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会议!三分钟看完这个周末发生了什么
1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布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12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同时,证监会还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现金分红指引》和《章程指引》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回报,更好引导公司专注主业,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有利于顺应市场实际和公司需求,更好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和健全投资者回报。
2央行、外汇局重磅会议!信息量很大
据【券商中国】报道
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各党委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金融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3抄底资金来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市场正值筑底状态,ETF市场资金却愈挫愈勇。
12月1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公用事业、燃气、煤炭、物流板块涨幅居前,消费电子、酿酒、软件、汽车板块跌幅居前。
股票ETF资金流向显示,当日调整行情中,出现了25.13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科创50ETF、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等宽基指数产品资金流入显著,环保、互联网和医疗等行业主题ETF也不乏资金流入,显示出投资者逢低逆势加仓的热情。
4国安部重磅!
据【国家安全部】报道
国家安全部在其官微发表题为《国家安全机关坚决筑牢经济安全屏障》文章。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其他重要领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维护经济安全,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竞争力和抵御内外各种冲击与威胁的能力,重点防控好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保护国家根本利益不受伤害。
5创新高!这类产品彻底火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在市场低迷、基金发行不佳的背景下,发起式基金再次成为市场宠儿。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新成立发起式基金数量已达375只,创下历年新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年内基金公司密集布局发起式基金,体现了公募对于权益市场的长期信心。尽管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低,但其后续也往往面临“三年清盘”的压力,各家公司应多举措开展“持营”,提升产品投资业绩,提高投资者获得感,才能不断做大规模。
6最牛大赚84%!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2019年12月18日-26日,6家公募成立了逐笔份额提取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基金,如今该批产品成立满四年,超额收益明显,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已大赚超84%。
多位业内机构及人士表示,浮动费率基金通过持有期、利益捆绑,以及绝对收益理念打造了明显的超额收益,长期看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的利益更加一致。而浮动费率基金的探索,也为优化公募基金费率结构改革提供了创新形式,未来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7港股回购,创新高!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今年港股市场回购再迎高峰。截至12月15日,港股回购金额高达1166.62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049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从回购格局来看,依然以龙头企业主导,回购金额和回购次数都位居前列。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目前来看回购对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投资环境。
8重磅论坛!李家超等发声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12月15日,2023第十三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在香港隆重举行。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视像致辞时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明确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9南下资金持续加仓!
据【券商中国】报道
2023年,港股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南下资金继续积极加仓布局,公用事业、生物医药等板块成为港股通最为青睐的板块。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南下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达到2.89万亿港元,较去年底的2.57万亿港元增长0.32万亿港元,增幅为12.5%。
分月来看,除了6月净卖出58.48亿港元外,其他月份均为净买入。8月更是净买入755.3亿港元,创出了近两年的单月净买入额新高。
10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美东时间12月15日周五,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三大股指均录得连续第七周上涨,道指再创盘中与收盘历史新高。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站出来“放鹰”,打压市场降息预期。
11报告发布!我国稳居世界首位
据【科技日报】报道
12月15日,《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
未来一周新股
20231218-20231222

一周市场回顾
近一周市场震荡。截止周五收盘,沪指收于2942.56点,周跌0.91%;上证50收于2245.29点,周跌1.59%。
行业涨跌幅方面,煤炭指数、建材指数、房地产指数涨幅居前;食品饮料指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有色金属指数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20231215
股市评论
基本面分析
国内方面:
中国11月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生产表现超预期。中国11月经济运行持续向好:1)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预期的5.7%,生产继续保持稳健复苏。2)11月社零同比增长10.1%,与前值持平,但低于预期的12.5%,反映国内需求不足。3)1-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9%,低于预期的3%,与前值持平;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9.4%,降幅进一步扩大,拖累投资表现。整体来看,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11月经济向好回升,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回升基础仍需巩固。
海外方面: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尽管美联储不排除适当时候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但相信利率可能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美国时间12月13日,在今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如市场所料,连续三次利率决议按兵不动。FOMC声明显示,将评估需要“任何”额外加息的程度;通胀在过去一年中“有所缓解”,但仍然居高不下。经济活动已从第三季度的强劲势头放缓。点阵图显示过半美联储官员预计明年至少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近三成官员预计至少降四次。
资金层面
市场情绪方面,周内日均成交额约8023.1亿元,成交额边际回落。外资方面,北向资金延续流出态势,本周共计净流出185.76亿元,上周净流出57.87亿元。两融方面,截至12月14日,场内两融余额为16733.6亿元,较上周增加54.56亿元;周内融资买入占比上升。
后市展望
阶段底部已现,A股具备三重积极因素。指数跌破3000点,阶段底部显现。节奏上,市场可能先演绎超跌反弹,后演绎春季躁动估值切换,类似2012年底的行情。当前A股具备三个积极因素:一是业绩见底,库存周期有重启迹象,这是市场见底的充要条件。二是海外因素,中美缓和,美元加息或结束,美债见顶,利于风险偏好回暖。三是市场对2024年增长预期在缓慢上调。
具体板块方面,经过数据验证,市场见底的第一波行情基本上都会演绎超跌反弹的逻辑,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前两个月回调较多的TMT、新能源、顺周期等。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