教学片,连片头片尾都没换。 爷爷认真地记笔记,照着视频里的话术练习:“大家好,这款牙刷…” “点点小红心,点点关注…” 可直播开了几次,不仅没人下单,连一个观众都没有。爷爷急了,在群里询问怎么才能有人气。 “导师”回复:“坚持,多开直播,系统会帮您引流的。” 半个月过去,爷爷连一分钱都没赚到,还被“导师”催着购买“升级版课程”——费用是6999元。爷爷这才有点犹豫。 李女士听到这里,怒火直冲脑门,立刻找到爷爷的转账记录,拨打了所谓公司的电话,结果永远是无人接听。她加的“导师”微信也在当天晚上变成了“用户不存在”。 “这是骗局!他们就是专门盯着老人下手的。”李女士气得手都在发抖。 爷爷愣住了,好半天才低声说:“我以为…能帮你减轻点负担。” 为了维权,李女士带着爷爷找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了合同、转账凭证和聊天记录。 工作人员一看,直摇头——这家公司其实并没有正规的电商资质,所谓的培训视频是从网络上免费搬运的,收费行为涉嫌诈骗。目前,案件已被移交警方处理。 爷爷情绪很低落,一直觉得是自己太傻才被骗。李女士安慰他:“这不是你的错,他们就是利用老人信任感强、信息少来行骗的。” 专家提醒:近年来,“直播带货”骗局屡见不鲜,骗子往往用“零门槛、轻松赚钱”的噱头吸引人,尤其盯上退休老人。 他们先用甜言蜜语建立信任,再以培训费、设备费等名义收钱,最后玩“人间蒸发”。 警方建议:涉及转账和签约的事情,一定要先和家人商量,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被所谓的“导师”迷惑。 如今,爷爷的直播设备还放在客厅角落。每次路过,他都会自嘲一句:“哎,我这‘百万主播’当得可真亏。”#八卦手册##我要上头条##生活##人物##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