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楹联汇集(一)

印光法师楹联汇集(一)

楹联

楹联,肇于宋初,蜀后主孟昶庆新春。自后僧俗,各以之赞颂功德,发挥道妙,摅心所蕴,藉谕同仁。云柄法汇,曾载各联,今踵芳规,以博一笑。印光识。

共计131幅楹联。

释迦

一、释迦(7)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面目。

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旧家乡。


佛应西乾,度众生以悟证菩提,故感天龙常拥护。

法流东土,开文化而震发聋瞆,致令贤智尽归宗。


三惑尽而二死亡,一尘不立。

五蕴空而六根净,万德圆彰。


圆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

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


冀有情共证真常,本寂灭心,说圆通法。

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道,开方便门。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之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之本怀。


华表圆因,显如来成始成终之道。

严彰实果,示众生心作心是之门。

弥陀

二、弥陀(13)

莫讶一称超十地。

须知六字括三乘。


如来拯济无方,广度众生须度我。

吾辈竛竮没寄,不念弥陀更念谁。


依宏誓愿,建折摄之法门,但肯一心持名,自尔潜符实相,俾四圣六凡同证真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

以大慈悲,立厌欣之胜行,若能初土托质,何难顿入寂光,导三乘五性齐登净域,因兹千经俱阐,万论均宣。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切莫从头再眷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直须全体总亲承。


成就六八大愿,居西方以作佛,举华藏世界诸庄严,圆彰净土。

愍念九品含灵,向东域而垂慈,引娑婆国中众男女,同往莲邦。


捨西归捷径,九界有情,上何以圆成觉道。

离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


五住二执,蒙光顿圆夫四德。

三乘六道,克念定证于一真。


佛愿宏深,十方共赞。

生心恳到,九界同归。


寿量无边,竖穷三际。

光明有象,横遍十方。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唯期五浊顿空,任他香无人焚,地无人扫。

倘得一真共证,自尔愿令我满,心令我安。


济度无方,怜伊体一。

津梁罔测,悯彼迷深。


誓愿宏深,十方共赞。

慈悲广大,九界同归。

药师

三、药师(1)

如来誓愿宏深,普利有情,果能心无所住持洪名,自可灾遍消尽六道苦。

经咒威神广大,齐资含识,若肯念不分驰禀圣教,定然寿得延及两足尊。

四、佛(1)

彻证一真法界,三惑尽而二死亡,德超十地。

普令九类圣凡,五蕴空而六度具,道继大雄。

弥勒

五、弥勒(4)

宝阁覆十虚,宛若空含万象。

分身遍尘刹,直同月印千江。


坦腹笑容摄海众,

分身散影示时人。


宴坐等人来,预摄龙华会里有缘之辈。

逢机以笑应,圆彰大肚皮中无所不容。


楼阁门开,圆彰法界修因事。

慈悲愿普,预摄龙华证果人。

观音

六、观音(10)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云起慈门,悯彼迷情不易悟。

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慈悲心切,虽救苦以寻声,常住楞严大定。

与拔情殷,纵逗机而说法,圆彰寂灭真宗。


照见五蕴皆空,说法度生,竖穷三际。

证极一乘实相,寻声救苦,横遍十方。


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

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法法圆通,故名自在。

头头合道,因号普门。


慈起无缘,恩周庶类。

悲兴同体,道启多门。


妙相庄严普摄庶类。

悲心恻怛广度群萌。


大士现千手眼遍提普照。

众生当一心志归命投诚。

势至

七、势至(3)

本愿不违,摄念佛人归净土。

分身无量,居极乐国遍十方。


都摄六根,获大寂灭;

单提一念,证真圆通。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

乘圆通道,广度众生。

观音地藏

八、观音地藏(2)

观世音现众身以说妙法,随尘刹感,遍尘刹应。

地藏王空地狱而尽生界,行如来事,慰如来心。


遍法界寻声救苦,随类现身,首推普门大士。

举冥阳兴慈运悲,常时垂手,莫过地藏愿王。

地藏

九、地藏(1)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缅与乐拔苦之心,共三际十虚而莫既。

地狱已空,始示成佛,溯兴慈运悲之念,举五乘九界而无遗。

韦驮

十、韦驮(1)

菩萨化身,辅正摧邪宏圣教。

童真入道,安邦护国度群迷。

十二、普陀韦驮(1)

护法安僧,俾有情共入普门,满观音愿。

降魔制外,令含识齐登觉岸,遂善逝心。

菩萨

十三、菩萨(1)

证诸佛本妙觉心,从兹安住寂光,享真常之法乐。

愍众生迷如来藏,故复现身尘刹,作得度之因缘。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