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核心期刊好不好发?难发!6个必知的原因

难发!问及国内核心期刊好不好发?难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国内核心期刊为什么越来越难发?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本文就就介绍下,我的体会~

国内核心期刊越来越难发是事实!对比5年前,发表难度已上升了好几个层次,究其原因有这几点:

1、字数门槛提高了

原来发表国内核心期刊,3000字左右就能发表,如今却被要求3个版面起步,至少5000字了。5000字对比3000字会更难一些。

2、行业政策收紧了

期刊行业乱象加剧,时代发展的诉求,相关部门收紧了政策,对当下的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比如审稿要求、版面数量、起发字数等。相当于必须拿出更高标准的文章,才可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3、约稿占比高

国内核心期刊通常会向“某一方向上有实力的学者”约稿,在版面紧张的前提下,还把大比例的版面给了约稿,留给自投稿件的版面少之又少。加剧了与“同行作者”的竞争,提升了发表难度。

4、对标国际

SCI、SSCI、AHCI、EI在国内有着很高的认可度,虽然有一些中国期刊被这些索引收录,但占比还是太小,大都是国外期刊。而国内期刊需要提高发文质量,提升期刊影响力。

5、国内核心不缺稿源

国内核心看似规模不小,但整体数量不多,满足不了当下发核心人数的诉求,导致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比如核心期刊只能发30w篇文章,但投稿的却又50w+,多出的稿件,要不被拒,要不往后排刊期。

6、其他

国内核心期刊有附加条件,甚至还会对带课题、基金等提出要求。

如今的现实情况就是,投稿一篇国内核心期刊,被拒概率高、耗费时间上之外,还需要等刊期。比如有的核心期刊,刊期已经排到了25年下半年,要知道当下才是24年上半年。

核心期刊发表的问题,欢迎关注,私信答疑~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