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亿债务压顶,36岁美女董事长陈蕾,将如何拯救千亿家族企业?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

文 | 沧海梦想家
编辑 | 沧海梦想家
-<前言>-
桐昆集团作为一家市值几百亿的大企业,却欠下了464亿的债。
而在此时,桐昆集团的董事长竟然易主,换成了年仅36岁的陈蕾,如此年纪却要独挑家族企业的大梁,不少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那么,陈蕾将如何拯救千亿家族企业,化解企业危机?

-<巨额债务>-
桐昆集团是一家大型股份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PTA、聚酯、涤纶纤维制造等等,1982年便创立的企业可以说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根基。
可谁曾想,桐昆集团的现金流竟然一直呈现着下降的趋势,据统计,2019年集团的账户上还有51亿元,但一年比一年减少,截至2022年,账户上仅剩10亿元。
这样看的话,桐昆集团一直都没有什么盈利,反而在亏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对于一个集团来说,是极其悲惨的一种现象,更何况已经持续了几年。

而有趣的是,桐昆集团对外显示出来的数据,是这几年公司的利润一直在不断的上涨,从2019年的净利润28.8亿,到2021年的74.6亿,仅仅三年时间,却有着如此“突飞猛进”的收益,属实让人震惊。
但更令人惊讶以及夸张的事情发生了,桐昆集团的年利润竟然在2022年一下子暴跌至1.3亿元,这就意味着该集团或即将面临破产的危机,这些钱为何会消失得如此之快?
原来这一切都是桐昆集团的决策,桐昆集团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有了光明的前途发展之后,便想要更进一步拓展,于是高层决定对集团进行扩张,以求更好的发展,谋取更大的钱财。

但想法终归是想法,桐昆集团没有对市场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或者说是被“扩张”二字迷失了心智,竟开始了无序扩张且接近疯狂的程度。
要知道,做生意本就有巨大的风险,但是桐昆集团对于扩张一事,向我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盲目。
在扩张过程中不仅没有分析目前发展不佳的现状,更没有见状不稳而收手,也正因此导致集团的现金流在不断的减少。

就拿2021年桐昆集团拓展项目一事来说,该集团直接对江苏沐阳的项目投资150亿,豪气程度可谓惊讶众人。
不仅如此,其他的领域,桐昆集团也进行了一番投资,比如福建石油化工,桐昆集团则又拿出了150亿进行投资,而自己本身的股价本就没有抬升上去,为何还能拿的出这么多钱?自然是因为一直在吃老本。
而疯狂扩张本就为桐昆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使集团的工作以及投资项目的进度越来越缓慢,“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道理在桐昆集团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桐昆集团因为疫情原因,净利润暴跌,直至低谷,导致自己花300亿投资项目的资金迟迟不能流转回来,甚至看不到希望,桐昆集团也因此导致公司调转不灵。
但从某一方面来讲,桐昆集团的巨大损失不仅因为自己的盲目扩张,还因为时机不对,没想因为一场疫情,将自己多年的发展全都赔了进去。
一重又一重的损失,使桐昆集团账面资金加上融资资产加起来也就132亿,但是公司长期加短期的借款却是高达464亿。

也就是说,现在的桐昆集团早就负债累累,甚至自己后期生产线需要用到的资金都没有了。
可没想到,面对这样的危机情景,桐昆集团竟然走了一条更加把自己逼上绝境的道路……

-<公司危机>-
桐昆集团资金出现问题的消息自然瞒不住,只是看股价便知道,从最初最高单价31元,到现在不足原来的一半。
集团的很多内部人员都开始慌乱起来,生怕集团因为经营不善的措辞而将自己裁掉,更不用说曾投资桐昆集团的商人了。
于是一时之间,有许多的投资人都向桐昆集团提出解约,这无疑让桐昆集团的危机更加的险境。

许是为了能够稳住公司人员慌乱不安的心理,以及公司的市场经营,本来好好调整,并且鼓舞人心积极发展的桐昆集团,竟然抉择反其道而行之,公司高管选择虚报业绩。
虚报业绩是什么意思?就是将自己公司的收益夸大化,给大众造成不实信息,误导大众。
信息披露错误的行为,可以说是铤而走险,但毕竟属于违法行为,怎么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果然,“人在做天在看”桐昆集团刚谎报业绩没多久,就在7月11日的时候收到了来自证监会发来的警示函。
公告中明确写到,桐昆集团因为涉嫌披露虚假业绩,所以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甚至还明确的表示出该公司在2022年的实际净利润为1.3亿元,而向外谎报称公司2022年净利润达到了3-4.2亿元。
这样的严重行为会直接误导投资者,从而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所以桐昆集团的高管层因此负主要责任,而董事会成员以及财务总监都被处以警告信号,甚至还落了“失信”。

