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从肺结节到肺癌,这个过程太快了
原创首发,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人只要不生病,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2017年的春天,生了一场感冒,连续一个星期咳嗽,黄痰,还流鼻涕,通常不发烧这种情况,我都是不上医院,自己给自己治病,治了一个星期,消炎药配止咳口服液,不但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在一天早晨咳出了痰中带血,这才引起我的重视。
知道不能拖了,该去见医生了。于是,去了市二级医院,医生问了我个大概,当听我说痰中带血,有点震惊,随后,给我开了个cT片子。

由于是二级医院,人不多,等了两个多小时,cT胶片就出来了,我有点焦急,在影像科取片子的时候便问了影像科的医生:“这片子问题不大吧?”
医生并没有直接回复我,他让我把片子拿给门诊医生看。”
门诊医生是个女的,长得挺漂亮的,说话挺和气的,看着很舒服。
她看完我的片子后,说:“是肺结节,磨玻璃的,还是多发的,那个大的有5mm了,观察随访吧,半年来复检一次,你也别担心,但也别掉以轻心,之前,有个男的,随访2年没变化,便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也不复检了,结果,2年后感冒发烧,吐痰带血,来了做个cT,结果恶化了,直接成了肺癌中晚期。”
我一听,原本觉得没啥大问题的心态顿时有点害怕了。再加上自己也有肺癌家族史,心里难免有点焦虑。
不过,医生又说,现在检出肺结节的人太普遍了,七老八十的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保持平常心态随诊即可,没什么大不了,就连我这个当医生的都有。
医生这一番话,我听了有点像过山车的感觉。
可是回家以后,感觉自己快成了医生了,各种网上问询医生,和结友们交流互动。
到了复诊的日子,按时来医院做了肺cT,报告单子下来后,和上次的对比一下,沒啥变化,还5mm,当时心情美美的,门诊医生也说,不变化就半年来随诊一次。
可是,那天遇到了个患者也是肺结节,她和我说,你不能老在这一家医院查,应该再换一家医院,怕被漏诊。
她曾经在地区医院查出了肺结节,大的有6mm了,她不放心,又来了二级医院,这次,虽然查出是肺结节,但吃药后,结节变小很多,医生说,她的结节应该是炎症所致。
听她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就去了市三甲医院,因为是当天挂的号,没有挂上主任医生的号,挂的是副主任医生的号。
大家都知道,肺结节的检查,不论是在哪家医院,都是做CT扫描,可是,在三甲医院做出的CT结果和二级医院相比,一年的时间,肺结节由原来的5mm增到了6mm。
也不知道是机器上的误差,还是人为的读片子造成的误差,不管怎么说,我都挺害怕的,那个副主任医生说,你半年来一次,如果长到八毫米的话,那就要手术了。
最后他给我开了几盒消炎药,又叮嘱我说,这几盒吃完了就别吃,如果是炎症引起的结节,它就会消退。

可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单位的效益急剧下滑,原本一个月工资6000元,因为疫情收益骤减。
我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也因此患上了焦虑症,最明显的症状晚上睡眠不好。常常是半夜醒了,再也睡不着了,睡晚了,超过11点睡觉,这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样忍了近一年,去做复检的时候,肺结节直接长到11mm,医生直接让手术了。
当时,就害怕了,真心不想手术,又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时,有人提议我看中医,但在我看来,中医治病是个慢工夫,万一我的肺结节继续长大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认为必须看西医。
这一次,是挂了医大一院胸外科顾主任医师的号,他的号是真不好挂,确切地说,不是挂的号,是抢的号。
顾主任是每周四下午2点坐诊,你必须提前一周,在该院的微信公众号上挂号,真是手慢无,一阵功夫就挂满了。
去了顾主任诊室,做了一系列检查后,顾主任说,你这个结节不仅长得大了,而且密度变高了,不能等了,必须手术了!
办理了相关住院手术后,终于上了手术台,手术时长3个多小时,由于长得位置不好,刀口很深,病理诊断结果出来了,是早期腺癌。
直到现在,出院半个多月了,还是感觉气不够用,医生说,再恢复段时间会好的。
结语:从发现结节开始,到定期复诊,到意外的结节增大,到最后的开刀手术,整个过程像过山车一样,有时候焦虑,更多的时候是对结节的担忧,可是,终究没有躲过这一劫,该来的还是来了。
奉劝大家患了结节,需要手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多看几家医院,多找几个专家,当然要把自己曾经拍的片子带上,这样避免重复拍片子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也是能为自己省下不少银子。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三甲医院拍的片子,专家还是认的,但也有不认得,那就是片子没有他想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一定会让你重拍的。

还有,肺结节手术后,需要插管子,在拔管子时是很痛的,这时候你和医生要一粒止痛片,提前15分钟服下,痛感就没有了。
当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望见窗外洒满阳光的大道上自由行走的人们,你是羡慕的;当你进了手术室的时候,你却羡慕在病床上养病时的日子。
所以,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珍惜健康生活所拥有的快乐,因为人只要不生病,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本文是网友朋友提供的,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用第一人称写的。希望大家在求医的路上有个借鉴和参考。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