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杭州39岁女子相亲,四个条件吓人,抄家都不带这么狠的

孙晓梅坐在老式沙发上,面对着外婆花布窗帘,手里翻着手机,滑过一个个闪烁着的相亲广告。她是那种典型的杭州女强人,自立自强,经营着一家小而精的设计工作室,赚钱能力不在话下,唯一的“缺点”就是,如今年过三旬,依旧未婚。

“晓梅啊,你看这个小伙子怎么样?单位工作稳定,家里还有房有车的。”母亲叶阿姨一边洗菜一边透过厨房的小窗户望着晓梅,试探性地提议。叶阿姨长着一脸的慈祥,常年的家务劳作让她的手布满了老茧,但眼神仍然透出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坚定。

晓梅无奈地叹了口气,“妈,我现在事业正忙,哪有空谈什么恋爱啊。”

“事业是你的,孤独也是你的,总不能闹到五十岁还一个人吧。”叶阿姨放下手中的菜刀,正经八百地说道。

“我就不明白了,现在不是流行独立自主吗?怎么结婚这事儿还这么老土?”晓梅把手机放在茶几上,有些恼怒地反驳。

“独立自主归独立自主,但人总得有个伴儿,老年了有个照应不好吗?”母亲的声音里带着一点哀求。

正在这时,靠在门边看报纸的老父亲,孙大海,搭了一句话:“晓梅,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杭州人,老一辈的传统观念还是有的,你个大龄女青年还是得考虑考虑家里人的感受。”

话音未落,一阵敲门声响起,是孙晓梅的二叔孙国强和小侄子小宝。二叔一进门就笑眯眯地说:“晓梅,听说你妈给你相亲了,怎么样?有眉目没?”

晓梅勉强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二叔,这事儿您就别操心了。”

“哎呀,小宝,你快来劝劝你大表姐。”二叔示意小宝过去。

小宝是个调皮的小男孩,直接跳到晓梅身边,摇着她的胳膊撒娇:“大表姐,你快结婚吧,我也想多个表哥或者表姐玩儿。”

晓梅喜欢这个乖巧的小侄子,她摸着他的头说:“小宝,你先去跟外婆学做饭去,大表姐想想办法。”

小宝跑去了厨房,晓梅便对自己的亲人说:“你们都这么关心我,那我就提几个条件,如果能遇到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我也不是不能考虑结婚达成你们的心愿。”看到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晓梅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第一,他得接受我工作繁忙,不奢求我每天做家务;第二,不能管我个人自由,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第三,婚后经济独立,钱我自己管;最后,要有共同语言,至少得对设计感兴趣。”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家人的脸上交织着震惊和迷惑。母亲首先打破沉默:“这...这也太难了点吧,晓梅,你这是逼人家男方跳火坑啊。”

晓梅抿了抿嘴,悄声说:“我也是想找个真心相待的人,而不是随便找个就为了结婚。”

二叔摸了摸鼻子,说:“这个...要不你就再考虑考虑?”

晓梅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我想得很清楚。”她想,通过这样的条件,或许真能过滤出一个懂她、尊重她的人。李文强坐在朴素的老师休息室里,朋友王浩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茶,关心地问:“听说你昨天相亲了,那姑娘怎么样?”

李文强摇头苦笑,“别提了,条件苛刻得很,简直是高不可攀。”

“那你打算怎么办?”王浩好奇地凑过来。

“我接受挑战了,我蛮欣赏她的独立和才华,想真心去了解了解她。”李文强喝了一口茶,说道。

“那要我帮忙你尽管说,咱们老同学一场。”王浩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支持。

于是这天,孙晓梅收到了李文强的信息:“如果您不介意,今天下午一起去看展览吧?听说杭州艺术馆新到了一批设计作品。”

孙晓梅原本有些惊讶,但想到自己的条件之一,她答应了。两人在艺术馆门口碰面,礼貌而略显尴尬的打了个招呼。

在艺术馆内,两人走走停停,孙晓梅对一些作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幅画的构图非常大胆,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

李文强虚心地听着,不时点头,“您专业的眼光确实让我受益良多。”

两人谈起了对艺术和设计的看法,渐渐地,对话中的尴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互认可的愉悦感觉。

几天后,孙晓梅下班回到家里,在餐桌上发现了一份精致的便当,附着一张便签:“知道您工作忙,特别为您准备了晚饭,希望您喜欢。——李文强”

孙晓梅惊讶,她拨打了李文强的电话,“这是你...”