这一结果更加的使桐昆集团陷入了“死胡同”,毕竟外界一旦知道该公司名誉受损,那么无论是从股票上,还是产品的收益上,都会大幅度的下降,对桐昆集团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然而更出乎人意料的事情出现了,桐昆集团的高管竟然在此刻上演了一波“大难临头各自奔”的场面,直接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选择集体离职。
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桐昆集团又被人爆料,说该公司将与新凤鸣合作,投资印尼石化项目,并且将会拿出285亿的资产,只是不知桐昆集团到底能不能拿的出来这么多钱,或者说这只是一个不实信息。

而桐昆集团也在出现证监会的警告之后,其公司实际控股人陈士良对外宣布,自己将会退出董事会,而下一任董事接班人,则是自己的女儿——陈蕾。
这一消息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属于正常现象,本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可直到有人透露陈蕾不过才36岁,这才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如此年轻的年纪,却已经坐上了董事长之位,显然大家将重点全然地放在了她的身上,想知道她到底有何本事……
-<陈蕾传记>-
陈蕾出生于1987年,在自己的家庭境遇优渥的条件下,自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而她本人也是非常的优秀,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并且获得了金融硕士学位。
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也是值得一提的,因为该学校属于英国的顶尖学府,可以说从这里毕业的都是佼佼者。
而陈蕾在起初入职桐昆集团的时候,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董事长女儿,且自己的高学历而获得一份高职位的工作,反而陈士良为了好好的磨练自己的女儿,便将她任命为董事长秘书。

在此期间,陈士良已经再无形的将陈蕾作为一个接班人所培养,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在这个过程陈蕾学习到了非常多管理公司的经营模式。
此后,陈蕾便晋升为董事长助理,更是直接在这个岗位上坐了十年,跟着自己的父亲不断拼搏与学习,掌握更多的经营之道,最终成为了桐昆集团的副董事长。
当然,十几年的时间,陈蕾也早就的在公司有了自己的一脉,其名誉在公司也是极其有威望的,而她入职的十几年,公司的收益状态也是稳步高升。

年轻貌美、有实力、再加上自己就是公司的千金,陈蕾一直都是业界的楷模,甚至一度被称为“桐昆最美董事长”,在看到现如今桐昆集团受到如此险境之后,她成为董事长可谓是临危受命。
所以当这一消息传遍开来,陈蕾瞬间成为了众人热烈关注的对象,也有人对于在此刻父亲将自己的业务女儿推向实控人的职位表示疑问。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父亲对自己女儿的考验,看她的实力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她在面临464亿债务之时,看她能否成功翻盘。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陈蕾成为实控人这一点不过是个幌子,其真正的实控人还是他的父亲陈士良,更何况,“上阵父子兵”,陈蕾不管最后如何,都有自己的父亲在后兜底。
可无论怎样,陈蕾担任董事长的职位已经成为了现实,更是标志着桐昆集团迎来了第二代掌门人。
而如此年轻貌美的年纪,自然会使众人期待,她到底有没有能力带领公司成功的化险为夷。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投资者都是表示怀疑,这也能理解,毕竟陈蕾的年龄注定了她的资历尚浅,然而她到底能否胜任,我们无从得知。
一旦陈蕾能够带领桐昆集团逆风翻盘,那么迎来的,则是众多人的关注,在业界也会为自己打出一手好牌。

-<结语>-
桐昆集团能落个这样的下场,可以说是因为自己的盲目扩张带来的结果,而陈蕾的上任则是桐昆集团的亮点。
往后她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业界万众瞩目的焦点,那么你认为陈蕾能否胜任,带着公司逆风翻盘呢?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往期精彩推荐:
将“饿了么”打包卖给马云,套现665亿的张旭豪,如今后悔了吗?
关键是。多吃多占贪婪无度。最后自作自受了。前面你有多贪,后面你就有多穷。
盲目扩张是主要原因,本人深有体会,这样的大企业解套你方法只有轻装上阵,割掉所有的负累以业绩为核心才是维一出路。
企业缺钱,不代表家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