“对,我知道您可能没时间做饭,希望不会打扰到您。”电话那头李文强略带腼腆的声音传来。

这件事让孙晓梅有些触动,她从未有过被如此周到考虑的感觉。周末,孙晓梅提议两人一起去爬山,李文强自然乐意之至。

爬山的过程中,李文强贴心地在险峻处伸手相助,晓梅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和细腻。山顶的风景极为迷人,两人坐在石头上,对着天边的晚霞长谈。

“你不介意我经常加班吗?”孙晓梅问,声音中带有一丝探询。

李文强微笑,“我理解您的工作热情,而且我自己也常常要备课、批改作业到很晚。我们都是热爱工作的人,这点我非常尊重。”

他们开始讨论如何在忙碌中保持生活质量,共同分享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小贴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晓梅开始注意到李文强并不像她以前遇到的相亲对象那样,他没有强烈的占有欲,也不会对她的个人空间感到不安。

有一次晓梅加班加到很晚,李文强担心她安全,自告奋勇到公司接她。看着他带着担忧的脸,她忍不住笑出声,“你不用这么劳心的。”

李文强认真地说:“但这是我愿意做的,因为我在乎您。”

晓梅的心中泛起了从未有过的涟漪。当李文强遵守着她的“婚前合同”,尊重她的独立性,同时又在细节之处展现出温柔关怀的时候,她感觉自己对这位平凡的中学教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和感觉。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孙晓梅与李文强的关系也逐渐深入,但这样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摩擦与冲突。

一天晚上,孙晓梅正在处理工作室的账目,李文强拿出他制定好的家庭预算表。“晓梅,我做了个预算,你看这样合适吗?我们如果结婚的话,资金如何分配会更加清晰。”

晓梅皱眉看着那张表,心里有些烦躁,“我说过,我不想把我的财务和别人绑在一起。”

李文强急忙解释:“我知道您想独立管理财务,这个预算只是一个参考,想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有规划。”

“我不需要啊,我的生活已经够规划的了,谁有空去管你那一大堆,反正我赚的钱我自己管。”晓梅的话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气氛一时变得有些沉闷,李文强陷入了沉默,但最终还是轻声说:“好吧,既然您不喜欢,我们可以再讨论。”

后来的一些日子里,两人的关系趋于稳定,直到有一天,孙晓梅的父亲突然提出要见李文强。晚上,李文强来到孙晓梅家中,这是他们双方家庭的首次交流。

“小李啊,听说你是做老师的,稳定是稳定,但是收入……”孙大海试探性地提议。

李文强不卑不亢地说:“叔叔,我确实不是什么大企业的高管,但是我爱我的工作,也足够承担起一个家庭所需。”

“可是你知道我家晓梅吗?她是个有主见的女强人,你能跟得上她?”孙大海并不轻易地表示满意。

晓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看着李文强不卑不亢,不夸大也不讨好,心中生出了一丝对他的佩服和依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文强和孙晓梅共同参与了更多的日常活动,包括一起去超市采购、一起做饭、甚至是处理孙晓梅工作室的一些琐事。

在一起做饭的某个晚上,两人因为做菜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争执。

“我觉得糖醋排骨应该先炸再烧,这样更入味。”晓梅坚持自己的看法。

“但是我妈妈教我的方法是先炖再炸,这样排骨更嫩。”李文强也不肯让步。

厨房里顿时气氛紧张起来。刚开始的小争执渐渐升级,涉及到了两人对于彼此生活方式和观念的不同。

最终,李文强深吸一口气说:“晓梅,我们可能都得学习下怎么妥协,毕竟以后如果要在一起,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晓梅顿了顿,意识到李文强说的有道理。她减缓了语气:“是我有点固执了,我们可以两种方法都试试。”

那晚,他们一起尝试了两种烹饪方法,最后笑着说哪种更适合他们的口味。这一晚,晓梅深深感受到了与李文强之间的磨合与适应,她开始意识到,李文强不仅接受了她的条件,也在默默地改变着她的内心。春暖花开的季节,孙晓梅和李文强坐在杭州西湖边的长椅上,映着湖面的波光,两人的脸上写满了淡淡的忧郁。

“晓梅,我们最近是不是有些偏离了最初的方向?”李文强打破了沉默。

晓梅叹了口气,有些无力地说:“是的,我也感觉到了,我们的争吵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

“我确实感受到了您对我真心的付出,是我自己还有部分想法没调整好。”李文强说出了自己的反思。

“不,不应该只是你一个人调整,是我也有问题。”晓梅轻声说,眼里闪过一丝坚定,“我对你的苛刻,是我对过去防备的延续,但我意识到了你是真的在乎我和这段关系。”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放下那些条件,找到一种平衡点,一起建立我们的小世界?”李文强温和地建议。

晓梅看着李文强,内心深处首次涌起一种奇妙的信任感,“我愿意尝试。”

在那之后,两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磨合。他们学会了如何让步,如何在每个人的舒适圈里找到共同的地带,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爱对方。

一个月后,李文强带着晓梅回到他们第一次见面的艺术馆,俩人手中各持一份漂亮的红色邀请函。

“这个是?”晓梅好奇地看向李文强。

“我在想,既然我们都是喜欢艺术的人,不如在这里举行我们的结婚典礼?”李文强微笑着说出了他的计划。

晓梅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感动得眼眶微红,她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幸福的泪光。

李文强轻轻擦去晓梅眼角的泪水,两人相视而笑,他们知道,重新审视彼此及价值观后的决定将为他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晓梅重新打量着李文强,她眼中闪过一丝调皮,“既然我们选择了一起走下去,那不是代表你得忍受我的任性了吗?”

李文强哈哈大笑,“只要不是太过分,我愿意做你的宠夫。”

他们俩的笑声在西湖边回荡,融入了春风中,飘得远远的。孙晓梅靠在李文强的肩头,心里想着,也许,这正是幸福的模样?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幸福不都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吗?

举报
评论 0